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中我特別喜歡作家百田尚樹的作品。《永遠的0》我哭到不行,還買了新版收藏;《24號的奇蹟》小開本裡面收錄幾則發生在聖誕時節的溫馨故事,私心認為很適合作為耶誕禮物,應景又小巧。其餘有被翻譯中文版的我幾乎都有收藏。百田的寫作風格很豐富,沈重、感動、搞笑、嚴肅都能成功駕馭,是我為數不多會因作者名字而收藏的對象。
《販賣夢想的男人》一反以往讀者習以為常,由編輯根據專業,陪同作者完成出版大事實現夢想的套路,改以充滿諷刺態度實踐何謂「販賣」他人「夢想」獲取暴利的劇情,深刻剖析出版業不景氣的殘酷現實。
故事中的丸榮社以「共同出版」形式,讓有出版夢的作者必須分擔一部分出版所需成本,實際上支付的金額遠比出版社自行出版價格高昂,換句話說,形同讓作者自掏腰包買下一組ISBN。
會遭這種伎倆正中下懷的人各種身份背景都有:大學畢業後沒能順利進入職場,只靠補教賺取持平收入的年輕人,對自己養育頗有心得的地方媽媽,過度自我中心的打工族普信男,在職場曾經叱吒風雲一口經驗談的中老年人。他們共同特徵在於對寫出來的作品有著異常自信,深信自己的故事肯定能打動跟他們身份處境相同的人。
抱持這種強烈企圖所出版的書,當我在書店工作時也看過幾本。並不是說出版社的操作模式如丸榮社那樣,以暴利的心態想從這些人口袋大撈一筆,而是擁有強烈出版渴望的人,會用相對不主流的設計與浮誇書名包裝自己的書。往往出版的出版社都是名不見經傳,或是一看就知道是專門做這種書的出版社。那通常在市場幾乎是沒有競爭力可言,就算有售出,更多情況是作者自己買來送身邊好友,很難打出同溫層,而小說中正有這樣的情節。
丸榮社總編,也是主角的牛河原,時常利用他的好口才,積極鼓吹這類人將書交給丸榮社出版。種種對白讓人讀了也會不禁大為讚嘆這傢伙太會說話了吧。採取的說法大多是「萬分抱歉是我能力不足,不能為您爭取到更好條件」「、大家都沒眼光,沒看出這本書的潛力」、「您的書是跨時代的前衛之作」、「您的話實在太有說服力了」,人前討好人後嘲笑,被形塑成是奸商也不為過。一些挖鼻屎的行為側寫,讓他在出版業給人的既定印象中顯得格外突兀。不過,也因為這麼衝突的安排,反而迸出新鮮感,再加上一些乍聽之下很有道理的論調,會讓人想一直讀下去。
尤其我正焦頭爛額的論文主題正與出版產業有關,牛河原的論調就像吃了誠實豆沙包,點出產業問題所在,在我看來很是過癮,也對自己能否為既有問題提出什麼建議而感到迷惘,因此,幾乎是萬分贊同也萬分感嘆的心情品味著每句話:
「回過頭想想,值得花一千五百或一千八百塊讀的小說有多少?電視一開,比小說更有趣的節目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連好萊塢花幾百萬美金製作的電影也能免費收看。型男演員搭配美麗女星演出的連續劇,不用錢,搞笑藝人的短劇跟相聲也免花錢。網路上還有YouTube。在這種時代,誰還要出高價買那種沒有影像、沒有音樂,只有『字』的書呢?(148)」
「越是賠錢貨就越看不起暢銷作家。說什麼居然為了多賣幾本書寫出這麼無聊的東西,不然就是寫那種內容還不如封筆好了。平常表面上當然不會這麼說,但幾杯黃湯下肚之後不少蠢蛋就會講出真心話了。但是這群傻瓜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他們的書之所以還能出版,就是因為還有少數暢銷作家啊。正因為有暢銷書,出版社才有餘力出那些賣相不佳的書。賠錢貨看不起暢銷作家,就等於藐視自己的衣食父母嘛⋯⋯(164)」
牛河原在道德上肯定是有瑕疵,故事最後有試圖為他行徑洗白,強調賺取暴利也是會看對象,如果真的是很好的作品,牛河原依然會重拾他編輯身份誠懇地讓這本書順利出版,認認真真在書市上被看見。
看過不少跟出版題材有關的作品,多數營造的都是千篇一律,只要靠奮進拼搏的態度就能感動讀者、感動編輯,試圖在充滿艱困的產業中找回一絲可取價值。那往往是整個產業鍊在生產過程中的起頭與特例,離開故事,我們的心知肚明仍未消散。我會說《販賣夢想的男人》是換種劣質的角度把現實情況勾勒清晰,這種會心一笑的吐槽有時候才更為真實,足以激起共鳴,對於用這種態度去處理寫作者的一廂情願心態與市場無法接軌的現實,讀起來實在很過癮。挺為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