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精神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雖然曾經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但他對於夢卻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夢不僅僅是被動地守護著睡眠,避免無意識欲求的騷動,而是具有積極的補償作用,拓展了清醒自我(waking ego)侷限的視野。
榮格認為,意識的自我覺察是相當有限的,焦點外的,或潛意識中的重要內容,往往被忽略錯過了。我們如盲目、倉促的雨中行者,眼前只有無盡蜿蜒的道路,而夢,就像是從高空俯瞰一般,將遺漏的風景,收藏起來。
在榮格派的理論中,夢的補償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夢可以補償自我的暫時性扭曲,也就是說,夢可以摘下自我在白天的防禦面具,看清楚底下潛抑的表情(情結)。
第二種,夢是心靈呈現自身的方式,通常會在偏離個人發展的道路時,出聲喚醒迷途的自我。
第三種補償方式,是藉由夢境中自我認同的改變,而影響清醒自我的結構。夢中的自我與意識中的自我是連結共振的。在這種象徵性的補償作用下,夢宛如夜裡的心靈道場,提供自我的修練成長。通常,自我會在夢中經歷一些挑戰,象徵性地克服之後,自我的蛻變亦會在清醒時,脫蛹而出。
倘若我們在人生的長旅上,如雨中疾行,視野模糊,第一種夢,便是讓我們知道,腳底的傷口是從何而來,那疼痛的根源,在何處埋下?第二種夢,是在我們步上歧途時,如心靈的指南針,呼喊我們尋回自我真正嚮往的道路。而第三種夢,便是讓我們經歷一段全然不同的旅程,以不同的自我,繼續未來的旅程。
“集體潛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包括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集體潛意識和個人潛意識的區別在於: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
榮格曾用海島打了個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於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潛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榮格突出心理結構的整體性,提出“集體潛意識”等概念。他也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次組成:意識(自我)、個人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這和佛洛伊德的說法有所不同。
“個人潛意識”是人格結構的第二層,作用要比意識大。它包括一切被遺忘的記憶、 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夢和幻想等。榮格認為個人潛意識的內容是情結。情結往往具有情緒色彩,是一組一組被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潛意識叢,如戀父情結、批評情結、權力情結等。
個體潛意識是一個容器,蘊含和容納著所有與意識的個體化機能不相一致的心靈活動和種種曾經一時是意識經驗,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到壓抑或遭到忽視的內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懸而未決的問題、人際間衝突和道德焦慮等等。還有一些經驗,它們與人們不甚相干或顯得無足輕重,由於本身強度太弱,當人們經歷它們時達不到意識層,或者不能留駐在意識之中,因而都被貯藏在個體潛意識裡。
“集體潛意識”是榮格理論中最大膽的、最神秘的、並引起最大爭議的概念。集體潛意識反映了人類在以往的歷史演化進程中的集體經驗,或者用榮格本人的話來說 :它是一種不可計數的千百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成績,一種每以實際僅僅增加極小極少變化和差異的史前社會生活經驗的回聲”(榮格1928,第162頁)不僅全部人類歷史的各個片斷能在集體潛意識中找到,而且進化為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或動物祖先的蹤跡,也能在集體潛意識中發現。既然集體潛意識產生於全人類具有的、或一直都具有的共同經驗,那麼集體潛意識的內容對於一切人類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從任何一種有關於個人的東西中分離出來的,是全人類普遍所具有的,因此它的內容到處都能找到’(榮格1917/1953,第66頁)。
“人格面具”指人在公共場合中表現出來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於表現對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會認可。人格面具能夠使人在社會中獲益,但過分關注人格面具必然要犧牲人格結構中的其他部分,從而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陰影”(shadow)是人的心靈中遺傳下來的最黑暗隱秘、最深層的邪惡傾向。它尋求向外部投射。但它的本性卻是生命力、自發性和創造性的源泉。
“自性”(self)它是集體潛意識的核心。其作用是協調人格的各組成部分,使之達到整合、統一,即自我實現。榮格認為這是人性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阿尼瑪與阿尼瑪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是我們必須扮演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這個角色是由他們的自然性別所決定。但是榮格同意Freud、Adler、以及其它學者的觀點,認為我們生而具有雙重性別。
當我們以胎兒身份開始我們的生命之時,我們沒有性器官的差別,僅僅逐步的受到荷爾蒙的影響,而發展成男性和女性。同樣地,當我們以嬰兒開始我們的世間生命之時,在外人感覺既非男性亦非女性。
幾乎是立即的 — — 當那些粉紅色和藍色贈品發生時,我們才會受到社會所帶來的影響,而它將逐步將我們塑造成男人和女人。在所有社會中,對於男人和女人的期望都不同。這些期望通常根據性別所扮演不同繁殖角色來決定,但常常包含許多傳統細節。在我們今日社會裡,仍然殘存這些傳統期望。
女人仍然被期望更具禮儀而少好鬥;男人依舊被期許更強悍而忽視生活中的情感面。但榮格認為這些期許意味著我們只培養自己潛能的一半。“阿尼瑪”(Anima)是表現出男性集體潛意識的女方;阿尼姆斯(Animus)是表現出女性集體潛意識的男方。
榮格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在建構夢的理論並研究解夢的技巧,而且大力提倡解夢在臨床上的應用。榮格學派認為,成熟細膩的解夢,可以協助診斷及後續臨床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