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台語台《大港ê台灣》不負責任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來是想找看公視台語台《派對咖孔明》的播放資訊,看完yt預告片後,逛了一下公視台語台的yt,看到《大港ê台灣》的鹿港篇,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直看下去,把整系列10集看完,真好看,主持人張耀仁雖然是演員出身,不過台語口條還算順暢,不會令我反感,很多年輕藝人或油土伯講的台語都讓我聽了就想哭,張耀仁算是中規中矩,語調樸實,不會刻意去裝出一種台語腔調,而是流露出一種自然的語感,雖然沒有老一輩藝人那種渾然天成的表演語感,很討人喜歡,但就在國語霸權環境長大的年輕人而言,張耀仁的語氣口條才是自然,他對台語的熟悉沒有那一輩人那麼深入到身體骨內部,所以也沒必要像老一輩藝人那樣花俏的講台語,自曝其短,像菜阿嘎那種台語明明不行卻刻意裝腔作勢的台語腔調就讓我聽得很倒彈,一點都不自然。

查了一下,本片有入圍第58屆金鐘獎自然科學及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不過沒得獎,但也不意外,因為得獎的是陳明章與蕭詩偉主持的《聽!台灣在唱歌》,要打敗這師徒太難吧。

但我覺得《大港ê台灣》真正強的在於節目在行走地方時的歷史視角與在地聲音呈現方式。台灣人文地理的行腳節目看得很多,但大部分偏向某個層面的特寫,如產業的體驗,老師傅的經驗,在地的習俗,較缺乏大的歷史人文脈絡視角,本片結合歷史紀錄片的清楚大脈絡去鋪陳台灣台灣幾個大港口的歷史演變,但呈現在地人文地理細節時,則由在地人主導,主持人比較像是在串場,節目把主題大架構框定好了,細節就讓在地人去展現。節目製作組在節目結構與主軸設定上是主動的,但在血肉細節上的詮釋則是由在地人完成,弱化主持人的功能反而是恰如其份。

不過最值得稱讚的是《大港ê台灣》的主題,台灣作為一個海島,港口不只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而且在台灣歷史上更扮演重要的角色,港口就是瞭解台灣移民史的起點,也是台灣連結世界歷史的節點,找尋台灣海港的歷史等於在呈現台灣的近代史。想出製作這個節目主題真得很厲害,沒有深厚的人文歷史素養是想不到這樣做節目的。

這系列介紹了十個知名港口,最有感是台南內風倒海的舊時港口,以及淡水八里雙港這兩集,大學時常騎車在北門麻豆學甲各景點吃吃喝玩耍,即使出社會回台南偶爾也會租車去那邊走走散散心,而八里跟淡水則是現在騎腳踏車最常行踏的地方,應該節目中我最熟悉的地方,幾年前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個週末都會從三重騎腳踏車去八里或淡水踅。

不過看起來有要做第二季,希望下一季能做到我的老家東港,雖然現在我只有每年掃墓會回東港,現在最熟的是公墓與亂葬崗複雜的道路,對東港的記憶越來越淡薄,也二十幾年沒去看過燒王船,出社會後還真沒去看過,但東港不只是有黑鮪魚,還有很多其他人文歷史可以談。


avatar-img
89會員
137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蒼鷺與少年》上映前完全沒有宣傳片與劇情介紹,僅靠一張海報做宣傳,相當大膽,不過作為宮崎駿第N次告別作,其實新聞還是很有賣點,八十幾歲的宮老出來講個幾句話,掛上吉卜力的招牌,就夠了。 不過併購案新聞出來後,這種行銷策略就顯得更很有道理
本劇改編自漫畫,我原本也沒看過原作,會想看是因為看到新聞有介紹西野七瀨,劇情介紹得很有趣,然後編劇是《重啟人生》的笨蛋節奏,所以很想看,不過是DMM TV的,台灣的平台好像沒上,就去找字幕組的來看,然後一看就成主顧,趁等新集數上架時還去找漫畫來看,內容實在是直接精準命中我的電波。
近來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快速發展,為全球帶了一股衝擊性的產業變革力量,其強大的內容生成能力可有效地支援內容創作者的工作,甚至取代創作者本身。AI取代人類工作的趨勢正快速發展中...
本書改編自作者的碩士論文,不過不用擔心,沒有論文那種標準制式書寫格式與精準又沈悶的論述文字,書中用語輕快活撥,很容易閱讀,是本適合大眾看的書,書中沒有論文常見的艱深術語與理論探討。相信作者在改寫過程中花了很多力氣修改書籍架構與文字用語,很多由碩士論文改編的書籍仍然會充滿濃濃學術氣息。
看《台語解放記事》這本書的過程時滿有感觸,一方面是剛看完《【東歐百年史】共同體的神話》,該書講的中東歐族群與語言複雜糾結的歷史,常常讓我對照起台灣情形,也可以跟本書討論各種議題相對照,另一方面讀本書時,更加喚起了我過去的經驗。
我是在聽公視台語台podcast時聽到這本書的介紹,作者用著很流利的台語與主持人介紹這本書撰寫的目的與過程,覺得很有趣就下單買回來看,隔了幾個禮拜後想到就翻出這本書來看,一看驚為天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料理文化好書。
《蒼鷺與少年》上映前完全沒有宣傳片與劇情介紹,僅靠一張海報做宣傳,相當大膽,不過作為宮崎駿第N次告別作,其實新聞還是很有賣點,八十幾歲的宮老出來講個幾句話,掛上吉卜力的招牌,就夠了。 不過併購案新聞出來後,這種行銷策略就顯得更很有道理
本劇改編自漫畫,我原本也沒看過原作,會想看是因為看到新聞有介紹西野七瀨,劇情介紹得很有趣,然後編劇是《重啟人生》的笨蛋節奏,所以很想看,不過是DMM TV的,台灣的平台好像沒上,就去找字幕組的來看,然後一看就成主顧,趁等新集數上架時還去找漫畫來看,內容實在是直接精準命中我的電波。
近來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快速發展,為全球帶了一股衝擊性的產業變革力量,其強大的內容生成能力可有效地支援內容創作者的工作,甚至取代創作者本身。AI取代人類工作的趨勢正快速發展中...
本書改編自作者的碩士論文,不過不用擔心,沒有論文那種標準制式書寫格式與精準又沈悶的論述文字,書中用語輕快活撥,很容易閱讀,是本適合大眾看的書,書中沒有論文常見的艱深術語與理論探討。相信作者在改寫過程中花了很多力氣修改書籍架構與文字用語,很多由碩士論文改編的書籍仍然會充滿濃濃學術氣息。
看《台語解放記事》這本書的過程時滿有感觸,一方面是剛看完《【東歐百年史】共同體的神話》,該書講的中東歐族群與語言複雜糾結的歷史,常常讓我對照起台灣情形,也可以跟本書討論各種議題相對照,另一方面讀本書時,更加喚起了我過去的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剛才,收到江冠明兄攝製都蘭灣風光的影片,在這部短影片中,優雅的配樂回流其間,給予觀者在眼界和聽覺的享受,就我看來,這部影片不愧是出自資深紀錄片導演的英才之作。   當然,在此,更需要提及的是,他隻身來到台東拚創事業的歷程,「……十幾年前落腳海岸邊,創立PASA廚房,成立民宿……」,我認為這個帶有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內容精要:第一場演講回顧;會計法:我人生中的轉捩點;He is an angry young man.;如何拿印章搶銀行?;如何將錢洗進中國?;國健署菸捐貪污案;兩大黨都跳票的國會聽證調查改革;建立一支對抗金權惡魔的戰鬥團隊;公平正義、改變臺灣。
Thumbnail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剛才,收到江冠明兄攝製都蘭灣風光的影片,在這部短影片中,優雅的配樂回流其間,給予觀者在眼界和聽覺的享受,就我看來,這部影片不愧是出自資深紀錄片導演的英才之作。   當然,在此,更需要提及的是,他隻身來到台東拚創事業的歷程,「……十幾年前落腳海岸邊,創立PASA廚房,成立民宿……」,我認為這個帶有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內容精要:第一場演講回顧;會計法:我人生中的轉捩點;He is an angry young man.;如何拿印章搶銀行?;如何將錢洗進中國?;國健署菸捐貪污案;兩大黨都跳票的國會聽證調查改革;建立一支對抗金權惡魔的戰鬥團隊;公平正義、改變臺灣。
Thumbnail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