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ok of Joy】喜悅是我們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The Book of Joy】台灣翻譯書名為【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書名非常淺白的提到,這是一本集懷抱喜悅的書。這本書的出生,源自南非的聖公會大主教戴斯蒙.屠圖特別到訪印度慶祝達賴喇嘛的八十歲生日大壽,為期一周的參訪讓兩位智者有機會向世人闡述說明〝喜悅〞一詞的概念與實踐。書中集結了達賴喇嘛及大主教的生活智慧,也期許讀者可以藉由實踐書中的功課來拾回本來就屬於我們的喜悅生活。

找到更多的喜悅並不能讓我們倖免於人生中必然的困苦與心碎
raw-image

達賴喇嘛曾說:「人生的目的是要尋求快樂,自出生那一刻起每個人都希望離苦得樂,但快樂的感受往往倏忽即逝,難以把握,就像一隻蝴蝶停在我們身上,下一刻又偏偏飛走。」

其實,一切的美好其實都伴隨著痛苦,而我們如何面對人生最陰暗的阻礙才是喜悅的關鍵,自我中心的想法是痛苦的溫床,我們有必要好好照顧自己,但絕對不是自私自利、閉門造車。佛家相信,喜悅是人的自然狀態,當我們能多為他人的快樂著想,才能回歸人生的初始狀態,也就是單純而雋永的喜樂。

然而,沒有任何方式可以避免人生注定會發生的黑暗及痛苦,但也因為我們選擇了更踏實的活著,所以我們更能以不卑不亢的姿態接受厄運與磨難,我們會心碎但不致崩潰,我們會感受困苦但知道自己永遠不孤單。

喜悅是一種面對世界的方式,當下即刻可得,不必等待
raw-image

喜悅是一種副產品,如果直接說「我想要快樂」,那反而是錯過快樂最快的方法。

如何聚焦於喜悅?書中分享了八大人性特質,對於喜悅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分別是:觀點、謙卑、幽默、接受、原諒、感恩、慈悲、付出。

觀點:

人生諸事都有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選擇用比較寬廣的觀點看待事物。人很容易受限於眼界的狹隘,遇到難關時,伴隨著恐懼及憤怒又更難以全面的視野去判讀當下,但若我們開始學習不再那麼執著,會發現,即便在最幽暗渾沌之際,我們也保有如何感受及回應的自由。

謙卑:

當我們學習著用更廣大的視野看待人生,自然可以將自己放在對的地方,我們會知道自己的存在仰賴著許多人,承認自己的脆弱、保有謙卑,這樣才能持續進步,並和自己的天賦保持的鬆緩的關係。保有謙卑,我們將不再害怕失敗,因為我們明白,自己身而為人有極限和弱點都是正常的。

幽默:

「笑」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聯繫,而幽默總是破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和界線。在笑聲中放下,懂得自嘲並以幽默面對緊張情勢的人,往往可以更快的接受人生中的各種處境,並保有平靜愉快的心情。

接受:

寂天大師有一有名的教誨:「既然可以改正,何必為之難過?假如無法改正,難過又有何用?」若能放寬人生視野,謙卑的檢視自己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並以輕鬆幽默的方式面對後,我們也就更能接受人生中必定有遺憾及痛苦,而這些痛苦並不會影響我們看待人生的初衷。

原諒:

寬恕,是療癒傷口、放下過去的唯一途徑,選擇原諒,我們才能將快樂的鑰匙重新拾回,奪回讓自己快樂的權力,並掌握自己的感受及命運。

感恩:

我們能擁有此刻的生活必須仰賴人生織網內的種種人事物,看見自己被賜予的種種,滿足及喜悅的感受將會油然而生。人不是因為過的快樂才懂得感謝,而是因為懂得感恩才使人快樂。

慈悲:

人天生就有著慈悲的天性,我們天生就懂得如何關懷別人。

書中除了提到對對他人的慈悲外,也提到了對自我的仁慈,我們要懂得關愛自己,才能夠培養善待他人的能力。

付出:

佛教有三種類型的慷慨:給予物質、給予人免於恐懼的自由(如:安慰)以及精神上的給予(如:分享智慧),無論是上述的哪一種,付出後獲得的喜悅肯定是超出我們的預期。

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也再他的著作【給予】一書,使用了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強而有力的說明給予的力量。

世界再變好,而我們都參與其中
raw-image

生在這個世代,我很常聽到長輩抱怨景氣不好、工作難找、年輕人抗壓性低、治安不好、生活的環境越來越糟…等,諸如此類的負壓,彷彿自己正處於一個渾沌灰暗的世界,而我們對於現階段面臨的各種處境,似乎也無力以對。

伊莉莎白王太后見證了整個20世紀歷史,達賴喇嘛覲見她時,伊莉莎白王太后已經高齡九十六歲,達賴喇嘛詢問她,認為這個世界有甚麼改變,伊莉莎白王太后毫不猶豫的回答,世界變好了,並舉出兩個例子:人權及自主權,過去的人是沒有這種權力概念的,而現在,我們很清楚自己身而為所該享受的權利及該負擔的義務,我們大部分的人也享有各種自由,這些都是樂觀的跡象,證明人類漸漸成熟,只是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成長。

對於這個世界,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是不是有其他更寬廣的視野或更慈悲的選擇,期許我們可以獲得穿越苦痛的智慧,我們永遠都值得喜悅,端看我們如何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打一打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一打一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9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1/29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1/22
這本書由Google的快樂一哥陳一鳴著作,旨在透過靜觀帶來的正面影響,提供各種練習方法以及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經驗談。透過靜觀冥想可增加註意力、培養善心及靈活處理情緒。
Thumbnail
2024/01/22
這本書由Google的快樂一哥陳一鳴著作,旨在透過靜觀帶來的正面影響,提供各種練習方法以及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經驗談。透過靜觀冥想可增加註意力、培養善心及靈活處理情緒。
Thumbnail
2024/01/12
【沉思錄】的作者即羅馬皇帝安東尼努斯,他透過隨筆的方式勾勒出他對哲學及人生的理解,書中對於人生的終極目標追尋、心中保有平靜及宇宙萬物的解讀都各有一套脈絡,有些想法對於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過時,或推崇理性至上的概念和我既有的認知有些格格不入,但當面臨挫折時,這本書總是可以翻閱到恰如其分點明狀態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4/01/12
【沉思錄】的作者即羅馬皇帝安東尼努斯,他透過隨筆的方式勾勒出他對哲學及人生的理解,書中對於人生的終極目標追尋、心中保有平靜及宇宙萬物的解讀都各有一套脈絡,有些想法對於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過時,或推崇理性至上的概念和我既有的認知有些格格不入,但當面臨挫折時,這本書總是可以翻閱到恰如其分點明狀態的一句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是由達賴喇嘛和屠圖大主教,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五天內共同對談,並由記者道格拉斯·亞伯拉姆斯整理而成。 全書圍繞一個重點:喜悅。 大家都希望生活充滿喜悅,但書裡指的喜悅的境界,並非「人生只有喜悅,沒有痛苦」,而是「在人生充滿痛苦與挑戰的時候,如何找到真正的喜
Thumbnail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是由達賴喇嘛和屠圖大主教,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五天內共同對談,並由記者道格拉斯·亞伯拉姆斯整理而成。 全書圍繞一個重點:喜悅。 大家都希望生活充滿喜悅,但書裡指的喜悅的境界,並非「人生只有喜悅,沒有痛苦」,而是「在人生充滿痛苦與挑戰的時候,如何找到真正的喜
Thumbnail
因為美妝 Youtuber 查理拍了一部「如何在生活的摧殘下,依然保持快樂?」的影片,讓我開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Thumbnail
因為美妝 Youtuber 查理拍了一部「如何在生活的摧殘下,依然保持快樂?」的影片,讓我開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Thumbnail
【The Book of Joy】台灣翻譯書名為【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有機會讓達賴喇嘛及南非大主教有機會向世人闡述說明〝喜悅〞一詞的概念與實踐。書中集結了兩位智者的生活智慧,也期許讀者可以藉由實踐書中的功課來拾回本來就屬於我們的喜悅生活。
Thumbnail
【The Book of Joy】台灣翻譯書名為【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這本書有機會讓達賴喇嘛及南非大主教有機會向世人闡述說明〝喜悅〞一詞的概念與實踐。書中集結了兩位智者的生活智慧,也期許讀者可以藉由實踐書中的功課來拾回本來就屬於我們的喜悅生活。
Thumbnail
書中不但有兩位充滿智慧的箴言,作者之一的道格拉斯,也透過現代科學角度,來實證兩位聖人所講的話語是有實際根據。你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相當大的內在平靜。書末的小練習,更讓人能隨時實作。 我覺得快樂的其中一個面向或許就是平靜,唯有練習不被太大起大落的情緒操控,才真的能使快樂較為持久。
Thumbnail
書中不但有兩位充滿智慧的箴言,作者之一的道格拉斯,也透過現代科學角度,來實證兩位聖人所講的話語是有實際根據。你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相當大的內在平靜。書末的小練習,更讓人能隨時實作。 我覺得快樂的其中一個面向或許就是平靜,唯有練習不被太大起大落的情緒操控,才真的能使快樂較為持久。
Thumbnail
在 #人生中的最後一次相遇,他們用了短短5天的時間談討了如何獲得喜悅,看完這本書我得到了一個結論,就是「關懷他人」「善待他人」,便是兩位尊者認為「如何獲得喜悅的真諦」🌟
Thumbnail
在 #人生中的最後一次相遇,他們用了短短5天的時間談討了如何獲得喜悅,看完這本書我得到了一個結論,就是「關懷他人」「善待他人」,便是兩位尊者認為「如何獲得喜悅的真諦」🌟
Thumbnail
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
Thumbnail
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觀察者的角度記錄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戴斯蒙屠圖相聚一周的對話內容,兩位宗教領袖以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來一同探討喜悅的本質、如何面對苦難及修行,讓世人能在練習後去擁抱更多的喜悅,這本書不時會輔以神經學、心理學的研究,來跟兩位聖人所說的道理相呼應,是一本不只講求靈性也講求科學並重的書籍。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觀察者的角度記錄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戴斯蒙屠圖相聚一周的對話內容,兩位宗教領袖以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來一同探討喜悅的本質、如何面對苦難及修行,讓世人能在練習後去擁抱更多的喜悅,這本書不時會輔以神經學、心理學的研究,來跟兩位聖人所說的道理相呼應,是一本不只講求靈性也講求科學並重的書籍。
Thumbnail
讓整個情況變得再更複雜一些的因素是,追逐快樂或開心的行為,常常伴隨著「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好讓自己不用去感覺那些過往的煩躁、苦痛與不適」。我們生命中好像已經有太多的苦難、哀痛、苦痛與心碎。這些過往太過沉重,至少我們透過某些方式,還能夠暫時從這些苦痛與心碎中脫身一會。 喜悅似乎是我們遺忘許久的神話。
Thumbnail
讓整個情況變得再更複雜一些的因素是,追逐快樂或開心的行為,常常伴隨著「希望能透過這種方式,好讓自己不用去感覺那些過往的煩躁、苦痛與不適」。我們生命中好像已經有太多的苦難、哀痛、苦痛與心碎。這些過往太過沉重,至少我們透過某些方式,還能夠暫時從這些苦痛與心碎中脫身一會。 喜悅似乎是我們遺忘許久的神話。
Thumbnail
最近認識了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有中文版),內容是西藏佛教的達賴喇嘛和南非的戴斯蒙.屠圖主教一起討論Joy的對話。在此分享其中的一些真知灼見! 其實我們創造了許多自己的痛苦。因此,我們也
Thumbnail
最近認識了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有中文版),內容是西藏佛教的達賴喇嘛和南非的戴斯蒙.屠圖主教一起討論Joy的對話。在此分享其中的一些真知灼見! 其實我們創造了許多自己的痛苦。因此,我們也
Thumbnail
我們來人世走一遭,為了尋求什麼?為了什麼目的而來?大家都說要活得快樂,可是擁有了薪水地位名車名房後,快樂究竟在何方?人生苦痛不斷,天災人禍瘟疫戰亂,要怎麼在動盪中仍保持心靈祥和? 喜悅在哪?喜悅存在嗎?--這是個永遠的世紀大哉問,也是很多人在探索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來人世走一遭,為了尋求什麼?為了什麼目的而來?大家都說要活得快樂,可是擁有了薪水地位名車名房後,快樂究竟在何方?人生苦痛不斷,天災人禍瘟疫戰亂,要怎麼在動盪中仍保持心靈祥和? 喜悅在哪?喜悅存在嗎?--這是個永遠的世紀大哉問,也是很多人在探索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