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愛的孩子|不是童話的童年#1

更新於 2024/11/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總是不斷提醒自己不可能被愛的人生會是甚麼模樣?


「媽媽,擁抱是甚麼?」年幼的我問了媽媽這個問題。
「就是這樣。」媽媽伸出手抱了我一下。
「感覺有點奇怪。」心理暖暖的卻同時有點尷尬。
「太肉麻了,我們家不會這樣。」
這是我少數被媽媽擁抱的記憶,似乎亞洲的家長大多都不太透過給予擁抱、親吻去表達愛。第一次聽到同學會在上學的時候跟媽媽擁抱道別的時候非常震驚,小時候的觀念認為這些事是肉麻且不必要的,當年齡漸長知道了其他家庭的模式也並沒有悵然若失的感覺,僵化的家庭習慣並沒有帶來太多不便,但似乎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我無法確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並不是說因為沒有擁抱而無法去愛,而是在成長過程中我沒有辦法從生活經驗上學習到甚麼是「愛一個人」的方式。


「媽媽愛我的話會因為不開心就把我丟在家好幾個月嗎?」
「爸爸愛我的話會犯法給我破碎的家庭嗎?」
「阿公愛我的話會觸摸我的臀部嗎?」
「阿嬤愛我的話會阻止我通報家暴嗎?」
類似的事件多到無法細數,帶著許多疑問我變成了大人,到了也得多少承擔家庭責任的年紀,我想愛逐漸年老的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去愛。


裝作那些傷痛都不存在,假扮成一個孝順的女兒、孫女,如此渡過了幾年,然而每次相處都是一次煎熬,我不知道如何去愛,不知道如何去淡化那些傷疤,可我卻同時放不下那個我曾經生活過的陰暗角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勇氣小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好努力想變得很更好,但為什麼卻總是對自己失望。」 小羊總是不自覺地傳達這樣的訊息,無論是因為疾病的惡化、他人的謊言、自己給自己承擔的責任,小羊面對一切不如意總是在自責。
「我好努力想變得很更好,但為什麼卻總是對自己失望。」 小羊總是不自覺地傳達這樣的訊息,無論是因為疾病的惡化、他人的謊言、自己給自己承擔的責任,小羊面對一切不如意總是在自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我記憶中家人之間的互動很淡漠,不是冷漠無情那種,是有感情的,但清淡的。唯一的例外就是我媽,她絕對是一個毫無邊界感的媽媽。 別誤會我,她毫無疑問是好母親,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用盡了一切力量養育我成人,我非常感謝我媽為我的付出。但是,她仍然是一個相當不好相處的人,她不尊重子女隱私,常使用「我都是為你好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每次見阿嬤,我幾乎都會環著她的肩,叫她一聲阿嬤。 一開始其實有點不習慣,我出生的家庭滿保守,長大之後很少會有親密的肢體動作,連愛幾乎都不會說出口。記憶中最後一次抱著媽媽大概是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沒睡飽,閉著眼睛站在床上,媽媽會把我抱到廁所門口,讓我去刷牙洗臉,這個習慣持續
Thumbnail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我記憶中家人之間的互動很淡漠,不是冷漠無情那種,是有感情的,但清淡的。唯一的例外就是我媽,她絕對是一個毫無邊界感的媽媽。 別誤會我,她毫無疑問是好母親,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用盡了一切力量養育我成人,我非常感謝我媽為我的付出。但是,她仍然是一個相當不好相處的人,她不尊重子女隱私,常使用「我都是為你好
Thumbnail
有段時間,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她是我的母親,我是她的女兒,我不是她的拯救者,我也救不了她。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小孩一直被媽媽照顧,覺得媽媽愛我,這種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什麼時候會改變,小孩反過來愛媽媽、照顧媽媽呢?這是個很奇妙的轉折點。   兒女對於媽媽的「愛」應該不是本系列定義的嚴格的、「真正」的「愛」,比較是: 「回報」—知道媽媽對我很好; 「分擔」—她很辛苦; 「憐惜」—覺得她需要人家的照顧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每次見阿嬤,我幾乎都會環著她的肩,叫她一聲阿嬤。 一開始其實有點不習慣,我出生的家庭滿保守,長大之後很少會有親密的肢體動作,連愛幾乎都不會說出口。記憶中最後一次抱著媽媽大概是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沒睡飽,閉著眼睛站在床上,媽媽會把我抱到廁所門口,讓我去刷牙洗臉,這個習慣持續
Thumbnail
請問你曾接收到孩子給你的愛嗎?  請問你一回家,小孩看到你的反應是什麼? 你說,以前孩子會上前抱,現在孩子大了,連頭都不抬一下。 難道長大之後,孩子對你的愛就減少了嗎?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