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聽你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聽家人說話?用心去聽,靜靜聽,不辯駁?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聽家人說話,會不會有時聽他們說話時,會有不耐煩的感覺,心裡會出現「怎麼又來了!」、「真是夠了!」、「真煩,老是在講這些事!」這些聲音,起初可能會聽一下,之後便的敷衍回應或愛理不理,甚至因此而開始發生爭執。


其實,可以試著去看看為什麼自己會對於家人老說重複的問題感到不耐煩,看看自己內心在抵抗什麼?煩感的背後是什麼,為什麼聽到著個話題,自己會覺得煩,這是可以試著先去了解自己的部分。


另外,試著去向家人溝通,可以向家人表明這個話題他/她至少已提過幾次(最好具體,例如已經提過三次以上),試著去了解重複提這些話題的背後,是不是在擔心什麼?以及期待什麼?是不是問題沒有解決,才會一直重複提及。記得溝通時,要專注傾聽,不要急著去辯駁,會是因自己感到煩躁與不耐煩就又打斷家人說話,這非常忌諱。當家人可以感受到,你對他/她是真的願意傾聽時,家人才會願意說出她/他們心中想表達的話,特別是年長者,年長者很多口語表達上,很多是話中有話,如同日本社會文化裡的「閱讀空氣」一樣。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病症的初期,也會有同樣的話一直重複敘述,而且重複的程度過於頻繁(例如:失智症初期、中期),甚至口語表達不見得那麼清楚具體,要多留點心,去釐清是怎麼回事,必要時請找專業醫療人員進行相關診斷檢查喔!




avatar-img
16會員
33內容數
這裡主要是我抒寫生命見聞的記事本,讓我們擁抱生命的每一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佟于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命裡,有多少我們習以為常,認為是理所當然地的人、事、物?
最後再來一次初吻,好嗎? 這是關於失智症的電影。女主角瑠衣因車禍的關係,她的記憶每天醒來都是在車禍前的時空,男主角大輔是在瑠衣失智後對她一見鍾情,所以面對的是,瑠衣每一天醒來都是對他感到陌生,即便如此,大輔對瑠衣的愛不減反增,嘗試許多方法,讓瑠衣可以接受他、信賴他、愛上他,即使每天都要重來,仍然鍥
不要只是期待別人可以給你甚麼,要問問你自己可以給自己甚麼? 大學時,我和一位學姐一起去爬金山獅頭山公園,那裏有個步道,可以看雙燭台嶼、神秘海灘,那兒美麗的海景讓我難以忘懷。我們一路走到終點,記得和學姐一起坐著遠眺無垠無涯的碧海藍天時,吹著海風,一邊聊了許多,我向她聊到我覺得我從小到大,對我
人一旦停下來了,久了會越來越不踏實,漸漸地就沒有動力,也會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 離職這段期間,一邊調養身體,一邊看著身體緩慢的進步又退步,看起來好似進步,卻又拉傷了韌帶,嘗試面試,又發現困難重重,並不順利,先做兼職工作,結果,發現自己的體力真的大不如前,簡單的事也做不好,內心難免沮喪,也會覺得自己
我常在想,在天國得你過得好嗎?你現在在哪裡? 人的一生裡,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生離死別,我除了因為醫療工作的關係,容易接觸到生與死,但撇開工作,在我的生命歷程裡,也已經歷不少生離死別,當自己最親近最摯愛的人離世了,思念總是永無止盡的。 對於已逝的親人,我常在想念他們的時候會去想「你在哪裡?你過得好不
生命裡,有多少我們習以為常,認為是理所當然地的人、事、物?
最後再來一次初吻,好嗎? 這是關於失智症的電影。女主角瑠衣因車禍的關係,她的記憶每天醒來都是在車禍前的時空,男主角大輔是在瑠衣失智後對她一見鍾情,所以面對的是,瑠衣每一天醒來都是對他感到陌生,即便如此,大輔對瑠衣的愛不減反增,嘗試許多方法,讓瑠衣可以接受他、信賴他、愛上他,即使每天都要重來,仍然鍥
不要只是期待別人可以給你甚麼,要問問你自己可以給自己甚麼? 大學時,我和一位學姐一起去爬金山獅頭山公園,那裏有個步道,可以看雙燭台嶼、神秘海灘,那兒美麗的海景讓我難以忘懷。我們一路走到終點,記得和學姐一起坐著遠眺無垠無涯的碧海藍天時,吹著海風,一邊聊了許多,我向她聊到我覺得我從小到大,對我
人一旦停下來了,久了會越來越不踏實,漸漸地就沒有動力,也會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 離職這段期間,一邊調養身體,一邊看著身體緩慢的進步又退步,看起來好似進步,卻又拉傷了韌帶,嘗試面試,又發現困難重重,並不順利,先做兼職工作,結果,發現自己的體力真的大不如前,簡單的事也做不好,內心難免沮喪,也會覺得自己
我常在想,在天國得你過得好嗎?你現在在哪裡? 人的一生裡,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生離死別,我除了因為醫療工作的關係,容易接觸到生與死,但撇開工作,在我的生命歷程裡,也已經歷不少生離死別,當自己最親近最摯愛的人離世了,思念總是永無止盡的。 對於已逝的親人,我常在想念他們的時候會去想「你在哪裡?你過得好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等我不願意跟你講話時 就請你滾出我的視線與生活 已經第二次了 出遊的時候怎麼樣 只是講了幹麻兩字 就在那邊說我又怎樣管這個管那個 馬得讓我很不爽 擺臭臉給你看剛好而已 懂不懂說話 會不會說話 要生活一輩子 真的覺得我自己也有病
Thumbnail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Thumbnail
跟爸爸說話時,有時覺得很煩躁,想說他講的這些事情我早就知道了。 結果工作時,發現自己也很愛說教或過度解釋。 民眾只是問一個東西,我就會興奮地從制度設計的源頭和目的開始談起。對方根本沒有興趣,常常直接打斷我的話。 想起老闆說的,要直接去針對民眾的問題回答,而不是一味地說自己想說的。 其實,
Thumbnail
上週我們回婆家,大家在客廳看電視聊天,突然,哥哥跟爸爸說:「你每次對阿嬤講話謝謝都很兇欸!」 我在一旁反省,我對我爸媽說話口氣也經常不好。 以前先生到我家吃飯時(當時我們還在交往),先生好幾次問我:「妳跟爸媽說話,怎麼都像是在吵架?」 我回:「我們家就是這樣啊!」 我跟我媽說:「男友覺得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其實我曾以為自己有聽到許多幻聽,最常聽到的是夜深人靜時,父母親在客廳爭吵的聲音,逐漸的,我開始明白,那不是幻聽,而是他們又在吵了。 人們總是說:夫妻之間床頭吵床尾和。我也覺得爸媽的確是這樣沒錯,但我無法了解,為何曾經相愛的兩人可以因為各種小事吵到天花板掀開?我做子女的,我很無奈,因為我幫不了任何忙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若是能和一般人一樣該有多好,能正常地與人溝通談心,看似大多數人覺得簡單的事卻困擾我多年,或許小時候能滔滔不絕地與父母聊天,但又是到甚麼時候開始漸漸的話變少,與家人相處出現了極大的障礙? 與家人無法正常溝通是我的毛病,在外能跟熟識的人聊的有說有笑,回到家卻跟啞吧一樣,有說有笑,回到家卻跟啞吧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親子間的深度對話似乎變得愈來愈稀缺。我們常說親子溝通是關鍵,但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言語交流,更在於能否耐心傾聽。 當孩子帶著滿腔熱情分享他們的小世界時,父母的耐心聆聽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在
等我不願意跟你講話時 就請你滾出我的視線與生活 已經第二次了 出遊的時候怎麼樣 只是講了幹麻兩字 就在那邊說我又怎樣管這個管那個 馬得讓我很不爽 擺臭臉給你看剛好而已 懂不懂說話 會不會說話 要生活一輩子 真的覺得我自己也有病
Thumbnail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Thumbnail
跟爸爸說話時,有時覺得很煩躁,想說他講的這些事情我早就知道了。 結果工作時,發現自己也很愛說教或過度解釋。 民眾只是問一個東西,我就會興奮地從制度設計的源頭和目的開始談起。對方根本沒有興趣,常常直接打斷我的話。 想起老闆說的,要直接去針對民眾的問題回答,而不是一味地說自己想說的。 其實,
Thumbnail
上週我們回婆家,大家在客廳看電視聊天,突然,哥哥跟爸爸說:「你每次對阿嬤講話謝謝都很兇欸!」 我在一旁反省,我對我爸媽說話口氣也經常不好。 以前先生到我家吃飯時(當時我們還在交往),先生好幾次問我:「妳跟爸媽說話,怎麼都像是在吵架?」 我回:「我們家就是這樣啊!」 我跟我媽說:「男友覺得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其實我曾以為自己有聽到許多幻聽,最常聽到的是夜深人靜時,父母親在客廳爭吵的聲音,逐漸的,我開始明白,那不是幻聽,而是他們又在吵了。 人們總是說:夫妻之間床頭吵床尾和。我也覺得爸媽的確是這樣沒錯,但我無法了解,為何曾經相愛的兩人可以因為各種小事吵到天花板掀開?我做子女的,我很無奈,因為我幫不了任何忙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若是能和一般人一樣該有多好,能正常地與人溝通談心,看似大多數人覺得簡單的事卻困擾我多年,或許小時候能滔滔不絕地與父母聊天,但又是到甚麼時候開始漸漸的話變少,與家人相處出現了極大的障礙? 與家人無法正常溝通是我的毛病,在外能跟熟識的人聊的有說有笑,回到家卻跟啞吧一樣,有說有笑,回到家卻跟啞吧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親子間的深度對話似乎變得愈來愈稀缺。我們常說親子溝通是關鍵,但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言語交流,更在於能否耐心傾聽。 當孩子帶著滿腔熱情分享他們的小世界時,父母的耐心聆聽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