觀察兒童的反應,投射原生家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章開始前,先點開一首名為【第一次做人】的歌。
是一首我很喜歡,很像用音樂在寫日記,自言自語般地歌。一度想找尋創作者的創作動機,卻只找到創作者本人說「我並不想解釋這歌。」我想,它可以是一個人的故事,也可以是很多人的。


和一個家庭接觸了兩次,在第二次接觸時,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
我們一共兩大兩小,他們一家三口加我一同搭乘火車,回程路上,兩個小朋友走過走道到我身邊,問我:「我們可以玩平板嗎?」
這不是第一次他們問我能不能玩平板,而且他們的媽媽也沒事先跟我說過什麼,我沒有任何回應,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們。見我沒有回應,他們開始按耐不住了,直接跟轉頭對著走到另一邊的媽媽說:「可以!姊姊說可以!」
『我並沒有回答。』
小孩眼見被揭穿,及他們的媽媽正看著我們,男孩伸出雙手扶著我的頭,強制讓我點頭,說著可以。他們媽媽見狀覺得不妥,連忙制止男孩,並讓他跟我道歉。
「對不起。」男孩不太情願的,用極快的語氣,瞇著眼看我,帶著無賴的感覺。他媽第一個不同意,於是我又收到幾個態度都差不了多少的道歉。
『你為什麼跟我道歉?如果連原因都不知道,那我為什麼要接受道歉?』
「我知道原因,但我不會說!」
『那我就更不能接受你的道歉。在你不知道為什麼要道歉之前,都不能玩平板。』
『我可以等你想。你先回座位上坐好。』

男孩回座位安靜的坐了一會,沒多久,我就看見他媽湊過去跟男孩說了什麼,接著男孩站到走道邊,小小聲地,依然瞇著眼,但這次不同的是,這次眼睛帶水的對我說:「姊姊對不起,我以後不會再犯了。」

在我跟男孩對話後,男孩吐出一句:「是媽媽叫我這樣說的。」
我感覺非常無語,而且一直覺得心情不太舒服。
第一,小孩的媽媽突然嚴肅,不要說小孩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有問題,連我都會有點了解媽媽為什麼突然生氣?
第二,教小孩標準的道歉語句,小孩依然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那個當下我進退兩難。不把媽媽的話當一回事,當場拆穿也不行,只能硬著頭皮,讓這機會教育使我扮黑臉。


後來我跟小孩的媽媽聊了一下,我先問為什麼要讓小孩問我能不能玩平板?主要是不想讓他們玩嗎?媽媽說是。我先提出她孩子沒有分寸感的問題,之後收到小孩媽媽寫給我的信,信裡寫道,她覺得我很適合去當他們家的家教,幫忙教小孩。
完全,開心不起來。

我想了幾天,忽然發現,我看到很多的問題都指向一個根源,就是媽媽這角色,在討好小孩。她不想讓小孩有任何媽媽是壞人的感覺,於是我見到的小孩們,用正餐的時間不好好吃飯,飯前糖果餅乾一直吃、會在餐廳跑來跑去,會在我用手機的時候直接抽走說他也要玩,小孩想要什麼玩具也都當場就買,買了媽媽還教小孩:「不要跟爸爸說這多少喔!」
她有意無意的把身邊的人都安了黑臉的角色,好讓自己坐實自己心目中好媽媽的角色。

真的是好媽媽嗎?
相處兩天,從來沒有聽過一句謝謝,小朋友母親節寫的卡片內容還很相似,大概又是老師教怎麼寫的。媽媽自己有從中獲得什麼嗎?獲得辛勞吧。兩個小孩,外出要幫他們帶平板,還有幫他們兩人各揹一壺水,然後抱怨好重。再加上,媽媽擔心會帶給小朋友負面感受,有時會跟小朋友用說謊的方式開玩笑,促成了小孩說謊也覺得無傷大雅。
我們在回程前,兩小跑到我房門前敲門說著:「媽媽讓我們來幫姊姊整理衣服。」心想很奇怪,後來求證才知道,那是他們自己編的。
好人也有濫好人的區別,根據他們家的反應看起來,我只覺得現在看起來的狀況,是爸媽都沒承擔好教養責任的結果。


寫這篇倒不是想指責或抨擊什麼,我們如開頭放的那首歌,是第一次做人。只是想分享我遇到的事件或我感知到的,也許有遇到相似情況的能一起討論。
雖然不能認同小孩爸媽的做法,但也不難理解,簡單說,就是爸媽讓自己在原生家庭的傷影響了自己的後代,於是自己都顧不好了,也很難顧好小孩。
遇到小孩闖禍,我第一反應不是想責怪小孩,因為我知道,小朋友只是投射出他們家庭的教育是什麼樣的,並不完全是小朋友本身的問題。


療癒之路,長途漫漫
下一步,從我能接觸到的女性慢慢展開療癒吧
祝願 學會健康的愛
彈性且靈活的應對

avatar-img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寫信,通常都以"願世間一切美好如你所願"。 有天忽然意識到,為什麼是用願,祝福世間美好如你所願,而不是肯定句?
周末和朋友一同出遊,遇到一位開車很穩,小朋友坐在車上睡得香甜,他整個人的氣質讓我感覺是個很溫和的專屬司機。
久違的,買了一本感興趣的書,書名是《醫療靈媒:慢性與難解疾病背後的祕密,以及健康的終極之道》。我直接翻開目錄,跳到最感興趣的一個章節:經前症候群與更年期。寫下兩個觸動點—— .「你永遠有選擇。」但當你無法得到所有選項,情況就不是如此了。 .轉向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才是病人症狀改善真正的因素。 好久
最近和朋友一起玩了一些手游,其中一個遊戲叫寵物島。
我媽是個主張不打小孩的媽媽,在我記憶中也沒有被她打過的。
第一次見到她,感覺她身上有種疏遠感。後來觀察她與別人相處,發現她真的與每個人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感,最多寒暄幾句便再無後續。 我們開始變親近,是因為...
我喜歡寫信,通常都以"願世間一切美好如你所願"。 有天忽然意識到,為什麼是用願,祝福世間美好如你所願,而不是肯定句?
周末和朋友一同出遊,遇到一位開車很穩,小朋友坐在車上睡得香甜,他整個人的氣質讓我感覺是個很溫和的專屬司機。
久違的,買了一本感興趣的書,書名是《醫療靈媒:慢性與難解疾病背後的祕密,以及健康的終極之道》。我直接翻開目錄,跳到最感興趣的一個章節:經前症候群與更年期。寫下兩個觸動點—— .「你永遠有選擇。」但當你無法得到所有選項,情況就不是如此了。 .轉向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才是病人症狀改善真正的因素。 好久
最近和朋友一起玩了一些手游,其中一個遊戲叫寵物島。
我媽是個主張不打小孩的媽媽,在我記憶中也沒有被她打過的。
第一次見到她,感覺她身上有種疏遠感。後來觀察她與別人相處,發現她真的與每個人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感,最多寒暄幾句便再無後續。 我們開始變親近,是因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