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自殺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社會中持續發生的現象。但大部分人都認為自殺是個人的行為,有關於個人的決定和心理、生理狀態,但卻尚未有人真正將這個問題和群體、社會連結。

社會學三大奠基人 — -馬克思、韋伯、涂爾幹之中其中一位將這個議題用社會學的角度看。他是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涂爾幹的學術著作涉及分工、自殺、教育、法律、道德、職業團體等眾多領域。而從核心關懷來說,他終生關注的問題都離不開「社會團結」(social solidarity) 或「社會整合」(social intergratation)這條主線。在一個充滿動盪且發生劇變的時代,涂爾幹不斷思考社會的秩序與失序,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1897年他發行的<<自殺論>>中,探討的不是心理角度的自殺原因而是自殺率和社會因素連結。他收集歐洲各國的自殺數據。他不認同自殺的人單純只因為生活貧窮與精神衰弱 — — 更不是缺乏生涯規劃 — — 因為在繁榮的地帶、科技倡明的城市,人依然會自殺。涂爾幹發現自殺的人與社會整合的強弱之間有連帶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越薄弱,就越容易自殺。他分析尋找之中的因果關係。再運用大量的的數據資料,不同職業、地區、宗教、時期人們自殺率的基礎上,分析出三種自殺型種類。

raw-image

第一種是利己型的自殺,做出利己型自殺(egoistic suicide)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自殺。涂爾幹指出這是社會整合成度過弱時會出現的現象。但死了後還有自己的利益嗎? 人類是居於獅虎等猛獸,與老鼠兔子等繁殖率高的動物之间,所以人是社会性動物,透过合群互惠、智力来求生。人一旦與他人隔離,孤立於社会之外,便容易產生内在的分化,例如自卑、憂郁。這些人自殺的理由是因為覺得孤立、孤單、疏遠受不了而最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還有些極端的教徒自殺是因為要回歸天國。

第二種是利他型的自殺(Altruistic Suicide),這種自殺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二戰時日本人的神風特攻隊,是社會整合程度太高的現象。人們為了國家而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甚至覺得非常光榮。以及近幾年的ISIS的自殺炸彈客、911事件的飛機駕駛人員皆是這種自殺的例子。這些自殺大多皆是類似殉道。自殺的人大多是有類似信仰的信念而做出自我了結生命的舉動。

第三種是失範型自殺(Anomic Suicide)。這種自殺大多發生在社會或人經歷了重大事件、天災人禍、離婚、失業時,無法在理性的思考事情而充做出的行動。如金融海嘯時香港人大批的因生存壓力而自殺。921大地震時大批難民因為妻離子散、親人死亡、房屋財產的喪失而產生了自殺潮。

最後一種是宿命型自殺(Fatalistic Suicide),意思是覺得自己已無法改變生命、被宿命壓倒了而選擇自我了結。這種自殺例子是奴隸。涂爾幹並沒有詳細地說明這一個類型的自殺。

而我讀完仍一直想到底自殺是個人的事還是社會的事。我想不太到到底社會是怎麼樣的存在。我想一個人自殺最多影響到他身邊的社群團體、家人,那對社會有影響嗎?

但我確實覺得自殺跟社會拖不了關係,我看過、聽過許多自殺的案例都是因社會對待他們的方式,如同性戀、許多學生因被逼迫讀書而自殺、社會弱勢、人們被標籤化而心理壓力太大選擇自殺、悲觀蔓延、「不問過程,只計結果。」的工作模式、盲目追求身份、溝通模式改變,關係更疏離等等。現在不應該再把造成自殺的原因都認為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應正視他和整個社會的關聯,找出關聯,讓自殺率降低,不是只是保護他人,更是在保護自己、保護我們的下一代。

raw-image

參考文獻:

1《自殺論》 涂爾幹 著 五南出版社 出版 (2013)

2.《自殺論》(法)埃米爾˙迪爾凱姆 著 商務印書館 出版(2009)

3. 無睡意哲學/17.10.2016涂爾幹:自殺論 — EP48 張恩源 著

4. 無睡意哲學/涂爾幹:從社會學看自殺 (11/15) 01哲學團隊 著

5. 端傳媒/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為何尋死?從涂爾幹到90後的詮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iihhhh的隨想/讀書心得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2023/11/02
1899年,佛洛伊德出版了”夢的解析”一書。他說,夢是通往無意識(unconscious)的康莊大道(royal road)。佛洛伊德眼中,夢是一種心理現象(相對於純粹的生理現象),它用種種的假象來滿足內心黑暗的欲求,保護睡眠不被這些拉扯的自我焦慮所干擾。夢的角色,在佛洛伊德”本我(id)、自我
Thumbnail
2023/11/02
1899年,佛洛伊德出版了”夢的解析”一書。他說,夢是通往無意識(unconscious)的康莊大道(royal road)。佛洛伊德眼中,夢是一種心理現象(相對於純粹的生理現象),它用種種的假象來滿足內心黑暗的欲求,保護睡眠不被這些拉扯的自我焦慮所干擾。夢的角色,在佛洛伊德”本我(id)、自我
Thumbnail
2023/11/02
未來的世界,沒有語言隔閡。那時候,翻譯這個行業已經完全被資訊科技所取代。人們也不再需要實質的張開嘴巴溝通,思考時,腦類的 inner voice利用腦波傳送出去即可,人工智慧會即刻翻譯成聽話者的母語。人跟人之間,已經再也沒有語言的隔閡。 巴別塔,混亂之塔已倒塌。 大學期間,我跟他個別的專業分別是
Thumbnail
2023/11/02
未來的世界,沒有語言隔閡。那時候,翻譯這個行業已經完全被資訊科技所取代。人們也不再需要實質的張開嘴巴溝通,思考時,腦類的 inner voice利用腦波傳送出去即可,人工智慧會即刻翻譯成聽話者的母語。人跟人之間,已經再也沒有語言的隔閡。 巴別塔,混亂之塔已倒塌。 大學期間,我跟他個別的專業分別是
Thumbnail
2023/11/02
另一位精神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雖然曾經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但他對於夢卻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夢不僅僅是被動地守護著睡眠,避免無意識欲求的騷動,而是具有積極的補償作用,拓展了清醒自我(waking ego)侷限的視野。 榮格認為,意識的自我覺察是相當有限的,焦點外的,或潛意識中的重要內容,往
Thumbnail
2023/11/02
另一位精神心理學大師榮格(Jung),雖然曾經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但他對於夢卻有不同的理解。他認為夢不僅僅是被動地守護著睡眠,避免無意識欲求的騷動,而是具有積極的補償作用,拓展了清醒自我(waking ego)侷限的視野。 榮格認為,意識的自我覺察是相當有限的,焦點外的,或潛意識中的重要內容,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自殺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社會中持續發生的現象。但大部分人都認為自殺是個人的行為,有關於個人的決定和心理、生理狀態,但卻尚未有人真正將這個問題和群體、社會連結。 社會學三大奠基人 — -馬克思、韋伯、涂爾幹之中其中一位將這個議題用社會學的角度看。他是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涂爾幹的學術著作涉
Thumbnail
自殺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社會中持續發生的現象。但大部分人都認為自殺是個人的行為,有關於個人的決定和心理、生理狀態,但卻尚未有人真正將這個問題和群體、社會連結。 社會學三大奠基人 — -馬克思、韋伯、涂爾幹之中其中一位將這個議題用社會學的角度看。他是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涂爾幹的學術著作涉
Thumbnail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Thumbnail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Thumbnail
天使姊說,看到許多臉友不想活了,我想也許跟經濟有關吧,疫情戰爭都會影響經濟,進而影響生計,然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失和,當然這只是大方向的社會現況推論而已。
Thumbnail
天使姊說,看到許多臉友不想活了,我想也許跟經濟有關吧,疫情戰爭都會影響經濟,進而影響生計,然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失和,當然這只是大方向的社會現況推論而已。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自殺本身不是疾病,不是單一疾病的證明,是「生物(B)-心理(P)-社會(S)-環境(E)」交錯影響的結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也說明了臨床上在精神科醫院急診與身心科門診的自殺樣態。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大家理解自殺,不要將所有自殺舉動歸咎於個案罹患憂鬱症。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自殺本身不是疾病,不是單一疾病的證明,是「生物(B)-心理(P)-社會(S)-環境(E)」交錯影響的結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也說明了臨床上在精神科醫院急診與身心科門診的自殺樣態。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大家理解自殺,不要將所有自殺舉動歸咎於個案罹患憂鬱症。
Thumbnail
有些人選擇生存,是因為畏懼死亡;然而有些人選擇死亡,是因為他們恐懼生命。
Thumbnail
有些人選擇生存,是因為畏懼死亡;然而有些人選擇死亡,是因為他們恐懼生命。
Thumbnail
古典社會學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於1897年提出«自殺論»,在社會學界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若用以探究一生曾經五次嘗試輕生,最終也以投河自盡為寫下人生句點的太宰治,最是適合。
Thumbnail
古典社會學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於1897年提出«自殺論»,在社會學界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若用以探究一生曾經五次嘗試輕生,最終也以投河自盡為寫下人生句點的太宰治,最是適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