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____ 選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如果你問過很多人能不能給你未來一些建議,又或對未來感到迷惘,在感情中經常需要他人給予意見,總是問了又問,試了又試,卻依舊迷惘,或許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可以給你一些方向。
生命是好玩、沒有盡頭、一直打造前方道路的設計方案。____ 選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是於2016年出版,是由兩名作者共同寫成,比爾‧柏內特為史丹佛大學設計學程執行總監,戴夫‧埃文斯為史丹佛大學產品設計學程兼任講師、管理顧問、美商藝電共同創始人。
書中提到幾個很常見的問題:
這裡提到的「設計」偏向是一種思維的改變,用設計的角度去打造想要的生活。其中提到「重力問題」的概念,以及「為了解決錯誤問題而浪費自己的時間」,所謂的重力問題,就是自己無法改變或很難改變的問題,而重力問題也經常會與錯誤問題相伴,通常也是最令人糾結,以及絆住人往前進的問題。
例如問不相關的人「你覺得他常常很慢才回訊息是不是不愛我了?」,這問題情境會有很多種,但這種問題有可能就隱含了重力問題,首先對方的行為或習慣,可能不容易因你而改變做法與想法,第二就是這算是個「錯誤問題」,或再正確地說,就是不那麼切中要點,書中教我們要「重擬問題」,或許重擬後可以是問「我是個比較缺乏安全感的人,在這段關係裡也有點沒自信,所以才總是會害怕對方會不愛我,請問有那些方法可以幫我增強自信心?」,這是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知道方法後也可以立即行動,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辦法就是直接與另一半溝通。
如果是無法行動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而是一種情境、一幕場景、一道人生的現實面。____ 選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釐清問題」的議題放在書的前面,也是幫助讀者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有助於接下來對自己生活的檢視。呼應了章節標題從此時此地做起。
作者提供我們一些方法,讓我們可以去檢視自己的生活。檢視的基本層面有以下四種:
其中一個為「儀表板」的方式,將以上四種層面依照自己的感覺來綜合評估。
書中要讀者思考自己的「人生觀」與「工作觀」,然後要將此整合,做到一致性。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妥協,而這個妥協是否會與自己的人生觀或工作觀抵觸?又該妥協到什麼程度?曾聽過一位當過建築師,之後成為牧師的講者分享過,因為他以前工作會被廠商邀約至聲色場所,與廠商關係培養好,或許也可以為自己與公司創造更多收益,但他的原則就是不到聲色場所,所以他都會拒絕,而最後他也選擇離開那份工作,即便是份大家認為前景不錯的工作。
以上例子,即是一個在「工作觀」與「人生觀」整合的過程,如果這兩種價值觀相互衝突,或是模糊,會讓自己過得不開心。
「工作觀」思考的包含為什麼要工作?為了提高生活水平?為社會提供自己的價值?追求成就感?增加社會經歷?隨著年紀與階段的不同,都會改變與調整。
「人生觀」則是什麼是善或惡,好或壞,活著最終想追求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如果是有意義的人生,可以再思考怎樣稱得上有意義,過得快樂才有意義?有人陪伴才有意義?或有人也不特別追求要什麼意義,只想平淡的過日子,認為那就是一種幸福。
愈是清楚這兩種,即便偶爾羨慕他人的生活,也較不容易讓心飄來盪去。你的儀表板對你也會更有參考價值。
書中提到一個寫「好時光日誌」的方法,針對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的人,或知道生活讓自己感到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是哪裡出問題,都可以嘗試寫「好時光日誌」。
方式為檢視一天當中做甚麼事讓自己感到開心或不開心,做什麼事時總是感到無聊,什麼時候最會消耗自己的能量,讓你感到心累,需要留心的線索有:
當然一天當中,總會有不愉快,工作中也會遇到挫折,如果能找出更多讓自己感到有樂趣的事,將此加入生活當中,也能幫助自己沮喪時,能更快走出那樣的情緒。
如果生活每天總是差不多,找不到任何讓自己有心流的事情,那就要去嘗試與行動。書中提供一個畫「心智圖」的方法,找出一個喜歡的大主題,再把相關事物寫下,並找到連結,想到什麼都可以寫下。例如我喜歡靜態的活動,從靜態活動發想往外擴展,至少延伸出三到四層的圈圈,書中有其範例,而以下圖示是我自行構思的心智圖。
因為當前環境變化很快,可能突然被裁員,或是面臨結構性的失業,為自己先規劃三種人生的方案,也可以不讓自己面臨突發事件時,太過於焦慮與驚慌,計畫並不是直接把未來人生給定型,可以先是五年或是十年期的規劃。書中稱此為「我的三種人生版本」:
以上在思考的時候,仍須評估以下幾點:
另外,我想在自信程度的思考中,是需要稍微思考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
有時候沒有辦法往前,是因為擔心害怕「這樣做是對的嗎?」、「如果我選擇B路走,結果會不會更好?」,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靠緊握來放手」,當下有兩種方案,也許都很好,但哪個更接近未來所想要的?有沒有一個內心渴望的最終使命?文章中提到一位優秀的醫學預科生,他最想做的昰未來可以改革健康照護體系,第一個方案是念公共衛生碩士,但擔心未來若不是醫學背景,說話會沒有公信力,無法走上改革的路,第二個方案是花上八到十年取得醫學博士,但必須很久才可能走到改革這條路,最後他選擇第二方案,放棄苦思,因為他內心還是希望最終能改變醫療照護,所謂的握緊,大概就是緊盯著自己內心的最終渴望。
幸福是放掉不需要的東西。____ 選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後面談到了關於失敗這件事,大家都會害怕失敗,好像成功的反面就是失敗,但真正的失敗應該是不作為,只要能從挫敗中學習到經驗,就是在前進的路上。作者認為「失敗是成功的原料」,他提供我們一個方法「失敗重擬」,將原料轉換成實際成長的過程,有以下三個步驟:
※補充
:﹝此表格可以在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官網 下載﹞
書中提到很多觀念上會用到的工具表格,都可以在他們的網站下載。
書中舉了很多人的例子,其中包含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有過的疑問與糾結,很推薦可以去購買或借閱來細讀。另外作者也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留給自己能夠靜下心來的安靜時刻,可以透過禱告、運動、聽音樂,或是到郊外踏青,找到一個能讓自己沉澱下來的方法。
你的追蹤、愛心與贊助,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