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總是劍拔弩張?來練習柔和且有效的溝通|我想對你好好說話|心得|EP0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從職場到家庭,充斥著各種暴力溝通,聽起來總是如此的傷人。 「說過多少遍了,為什麼你老講不聽?」 「你根本就是故意的,你是不是要找我麻煩啊」 「你從來都不關心我的感受」 「兇三小,大不了不幹,你出門最好小心點」

而通常遇到這種言詞,往往自己會覺得很無辜,然後反擊讓衝突升級,接著開戰進入關係的惡性循環。那應該如何解決呢?但與其問要「如何避免衝突」不如問「如何做到既有效又友善的溝通?」

這是非暴力溝通的簡單入門版,看完之後可以再參考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以下用「柔和溝通」替代「非暴力溝通」。

適合這些人

  1. 想練習理直氣和的人
  2. 想跟家人說話小聲一點的人
  3. 想練習溫和的自我對話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陳述事實、表達感受

❶ 陳述事實

① 哪些不是事實: 這樣詞語:每次都/總是/老是/經常/根本都 講這些用詞就很容易吵起來啊,比方說「你每次都遲到」,所以我只要找出哪幾天我沒有遲到,我就可以跟你吵了。所以這些詞都盡量少用,會有以偏概全的問題,別人如果防備心很強,那就開戰了

② 為什麼只能講事實: 因為如果你夾雜了自己的評價,那麼就很容易反駁,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你的標準我不一定要遵守啊,反之如果你都只有講客觀事實的話,別人就無從反駁,因為那的確是一個事實。

③ 對照示範

為什麼早上都不理我?(X)

早上我們都沒有說話(O)


你為什麼東西都亂放,都好幾天了,沒手不會收喔(X)

你出差完之後,我看到行李都放在客廳放三天了(O)


❷表達感受

① 自己的內心狀態: 如果說「我很生氣」,那OK沒問題,但如果說「我覺得你很生氣」,這樣就不太行,你的標準跟他的標準又不一定一樣,你覺得他生氣,他不覺得他生氣,那又要吵架了。

② 練習描述感受: 很多人不常在乎自己的感受,以致於很多時候都沒有感覺,但是沒關係,這是可以慢慢練習的,作者在每個章節的後面,都附上了很多可以描述感受的詞語,大家可以用那些詞語更加細膩描寫自己的感受,這不只可以練習柔和溝通,更可以練習自己的寫作描寫能力。

raw-image

如果你想要更懶的話,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評個分。

🔵釐清需要、提出請求

❶ 釐清需要

① 內心渴望什麼? 因為內心的那個需要沒有被滿足,所以生氣?通常對別人生氣或批評,其中都隱含著自己為滿足的需要,不過這邊的「需要」指的是比較高層次或比較抽象的概念,例如關心/陪伴/安全感/尊重…

② 需要不是想要,不要獅子大開口,等一下談崩了

❷ 提出請求

① 不是命令: 不是說「你應該要怎樣做」,而是說「我希望你…,可以嗎?」,請求是詢問,決定權還是在對方。但命令是通知,你就是要遵守,不然就來吵架啊。

② 明確可行而且要是正向的敘述 不明確就會像這樣:我希望你多給我一點安全感

不是正向敘述就會變這樣:你可不會不要一直出去鬼混

所以理想上的敘述應該是這樣:我希望你一週裡面,至少有三天是待在家裡吃晚餐的,這樣可以嗎?


🔵常見情境示範

把上面四個步驟串在一起的溝通會長這樣子:

❶ 對家人

我昨天想跟你聊天的時候,看到你滑手機,說自己很忙。我聽到的時候覺得很失落,因為我很想跟你說我今天遇到的事情。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什麼時候有空,我想跟你分享,也想聽聽你的想法。

❷ 對情侶

當我聽到你說我都不關心你的時候,我覺得很挫折,因為我很重視我們的關係,所以當你覺得我不關心你的時候,可不可以馬上傳個貼圖給我,我肯定第一時間就回覆你。

❸ 對自己

我注意到這個禮拜第三天睡過頭了,我覺得有點挫折,因為這代表我自律的能力需要加強,所以我想今天九點就睡覺,明天六點起床開始新的一天。我肯定這個願意學習成長的自己,即使目前看起來做得沒有很好,但我相信只要不斷地改善,我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的。


🟡個人想法

❶ 什麼都沒變,但也什麼都變了

這個學完之後,可以讓你理直氣和,我之前遇過修行的人,我就問他一個思考的問題:如果寺廟被小偷打劫一空,你會報警還是就放過他?

和尚:報警啊,這有什麼好想的?

我:阿不是說慈悲,阿不是說都是身外之物

和尚:報警跟慈悲又不是二分法,報警一樣可以是慈悲啊,我希望他可以從這次的事件裡面學習到這樣是不對的,並且希望他可以改過向善,不衝突啊。如果我計較的話,那就會這樣說:因為寺廟遭小偷了,所以我要報警抓小偷嚴懲他,這樣才能消我心頭之恨,這就是仇恨心。

我覺得溝通也是一樣的,同樣都是讓對方做某行為,但換種語言可以讓彼此都比較舒服一點,沒什麼不好吧。

❷ 內在對話

除此之外,非暴力溝通不只是對外可以向職場或家庭使用,其實也可以向內跟自己內心對話,對自己嚴格跟對自己苛刻是不一樣的概念,嚴格不一定要苛刻。

❸ 這本只能入門

觀看書中提到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家庭或情侶,你用非暴力溝通,讓自己退一步講話,理論上大家都會各退一步啊,但有些人就是會軟土深掘,這個時候你要怎麼辦?

或者換到職場的情境來說,大家都是暴力溝通,都是單刀直入,那這個時候你又能怎麼辦?如果你不去捍衛自己的權益,那就是會被要求一大堆有的沒的事情,甚至就是幫好幾個人做他們應該要做的事情,然後他們在那邊躺平,這個時候非暴力溝通又能怎麼做?

對,你可以提出請求,那被拒絕你又要怎樣辦?

我去年租屋準備續約的時候,房東本來叫我換房,然後合約內容可以三天內改四次,我就按照柔和溝通的方式跟她說我覺得不行,被叫說可以搬出去,柔和不是軟弱,房子那麼多,不缺她那間,我就不續約了。

raw-image

但至少最後退房是和平收場,沒被找麻煩扣押金。可喜可賀。

❹ 追求同理

柔和溝通更多的是發揮同理心跟陪伴的價值,不是以解決問題當作主要任務,所以也沒有要討論的意思,相信當事人會自己想出辦法來的,旁邊的人就是聽他傾訴心聲而已,相信我想得到的解決辦法他都已經做過了,自己只要靜靜的聽他講就好了。純陪伴。

🔴總結

許多人在面對具有攻擊性言語的情境時,採取反擊的方式,導致關係進一步惡化。,與其尋求避免衝突,更好的方法是學習如何進行既有效又友善的溝通,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思想。文章將非暴力溝通簡化為四個基本步驟。

  1. 事實陳述:說明客觀事實而不是形容詞,因為這容易引發誤解導致衝突。所以要說客觀事實以消除歧義。
  2. 表達感受:要直接表達自己的內心狀態,且不要猜測他人的情感。這有助於避免誤解和沖突。
  3. 釐清需要:確定內心的需求。
  4. 提出請求:以尊重對方的方式提出請求,而不是命令或要求對方做某事。


🌐延伸閱讀

  1.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2. 高績效教練
  3. 大人的11堂寫作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貓愛讀書
45會員
59內容數
PPA 耳邊聽書 專業書評說書人,致力於用閱讀改善生活與解決人生問題,並樂於分享與紀錄。白天是個工程師。然後,對,愛貓,愛讀書。
愛貓愛讀書的其他內容
2024/10/15
《多巴胺國度》由史丹佛醫學院的安娜·蘭布克醫師所著,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的成癮行為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及耐受性,並提出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如數位排毒與適度的運動。書中強調快樂與痛苦的共存關係,並提供了實用的策略讓讀者擺脫對即時快感的依賴,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0/15
《多巴胺國度》由史丹佛醫學院的安娜·蘭布克醫師所著,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的成癮行為及其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文章分析了多巴胺在大腦中的獎勵機制及耐受性,並提出恢復心理平衡的方法,如數位排毒與適度的運動。書中強調快樂與痛苦的共存關係,並提供了實用的策略讓讀者擺脫對即時快感的依賴,找到持久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09/29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2024/09/29
本書深入探討了促進行為改變的有效策略,強調改變的關鍵在於減少阻力,而非強制。作者提出五大催化劑,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降低人們的抗拒心態,從而更順利地促進他們接受新行為或觀點。本書適合希望增強影響力的人,無論是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都能運用這些策略以推動正向變化。
Thumbnail
2024/09/21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2024/09/21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馬歇爾.盧森堡。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Thumbnail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馬歇爾.盧森堡。昨日的我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日的我有智慧,所以我正在改變自己。從認識自己開始,學習與他人對話吧😊
Thumbnail
我不想為別人的冒犯,去期待對方的成熟,然後憋的自己內傷。
Thumbnail
我不想為別人的冒犯,去期待對方的成熟,然後憋的自己內傷。
Thumbnail
從職場到家庭,充斥著各種暴力溝通,聽起來總是如此的傷人。
Thumbnail
從職場到家庭,充斥著各種暴力溝通,聽起來總是如此的傷人。
Thumbnail
職場裡,你應該聽過這種話:”你怎麼這麼笨啊,怎麼做事都做不好?” 或是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跟你這樣的人合作。” 像這樣的話,可能會讓你感到有點不爽,因為似乎在批評你的能力,把你的價值降低了。 而有時候,也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的決策也太差了吧,是不是想氣死我啊?” 或者:”老是找我麻煩,有事嗎?”
Thumbnail
職場裡,你應該聽過這種話:”你怎麼這麼笨啊,怎麼做事都做不好?” 或是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跟你這樣的人合作。” 像這樣的話,可能會讓你感到有點不爽,因為似乎在批評你的能力,把你的價值降低了。 而有時候,也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的決策也太差了吧,是不是想氣死我啊?” 或者:”老是找我麻煩,有事嗎?”
Thumbnail
「為什麼明明很相愛卻總是吵個不停。」 「我是想要跟他好好溝通,為何對方都這麼反感。」 作者提出之所以相愛還是吵個不停就是缺乏真正的溝通,大部分人其實每天使用的語言都是「豺狼式語言」,如何將這種暴力語言轉換成 【非暴力溝通】 是需要學習的。 允許伴侶擁有「自己的意見」 以前常常犯這個錯,嘴巴說著要溝通
Thumbnail
「為什麼明明很相愛卻總是吵個不停。」 「我是想要跟他好好溝通,為何對方都這麼反感。」 作者提出之所以相愛還是吵個不停就是缺乏真正的溝通,大部分人其實每天使用的語言都是「豺狼式語言」,如何將這種暴力語言轉換成 【非暴力溝通】 是需要學習的。 允許伴侶擁有「自己的意見」 以前常常犯這個錯,嘴巴說著要溝通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