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Cage 追尋聲音的最終章 — 《4’33”》(大師結尾之作系列II)

2023/11/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4’33”》並不是單獨的樂章,⽽是John Cage追尋音樂本質的旅程最終章,他窮盡一生力量,試圖讓聽眾理解到——音樂的本質並不在於聲⾳本身,⽽在於聆聽。


I dont need sound to talk to me. 1
— John Cage
前言

John Cage在⼀席討論關於 “Silence” 的訪談中,曾經如此敘述他與聲音的關係,他以⼀般俗稱的「音樂」和⾞水⾺龍的「街道之聲」兩者相比,形容前者就像他人正在與他談話,敘述感情、想法等;反之後者只是⼀種純粹的存在2

觀其⼀⽣創作與生活歷程,可以看出John Cage從相當早期就開始探索⾳樂與聲音的本質,高中時,他以畢業⽣代表的⾝份,在典禮上致詞,其中⼀段就提到他對於靜默與聆聽的看法——” By being hushed and silent, we sh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hear what people think.”。數⼗載過去,John Cage不斷地嘗試各種樂曲,試圖體現聲⾳的真實樣貌,終於在1952年發表了他⼀⽣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4分33秒》。

本⽂將概略介紹 John Cage ⼀生的創作歷程,並解析《4分33秒》 的創作核⼼與其永不磨滅的藝術價值。


追尋聲⾳ — JohnCage的⾳樂⼈生

John Cage 於小學四年級開始接觸音樂,學習鋼琴。高中畢業後進入Pomona College就讀神學,兩年後隨即離開學校,到歐洲追尋作家夢,在歐洲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嘗試了建築、繪畫、詩詞、以及⾳樂等多種創作⽅方式,之後在⾳樂啓蒙導師Lazare Levy帶領之下,慢慢接觸到許多當代作曲家如《春之祭》作曲家Igor Stravin-sky、Paul Hindemith,以及當代⾳樂之父—巴哈的作品,並且在西班牙馬約卡島的生活時光中開始嘗試譜曲,⾄此開始了John Cage追尋聲音的旅程。


” In order to write music, you must have a feeling of harmony.”
— Arnold Schoenberg


1931年回到美國後,John仍然嘗試了⼀段時間的繪畫創作,直到兩年後才開始專注在⾳音樂創作上,之後他便在Henry Cowell的推薦下師習 Arnold Schoenberg,他後來說到,⾄此之後「學習和諧」便是他⽣命中很重要的課題。 3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has a spirit that can be released through its sound."
— Oskar Fischinger


1937年至1949年,John與許多舞蹈家合作。在藝術家Oskar Fischinger的啓發之下,開始嘗試運⽤用非正統的器具進⾏行「實驗音樂創作」,如⽇常⽣活物件、⾦屬片等,並進而在1940年發明了「預製鋼琴 Prepared Piano」,運用不同材質的物品,如螺絲釘、⽉木片、湯匙等, 精密設計其放置的位置,讓一台鋼琴可以同時發出不同的聲響,透過這項發明,他只使⽤用一台鋼琴便完成了整齣舞台劇的配樂演奏。1951年,中國經典名著《易經》發行英譯版,John獲得啓發創作了” Music of Changes”,是其「機遇音樂」的代表作,也是影響此種音樂類型相當深遠的著作。

從「和諧」、「實驗⾳樂創作」、「預製鋼琴」到「機遇⾳樂」, 可以看出 John Cage 一路⾛走來的創作脈絡:先從「和諧」開始學習「⾳樂」,如彈奏樂器、譜曲等;進⽽而開始利用非樂器的⼀般物品來探討 「聲⾳」本身,進⾏「實驗⾳樂的創作」;透過鋼琴擴大物品的聲音效果,「預製鋼琴」與鋼琴在彈奏上有顯著的差異,樂器不再只是創造出譜曲音樂,⽽是更多方⾯地創造「聲音」;「預製鋼琴」在有意無意間誘發隨機的聲響,John更進一步地探討聲音誕生的⾃然機率,「機遇⾳樂」破壞⾳樂原有的⾯貌,讓聲音保持原有的生命狀態。

從創造「⾳樂」到創造「⾃然產生的音樂」,最後 John Cage 將創造者的⾓⾊交還給⾃然,靜默之中,誕生了追尋聲音之旅的最終章—— 《4’33”》。


IV. 聽⾒聲音—《4’33”》
“People expect listening to be more then listen.” — John Cage

《4’33”》並不是單獨的樂章,⽽是John Cage追尋音樂本質的旅程最終章,他窮盡一生力量,試圖讓聽眾理解到——音樂的本質並不在於聲⾳本身,⽽在於聆聽

1952年演出過後,⾄今仍有許許多多的演奏家、管弦樂團、甚⾄至是搖滾⿎⼿重新錄製不同版本的《4’33”》 4,從這些不曾重複的演出當中, John Cage成功地使⽤「空⽩」讓世世代代的觀眾從被動轉為主動,化身為樂曲的⼀部分,放下過去的記憶,與演出者⼀同創造出真正屬於當下的全新樂章。蘇格拉底曾言:「真正的技匠,既知道他模仿的是什麼,就會只對真實有興趣,對模仿就沒有興趣。」5 ,John衷其一⽣追尋聲⾳的本質,勇於突破音樂的表象模仿,最後體悟到⽣命才是⾳樂的來源與目的。因此,他⽤《4’33”》在寂靜中訴說著,⼈生是⼀⾸永不停⽌的樂曲,需要你我創造⾃⼰的旋律,他在最後⼀⾴留下休⽌符,讓音樂停⽌,讓⽣命繼續。




V. 附註

註1註2 “John Cage about sil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HnL7aS64Y)

註3 ”After I had been studying with him for two years, Schoenberg said, "In order to write music, you must have a feeling for harmony." I explained to him that I had no feeling for harmony.

He then said that I would always encounter an obstacle, that it would be as though I came to a wall through which I could not pass. I said,' In that case I will devote my life to beating

myhead againstthatwall."—節錄⾃JohnCage1958年的演講“Indeterminacy”(收錄於”Silence: Lectures and Writings”,261⾴頁,John Cage著,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2010)

註4 鋼琴獨奏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2zcLBr_VM) 管弦樂團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YvfEMUJl8 ) 爵⼠⿎重金屬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zI3Ui1Eok)

註5 節錄⾃《來⽣說》,《理想國》卷十,481頁(柏拉圖著,侯健譯,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14)


VI.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 — John Ca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Cage#cite_note-39)
  • 《前衛派⾳音樂始祖 John Cage 約翰 凱基(⼀)簡介&預製鋼琴作品》(http://paulinemu.pixnet.net/blog/post/10929976)




4會員
2內容數
解析不同領域大師的經典作品。透過觀察同時期之作品或其一生創作歷程,帶你一窺經典之作誕生的秘辛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