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辯論程序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北地檢署偵辦一起過失傷害案件,今年3月間傳喚陳姓證人出庭,但陳收到傳票後無正當理由不到地檢署接受訊問,檢察官向法院聲請裁定科以罰鍰,台北地方法院裁定,陳姓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裁定罰鍰8000元。可抗告。

https://www.istockphoto.com

https://www.istockphoto.com


被告或被上訴人不到庭有何後果?

在民事訴訟審理的過程中,若當事人之一方(一造)沒有到場,為避免延誤訴訟的進度,到場的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的規定,向法院聲請「一造辯論判決」

法院此時可以僅靠到場當事人的說詞跟之前的調查結果,作為判決的依據。雖然法院的判斷依據包含過去的調查結果,但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規定,當事人如已受合法的通知而仍未到場,可能會被視為承認他造主張的事實。

所以往往在民事訴訟上一旦適用「一造辯論」程序,可能對缺席的一方造成很大的影響。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1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不到場之當事人,經再次通知而仍不到場者,並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2前項規定,於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言詞辯論期日,共同訴訟人中一人到場時,亦適用之。

3如以前已為辯論或證據調查或未到場人有準備書狀之陳述者,為前項判決時,應斟酌之;未到場人以前聲明證據,其必要者,並應調查之。

白話解釋

第1項

「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不到場之當事人,經再次通知而仍不到場者,並得依職權由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即一造辯論判決,

有到庭的一造可以請求法院仍行辯論進而判決,或在二次通知仍不到庭後由法院職權進行一造辯論。(但要注意的是這並不表示缺席的那造就一定會敗訴!)

第3項

被告於官司進行期間都不出庭應訴,但是有寫答辯狀,法官為判決時仍必須斟酌其答辯狀所為的陳述,不可以因為其不到庭,而不理會其所提的訴狀。

https://www.istockphoto.com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小結

但就刑事案件而言,基於聽審原則、直接審理原則下,原則上是不允許被告缺席的情況下進行審判進而下判決的。

刑事訴訟法第281條第1項規定:「審判期日,除有特別規定外,被告不到庭者,不得審判。」如果違反時,依照同法第379條第6款規定屬於判決當然違背法令,其理自明。

avatar-img
175會員
492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聞報導:三名男子帶著大字報以及雞蛋,至債務人任職的公司,祭出站崗叫囂討債戰術,以為法律莫可奈何;但台北地方法院審理認為,他們的行為已造成顧客及店家的心理壓力,致店家無法營業,已涉及「強制罪」,且合議庭認為,這類游走法律邊緣的討債行為,危害社會秩序甚鉅,遂將三被告各處六個月徒刑。 刑法第304條
勞工體檢分3種,新進員工的「體格檢查」、在職勞工的「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場所應該實施的「特殊健康檢查」。 1.體格檢查 附表九 一般體格檢查、健康檢查項目表.PDF(檢查紀錄至少保存七年) 2.健康檢查 附表十一 勞工一般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PDF(檢查紀錄至少保存七年) 3.特殊健康
前言 勞基法第2條第4款『平均工資』定義,係屬『日平均工資』之意。 勞基法施行細則對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並無定義。 勞基法施行之初,前主管機關內政部曾於74年函釋:『一個月平均工資,係指日平均工資乘以30所得之數額』。 惟該函執行以來,迭有反映有欠合理,因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之總日數,
原有薪資是勞保給付職業傷害(病)補償費。 原領工資係是雇主補償費用之標準。 條件成就可以抵充。 何謂「原有薪資」? 係指勞工原獲得之全部薪資。被保險人如符合請領傷病給付要件,有關其給付之發給標準,應依同條例第35及第36條規定辦理。 《內政部71年5月14日臺內社字第81300號函》
曾獲第56屆金馬獎指定貴賓禮品,網路火紅蛋捲品牌「海邊走走」游姓創辦人遭爆,指示公司不知情會計師,將劉姓員工勞健保三合一申報表虛填不實投保薪資,向勞保局「以多報少」,以此讓公司減少勞保費及降低勞工退休金提繳金。 士林地院審結,依詐欺得利罪處有期徒刑5月、緩刑2年、可易科罰金。 為什麼要以多報少
「北港香爐眾人插」這句台語俗諺,意在指出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之意,而且自知名小說家李昂出版「北港香爐人人插」一書後,一般人或許並未將全書閱讀完畢,但街談巷語之間更蔚為諷刺女性的代表句,引為女性性生活淫亂之代稱,相關涉訟案件更早自95年間就已出現,為社會所共知共聞,作者李昂也在再版時自序導正,顯見此語已
新聞報導:三名男子帶著大字報以及雞蛋,至債務人任職的公司,祭出站崗叫囂討債戰術,以為法律莫可奈何;但台北地方法院審理認為,他們的行為已造成顧客及店家的心理壓力,致店家無法營業,已涉及「強制罪」,且合議庭認為,這類游走法律邊緣的討債行為,危害社會秩序甚鉅,遂將三被告各處六個月徒刑。 刑法第304條
勞工體檢分3種,新進員工的「體格檢查」、在職勞工的「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場所應該實施的「特殊健康檢查」。 1.體格檢查 附表九 一般體格檢查、健康檢查項目表.PDF(檢查紀錄至少保存七年) 2.健康檢查 附表十一 勞工一般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PDF(檢查紀錄至少保存七年) 3.特殊健康
前言 勞基法第2條第4款『平均工資』定義,係屬『日平均工資』之意。 勞基法施行細則對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並無定義。 勞基法施行之初,前主管機關內政部曾於74年函釋:『一個月平均工資,係指日平均工資乘以30所得之數額』。 惟該函執行以來,迭有反映有欠合理,因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6個月之總日數,
原有薪資是勞保給付職業傷害(病)補償費。 原領工資係是雇主補償費用之標準。 條件成就可以抵充。 何謂「原有薪資」? 係指勞工原獲得之全部薪資。被保險人如符合請領傷病給付要件,有關其給付之發給標準,應依同條例第35及第36條規定辦理。 《內政部71年5月14日臺內社字第81300號函》
曾獲第56屆金馬獎指定貴賓禮品,網路火紅蛋捲品牌「海邊走走」游姓創辦人遭爆,指示公司不知情會計師,將劉姓員工勞健保三合一申報表虛填不實投保薪資,向勞保局「以多報少」,以此讓公司減少勞保費及降低勞工退休金提繳金。 士林地院審結,依詐欺得利罪處有期徒刑5月、緩刑2年、可易科罰金。 為什麼要以多報少
「北港香爐眾人插」這句台語俗諺,意在指出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之意,而且自知名小說家李昂出版「北港香爐人人插」一書後,一般人或許並未將全書閱讀完畢,但街談巷語之間更蔚為諷刺女性的代表句,引為女性性生活淫亂之代稱,相關涉訟案件更早自95年間就已出現,為社會所共知共聞,作者李昂也在再版時自序導正,顯見此語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民訴隨堂P1: 民事訴訟之流程簡介 (一)流程: 1.當事人因某原因事實起糾紛了 2.進行起訴(起訴>法院審查案件符不符合規定>由一個法官進行準備程序跟整理爭點>合議庭三個法官,當事人進行言詞辯論>大約三週後判決出爐) 3.不服判決,上訴二審(高等法院) ps:一審(地方法院)、二審(高院
Thumbnail
法院或地檢署的開庭通知標明日期和時間,但通常不會準時開庭,除非是第一件。這是因為案件安排動態變化,無法預料當事人陳述和證據,且基於尊重不會打斷發言。在現今社會氛圍下,遲到開庭成為必然結果。
壹、簡答題 一、何謂古典非訟事件?此等非訟事件有何共通之特徵?(10%) 二、區分非訟事件與訴訟事件之標準為何?此區分之實益何在?(10%) 三、非訟事件有所謂聲請事件、不真正聲請事件、職權事件,其分類標準何在?請各舉一例說明之。(10%) 四、法院行非訟程序是否有應交錯適用訴訟法理之情形?
Thumbnail
當你收到法院傳票時,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疑惑。無論是否被誣告,都應依法處理。對於傳單所要求,應該配合到庭接受調查,並且可以請專業律師協助應對。若需去外縣市開庭,可以申請移轉管轄至居住所地的法院。需更多資訊,請免費諮詢。
Thumbnail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無法出席已定開庭日期,可以向法院請假。需提前通知書記官並提交書面請假聲請,附上正當理由和證明文件(如醫療證明)。若法官同意,將重新安排開庭日期。
Thumbnail
介紹完第三審的規定內容後,按刑事訴訟法的編排順序,本話來到了「抗告」的部分,抗告與上訴一樣都是通常救濟程序,只是請求救濟的標的不同,前者為「法院裁定」,後者則為「法院判決」。而對於裁定的請求救濟,還有「準抗告」,與抗告不同的地方是在於裁定作成的主體不同,準抗告是針對個別法官(如審判長、受命法
Thumbnail
本文討論證人應該出庭的情形,以及遠距開庭的概念。此外,文章也提出了拒絕證言的情形,讓讀者更瞭解自己的權益。這樣可以幫助讀者更瞭解相關的法律程序。
Thumbnail
最近遇到二個民眾不知道的民事訴訟法問題,對民眾權益影響很大但許多人不知道,分享如文。
開完第二庭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法官還是不太清楚原貌,畢竟事情複雜,由於法官要退休故下次是另一個法官接手,我想…是重新開始…,不過也沒差前兩庭也沒有什麼進度,第一庭等了超過兩個月才迎來第二庭,等得很折磨,現在也不知第三庭何時何日……,律師說:「只能等法院通知!」不過就在這庭開完隔天收到另一個
Thumbnail
從2023年三月發生「疫情期間對方說好家裡沒有客人可以帶嬰兒回來結果打開娘家門情況完全相反」事件後, 對方帶著小孩留在娘家不回來開始, 到去年九月對方突然發出法院公文要求離婚調解, 至今天為止一共經歷了三次調解。 中華民國法律規定, 離婚訴訟前必須先經過「雙方到法院上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民訴隨堂P1: 民事訴訟之流程簡介 (一)流程: 1.當事人因某原因事實起糾紛了 2.進行起訴(起訴>法院審查案件符不符合規定>由一個法官進行準備程序跟整理爭點>合議庭三個法官,當事人進行言詞辯論>大約三週後判決出爐) 3.不服判決,上訴二審(高等法院) ps:一審(地方法院)、二審(高院
Thumbnail
法院或地檢署的開庭通知標明日期和時間,但通常不會準時開庭,除非是第一件。這是因為案件安排動態變化,無法預料當事人陳述和證據,且基於尊重不會打斷發言。在現今社會氛圍下,遲到開庭成為必然結果。
壹、簡答題 一、何謂古典非訟事件?此等非訟事件有何共通之特徵?(10%) 二、區分非訟事件與訴訟事件之標準為何?此區分之實益何在?(10%) 三、非訟事件有所謂聲請事件、不真正聲請事件、職權事件,其分類標準何在?請各舉一例說明之。(10%) 四、法院行非訟程序是否有應交錯適用訴訟法理之情形?
Thumbnail
當你收到法院傳票時,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疑惑。無論是否被誣告,都應依法處理。對於傳單所要求,應該配合到庭接受調查,並且可以請專業律師協助應對。若需去外縣市開庭,可以申請移轉管轄至居住所地的法院。需更多資訊,請免費諮詢。
Thumbnail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無法出席已定開庭日期,可以向法院請假。需提前通知書記官並提交書面請假聲請,附上正當理由和證明文件(如醫療證明)。若法官同意,將重新安排開庭日期。
Thumbnail
介紹完第三審的規定內容後,按刑事訴訟法的編排順序,本話來到了「抗告」的部分,抗告與上訴一樣都是通常救濟程序,只是請求救濟的標的不同,前者為「法院裁定」,後者則為「法院判決」。而對於裁定的請求救濟,還有「準抗告」,與抗告不同的地方是在於裁定作成的主體不同,準抗告是針對個別法官(如審判長、受命法
Thumbnail
本文討論證人應該出庭的情形,以及遠距開庭的概念。此外,文章也提出了拒絕證言的情形,讓讀者更瞭解自己的權益。這樣可以幫助讀者更瞭解相關的法律程序。
Thumbnail
最近遇到二個民眾不知道的民事訴訟法問題,對民眾權益影響很大但許多人不知道,分享如文。
開完第二庭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法官還是不太清楚原貌,畢竟事情複雜,由於法官要退休故下次是另一個法官接手,我想…是重新開始…,不過也沒差前兩庭也沒有什麼進度,第一庭等了超過兩個月才迎來第二庭,等得很折磨,現在也不知第三庭何時何日……,律師說:「只能等法院通知!」不過就在這庭開完隔天收到另一個
Thumbnail
從2023年三月發生「疫情期間對方說好家裡沒有客人可以帶嬰兒回來結果打開娘家門情況完全相反」事件後, 對方帶著小孩留在娘家不回來開始, 到去年九月對方突然發出法院公文要求離婚調解, 至今天為止一共經歷了三次調解。 中華民國法律規定, 離婚訴訟前必須先經過「雙方到法院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