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辯論程序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地檢署偵辦一起過失傷害案件,今年3月間傳喚陳姓證人出庭,但陳收到傳票後無正當理由不到地檢署接受訊問,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裁定科以罰鍰,台北地方法院裁定,陳姓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裁定罰鍰8000元。可抗告。

https://www.istockphoto.com

https://www.istockphoto.com


被告或被上訴人不到庭有何後果?

在民事訴訟審理的過程中,若當事人之一方(一造)沒有到場,為避免延誤訴訟的進度,到場的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的規定,向法院聲請「一造辯論判決」

法院此時可以僅靠到場當事人的說詞跟之前的調查結果,作為判決的依據。雖然法院的判斷依據包含過去的調查結果,但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規定,當事人如已受合法的通知而仍未到場,可能會被視為承認他造主張的事實。

所以往往在民事訴訟上一旦適用「一造辯論」程序,可能對缺席的一方造成很大的影響。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1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不到場之當事人,經再次通知而仍不到場者,並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2前項規定,於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言詞辯論期日,共同訴訟人中一人到場時,亦適用之。

3如以前已為辯論或證據調查或未到場人有準備書狀之陳述者,為前項判決時,應斟酌之;未到場人以前聲明證據,其必要者,並應調查之。

白話解釋

第1項

「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不到場之當事人,經再次通知而仍不到場者,並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即一造辯論判決,

有到庭的一造可以請求法院仍行辯論進而判決,或在二次通知仍不到庭後由法院職權進行一造辯論。(但要注意的是這並不表示缺席的那造就一定會敗訴!)

第3項

被告於官司進行期間都不出庭應訴,但是有寫答辯狀,法官為判決時仍必須斟酌其答辯狀所為的陳述,不可以因為其不到庭,而不理會其所提的訴狀。

https://www.istockphoto.com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小結

但就刑事案件而言,基於聽審原則、直接審理原則下,原則上是不允許被告缺席的情況下進行審判進而下判決的。

刑事訴訟法第281條第1項規定:「審判期日,除有特別規定外,被告不到庭者,不得審判。」如果違反時,依照同法第379條第6款規定屬於判決當然違背法令,其理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9會員
502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2/21
勞動部官網:                             聘僱移工,依規定應簽訂書面的定期勞動契約,也就是說勞動契約應約定起迄期日,並由勞雇雙方合意簽署。 勞動契約約定的期間長度,應依就業服務法第52條規定,移工聘僱期間一次最長為3年進行約定。 法院對相關法條見解 《臺灣高等法
Thumbnail
2025/02/21
勞動部官網:                             聘僱移工,依規定應簽訂書面的定期勞動契約,也就是說勞動契約應約定起迄期日,並由勞雇雙方合意簽署。 勞動契約約定的期間長度,應依就業服務法第52條規定,移工聘僱期間一次最長為3年進行約定。 法院對相關法條見解 《臺灣高等法
Thumbnail
2025/02/12
出勤記錄很重要!有多重要? 《勞基法第30條第5項》 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 應置備的意思是,勞檢來檢查就是一定要有喔。 沒有會怎樣呢? 《勞基法第79條第2項》 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出勤記錄怎麼記載呢? 《勞基法第30條第6項》 前項出勤紀錄,
Thumbnail
2025/02/12
出勤記錄很重要!有多重要? 《勞基法第30條第5項》 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 應置備的意思是,勞檢來檢查就是一定要有喔。 沒有會怎樣呢? 《勞基法第79條第2項》 處新臺幣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出勤記錄怎麼記載呢? 《勞基法第30條第6項》 前項出勤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北地檢署偵辦一起過失傷害案件,今年3月間傳喚陳姓證人出庭,但陳收到傳票後無正當理由不到地檢署接受訊問,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裁定科以罰鍰,台北地方法院裁定,陳姓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裁定罰鍰8000元。可抗告。 被告或被上訴人不到庭有何後果? 在民事訴訟審理的過程中,若當事人之一方(一
Thumbnail
台北地檢署偵辦一起過失傷害案件,今年3月間傳喚陳姓證人出庭,但陳收到傳票後無正當理由不到地檢署接受訊問,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裁定科以罰鍰,台北地方法院裁定,陳姓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裁定罰鍰8000元。可抗告。 被告或被上訴人不到庭有何後果? 在民事訴訟審理的過程中,若當事人之一方(一
Thumbnail
上一話,我們介紹了「自訴」的基礎知識,也就是從「自訴的提起」開始到「自訴的審判」,在這一話中接續介紹「自訴的裁判」、「自訴人在訴訟程序進行中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時,承受訴訟及擔當訴訟」、「自訴提起後,其效力與撤回」及「對於自訴人,被告提起反訴」等內容,往下滑進入本話的內容吧! 伍、對於自訴之裁判
Thumbnail
上一話,我們介紹了「自訴」的基礎知識,也就是從「自訴的提起」開始到「自訴的審判」,在這一話中接續介紹「自訴的裁判」、「自訴人在訴訟程序進行中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時,承受訴訟及擔當訴訟」、「自訴提起後,其效力與撤回」及「對於自訴人,被告提起反訴」等內容,往下滑進入本話的內容吧! 伍、對於自訴之裁判
Thumbnail
在之前介紹過「通常程序」、「簡式審判程序」及「簡易程序」後,接下來所要介紹的是「協商程序」,此程序是於民國93年刑事訴訟法修法時所新增的制度,大多民眾不知道其中的法理及操作的方式,其制度內容是以被告與檢察官對於起訴的罪名去協商宣告刑,也是一個有利於訴訟經濟的訴訟制度,我國的協商程序也並不是所有
Thumbnail
在之前介紹過「通常程序」、「簡式審判程序」及「簡易程序」後,接下來所要介紹的是「協商程序」,此程序是於民國93年刑事訴訟法修法時所新增的制度,大多民眾不知道其中的法理及操作的方式,其制度內容是以被告與檢察官對於起訴的罪名去協商宣告刑,也是一個有利於訴訟經濟的訴訟制度,我國的協商程序也並不是所有
Thumbnail
法官:今天原告沒來,被告是否要聲請一造辯論判決?還是要拒絕辯論? 先講故事 記得那年,有個當事人跑來跟我說 (律師,我把鄰居的車子打爛了,因為他違停紅線我很生氣) 然後呢?我看著慌張的他,泰然自若的樣子 (怎麼辦,他已經到法院提告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衝動負責任阿,車子應該不貴吧? .
Thumbnail
法官:今天原告沒來,被告是否要聲請一造辯論判決?還是要拒絕辯論? 先講故事 記得那年,有個當事人跑來跟我說 (律師,我把鄰居的車子打爛了,因為他違停紅線我很生氣) 然後呢?我看著慌張的他,泰然自若的樣子 (怎麼辦,他已經到法院提告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衝動負責任阿,車子應該不貴吧? .
Thumbnail
常有民眾問到:「檢察官(或法院)傳我去當證人,我可不可以不到庭?不到庭會怎麼樣?或者可以用寫書狀的方式敘述代替到庭嗎?」這些問題不難,證人作證是義務,為的是可以讓偵查中或審判中的事實得以釐清,尤其是通常親見親聞整個事實的人並不多,況且每個證人對於事實所觀察的角度不同、時間不同,對於事實的還原有很大的
Thumbnail
常有民眾問到:「檢察官(或法院)傳我去當證人,我可不可以不到庭?不到庭會怎麼樣?或者可以用寫書狀的方式敘述代替到庭嗎?」這些問題不難,證人作證是義務,為的是可以讓偵查中或審判中的事實得以釐清,尤其是通常親見親聞整個事實的人並不多,況且每個證人對於事實所觀察的角度不同、時間不同,對於事實的還原有很大的
Thumbnail
很多民眾對於民事和刑事案件分屬不同審判系統這件事,好像很模糊,我們上次所講的民事訴訟事件日常較容易發生的類型諸如租賃、債權債務、婚姻、遺產分割等事件,當發生這樣的事件時,別急著去警局報案,警察不會受理的,不是因為警察吃案,是因為本來就不是他們管的事情,別誤會了!
Thumbnail
很多民眾對於民事和刑事案件分屬不同審判系統這件事,好像很模糊,我們上次所講的民事訴訟事件日常較容易發生的類型諸如租賃、債權債務、婚姻、遺產分割等事件,當發生這樣的事件時,別急著去警局報案,警察不會受理的,不是因為警察吃案,是因為本來就不是他們管的事情,別誤會了!
Thumbnail
打一場官司,不管是自己主動發起的(原告)、或是很無奈的被他人提告(被告),這一場官司必須自己扛起,而在筆者執業生涯中,也常常被問一個問題:律師我可以不要出庭嗎?本文將分別從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向各位說明!
Thumbnail
打一場官司,不管是自己主動發起的(原告)、或是很無奈的被他人提告(被告),這一場官司必須自己扛起,而在筆者執業生涯中,也常常被問一個問題:律師我可以不要出庭嗎?本文將分別從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向各位說明!
Thumbnail
為了避免檢察官在偵查階段有判斷錯誤,刑事訴訟法設計了再議制度,讓高等檢察署檢察官來審查不起訴處分有沒有錯誤,那如果再議失敗了呢?法律另外設計了一層檢討機制─交付審判制度,讓法院直接介入來判斷!一起來看本文的說明吧!
Thumbnail
為了避免檢察官在偵查階段有判斷錯誤,刑事訴訟法設計了再議制度,讓高等檢察署檢察官來審查不起訴處分有沒有錯誤,那如果再議失敗了呢?法律另外設計了一層檢討機制─交付審判制度,讓法院直接介入來判斷!一起來看本文的說明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