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平日裡的那些習以為常,似乎在這堂課中開始有了推翻

認識自己以為的自己、不知道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自己心中的別人、別人眼中的他者

老師透過卡牌的操作,讓孩子們發現同一張圖片,他們的解讀、關注事物如此不同

因為這些關注的物品,也源於個人背後的經歷

有一位學伴看了圖片中的事物

畫上面有跳舞的女子、繽紛的氣球、飛在遠方的鳥、角落的酒瓶,甚至有敗破的小提琴

他的選擇在之後的對話中慢慢顯露出答案

他選擇了小提琴,投射到他因為一時貪玩而與爸爸爭執的過往

他氣憤兇他的爸爸與老是嘮叨他的媽媽

老師透過卡牌的引導,開始讓孩子覺察到自己情緒真正的來源:訝異爸爸的憤怒大於生氣,只是這個訝異很快就被更大的生氣壓了下來,他選擇與爸爸一起對彼此生氣來找出口

但其實,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憤怒與對對母親的心疼

因為氣憤自己找藉口不守本分,開始選擇對家庭漠不關心,開始把責任放在別人身上

因為母親為了自己與父親爭吵,更是害怕母親對自己失望而更不敢直視母親

全家人變這麼僵著,一動也不動

孩子講得很慢,還有很多因為怕面對自己而吱嗚的狀態,但老師營造了很安心的發言氛圍

讓孩子開始在辯解中發現自己情緒的真相

「如果再來一次⋯⋯」

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把這個情境當成自己的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孩子的上課實錄

#培養孩子以第三人視角寫作

#和孩子再討論一次過程才開始他撰寫我修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T Yichi的沙龍
1會員
63內容數
實驗教育課程-議題思辨:用多元角度解讀社會現象,讓孩子涵養包容與尊重,透過溝通與表達展現孩子的獨特性。
C.T Yich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3
談到那天的登山望遠,大家笑到一個不行 不只是因為笑鬧中完成的詩作:「迢迢蜿蜒思鄉路,鬱鬱茂林我在哭。抬頭仰望碧藍天,含淚登高念磚屋。」 孩子們共同創作完還煞有其事的分析了內容作者是如何懇切、如何懷念與企盼(但是作者就是我們啊⋯⋯) 不過對主題、情韻與型式也有了相對性的掌握 隨行的老師也和
Thumbnail
2024/12/23
談到那天的登山望遠,大家笑到一個不行 不只是因為笑鬧中完成的詩作:「迢迢蜿蜒思鄉路,鬱鬱茂林我在哭。抬頭仰望碧藍天,含淚登高念磚屋。」 孩子們共同創作完還煞有其事的分析了內容作者是如何懇切、如何懷念與企盼(但是作者就是我們啊⋯⋯) 不過對主題、情韻與型式也有了相對性的掌握 隨行的老師也和
Thumbnail
2023/12/18
空間感的實踐,最好實際動手做起來 讓孩子發現在生活中的許多值得學習的小智慧
Thumbnail
2023/12/18
空間感的實踐,最好實際動手做起來 讓孩子發現在生活中的許多值得學習的小智慧
Thumbnail
2023/12/08
學習的本體本來就是孩子,與其都幫他們規劃得好好的,不如創作許多契機讓孩子有機會體會,面臨從沒遇過的問題時,思考自己該怎麼解決。
Thumbnail
2023/12/08
學習的本體本來就是孩子,與其都幫他們規劃得好好的,不如創作許多契機讓孩子有機會體會,面臨從沒遇過的問題時,思考自己該怎麼解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文章開始前,先點開一首名為【第一次做人】的歌。 和一個家庭接觸了兩次,在第二次接觸時,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 我們
Thumbnail
文章開始前,先點開一首名為【第一次做人】的歌。 和一個家庭接觸了兩次,在第二次接觸時,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 我們
Thumbnail
最近特地開了這個純文字抒寫的地方,是因我明白自己需要抒發、書寫。 過去的一切好壞,都是如今模樣的堆疊。 但這六年多來,只要寫到關於教養,總是比較綁手綁腳的。 因為吳女士也就是我的母親,極其敏感,我擔心只要提到關於過去的經驗,即便沒那個意思,她也會覺得,我在影射、指責她當年沒做好。 哪怕我曾親
Thumbnail
最近特地開了這個純文字抒寫的地方,是因我明白自己需要抒發、書寫。 過去的一切好壞,都是如今模樣的堆疊。 但這六年多來,只要寫到關於教養,總是比較綁手綁腳的。 因為吳女士也就是我的母親,極其敏感,我擔心只要提到關於過去的經驗,即便沒那個意思,她也會覺得,我在影射、指責她當年沒做好。 哪怕我曾親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老師開始聊起了孩子與我的「結」 孩子的傷痛與我的無助,最後怎麼形成這樣的僵局 「如果你想再次與孩子親近,你必須學習成為一個也在進步、孩子會驕傲的大人。」 那天,我才發現我的止步
Thumbnail
老師開始聊起了孩子與我的「結」 孩子的傷痛與我的無助,最後怎麼形成這樣的僵局 「如果你想再次與孩子親近,你必須學習成為一個也在進步、孩子會驕傲的大人。」 那天,我才發現我的止步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 在孩子做了某些事情時, 會令我內心感到非常的糟糕。 於是我很容易就放棄了理智, 失去耐心, 任由脾氣衝爆棚。 以前不明白為什麼, 會為了這樣的行為感到羞愧, 會責怪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會懷疑自己……。 ▪️ 現在我明白了! 是因為自己的內在有一些未被療癒的部分, 而孩子其實是
Thumbnail
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 在孩子做了某些事情時, 會令我內心感到非常的糟糕。 於是我很容易就放棄了理智, 失去耐心, 任由脾氣衝爆棚。 以前不明白為什麼, 會為了這樣的行為感到羞愧, 會責怪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會懷疑自己……。 ▪️ 現在我明白了! 是因為自己的內在有一些未被療癒的部分, 而孩子其實是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Thumbnail
不管是家人或伴侶,我們都是想要互相關心的,但是卻又常常因為情緒一上來,就容易著急、總想著要趕快解決問題。想好好對話的心,最後都變成雙方只是在據理力爭自己的觀點。變成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的指責姿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