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年一階段生涯規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想以這篇文章來分享我生涯規劃的方式。我自己覺得不錯用,因為我現在還是持續的貫徹這個理念和方法。 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規劃我的人生。後來年過30開始覺得自己老了,該替中年危機規劃一下備案,替未來做準備,然後就常常思考這個未來如何規劃的問題。 想想未來,對未來沒什麼想法,就開始回顧過去。有一天我突然想到,為什麼我們出社會之前的人生,好像都是被設計好的?


出生0-3歲 在家

4-6歲 幼稚園

7-12歲 國小

13-15國中

16-18高中

19-22大學

22-24 研究所(或當兵)


如果6*4=24 是學習階段

那24*2=48 48歲剛好是職場的中年危機?

24*3=72 72歲剛好是全球人口平均壽命?

想到這邊我彷彿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的興奮,感覺好像找到了達文西密碼一樣。

如果6*4=24這麼樣的規律,那一個24年,就又可以用每六年細分成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各以春夏秋冬四季變換來解釋,就可以得到一個很有趣的規則。


春天,是一個萬物齊長,尋找生機的時節。

夏天,是繁盛發展的季節。

秋天,是繁盛發展之後收穫的季節。

冬天,是過去三季的總整理,並期待新的一年春天來臨的季節。


每個季節環環相扣,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失去該有的表現,就會影響到下個季節的發展。

我們24歲之前的人生經驗,是否符合這樣的說法呢?

0-6歲上國小之前,我們在春天,就像幼苗一樣的成長。

7-12歲,應該是我們最快樂的國小階段。

13-18歲,國中高中,最辛苦的時候。青春期,升學壓力,努力念書,努力成長。 19-24歲,高中之前沒唸好書,沒考上好大學,好像對於未來下個人生階段就感覺比較沒有底氣,對未來比較惶恐。

我想到這裡,那時就開始以這個概念來往下推測我的人生職場發展。

25-30歲,我是社會新鮮人,開始四處找工作。找我喜歡的工作,找我適合的工作。到處碰壁,到處學習。30歲之前一定要找到,因為企業一般不會喜歡錄用超過30歲而沒有任何經驗或是專長的新鮮人。

31-36歲,這後應該要找到一個適合我的工作,然後持續在這個工作耕耘。

37-42歲,這個階段應該要成為一個主管或是領導階層的人。

43-48歲,準備往人生下個階段發展,也就是為下個24年做準備。


通常48歲這時候,也就有所謂的中年危機了。中年危機的各種問題和原因,大家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各種論述,在這裡就不研究了。總之在這個年齡階段,人通常會處在一個很複雜的環境中(比如家庭、財務、健康、職場等等),一個動作都會導致各種事情互相牽制,導致做任何選擇都很困難。 我開始動手作了一個EXCEL表格,嘗試著把這個表當中的空格填滿。

raw-image




想到這裡,那我49-72歲呢?這時期我要做什麼呢?一般社會說65歲退休,難道我要從24歲畢業後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然後退休之後剩下7年可以活,就這樣過一生了嗎? 如果我現在30歲是個公車司機,那我人生這些表格,是不是就是一路填滿到65歲,然後我人生就這樣了呢? (在此並沒有貶低公車司機這個職位的意思,只是拿一個穩定的職業來讓我自身體會這個表格帶給我的人生藍圖。)

raw-image




一開始我就只有想到這裡,對於48歲之後的人生,我一樣沒有概念。可是我知道我48歲之前,該以怎樣的態度和方向在職場工作。我也知道我需要持續思考我48之後的表格應該如何填寫。 由於我知道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職場,所以我在36歲的時候就到大陸去工作。我認為我應該在職場謀求發展,任何機會都不放過,都要去爭取。可是也因為這次長駐大陸的職場經驗,讓我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在科技業繼續發展下去。所以我就思考以"中年不要就業就不會中年失業"的方向去思考和規劃我48歲以後的人生,透過存股領股利的方式累積被動收入,最後在45歲離開職場。 而我現在的生涯規劃,把人的需求金字塔模型加進來,就變成24-48歲滿足身,45-72歲滿足心,72歲之後滿足靈的設計。 經過兩三年的摸索,我在今年報考輔大哲學系研究所在職專班,希望未來可以成為哲學諮商師,讓我的人生下半場更豐富一些。 所以,我目前48歲,這是我目前的規劃:

raw-image




人生通常一個階段影響下一個階段,就像學生時期沒唸好書,可能接下來找工作就不順利。工作不順利收入不好,就會為錢勞碌、延後退休,然後就莫名其妙過了一生。
要能夠沒唸什麼書,就找到高薪好工作,然後年輕就早早退休開始體驗人生,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希望這個文章能帶給你一些靈感,讓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3/11/09
財務自由後,再來就是把人生活得更豐富,才不枉走一遭,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29會員
470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5/05
美元急跌,臺幣狂升,作者分享因購車需換匯而承受匯損的經驗,並反思匯率波動與理財策略。文章提到臺幣升值速度快,導致心理落差大,如同賭場贏錢後輸回的感受。作者建議做好風險準備與分散投資,並持續觀察匯率變化,等待反彈時機。
Thumbnail
2025/05/05
美元急跌,臺幣狂升,作者分享因購車需換匯而承受匯損的經驗,並反思匯率波動與理財策略。文章提到臺幣升值速度快,導致心理落差大,如同賭場贏錢後輸回的感受。作者建議做好風險準備與分散投資,並持續觀察匯率變化,等待反彈時機。
Thumbnail
2025/05/05
擁有頂樓露臺,可以種菜、烤肉、晒棉被,作者分享這樣的樂趣,卻也反思是否被他人視為炫耀。文章探討「炫富」的定義與觀點差異,強調做自己、與能共鳴的人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05
擁有頂樓露臺,可以種菜、烤肉、晒棉被,作者分享這樣的樂趣,卻也反思是否被他人視為炫耀。文章探討「炫富」的定義與觀點差異,強調做自己、與能共鳴的人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30
在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一些讓人「說不出來哪裡不舒服」的對象。 他們有兩種典型樣貌: 一種是曾經不如我們的魯蛇同學,當年成績吊車尾、存在感低,如今卻開著超跑參加同學會; 另一種是與我們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資歷相仿、能力看似普通,幾年後卻已升上主管、跳槽加薪、走出一條光鮮亮麗的職涯路線。
2025/04/30
在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一些讓人「說不出來哪裡不舒服」的對象。 他們有兩種典型樣貌: 一種是曾經不如我們的魯蛇同學,當年成績吊車尾、存在感低,如今卻開著超跑參加同學會; 另一種是與我們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資歷相仿、能力看似普通,幾年後卻已升上主管、跳槽加薪、走出一條光鮮亮麗的職涯路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三十到四十歲,是人生的「中場休息」時間。對許多人來說,這階段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徬徨、焦慮、迷惘,各種滋味湧上心頭。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小孩的教育費壓得喘不過氣,職場上也面臨著後浪推前浪的壓力,不少人開始懷疑人生,感嘆:「難道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了嗎?」 別慌!人生的劇本,自己可以改寫。
Thumbnail
三十到四十歲,是人生的「中場休息」時間。對許多人來說,這階段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徬徨、焦慮、迷惘,各種滋味湧上心頭。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小孩的教育費壓得喘不過氣,職場上也面臨著後浪推前浪的壓力,不少人開始懷疑人生,感嘆:「難道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了嗎?」 別慌!人生的劇本,自己可以改寫。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之前在社群平台看到一系列圖片,除了讓本咚感到些許幽默之外,也稍有體悟,跟大家做個小小分享: 首先,本咚的第一直覺當然是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吧,每年都重要嗎?從小學一年級一路內卷到60歲??那是要人怎麼活?每一年都必須繃緊神經拚命嗎?這樣怎麼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就好像要拿螢光筆在課本上畫
Thumbnail
之前在社群平台看到一系列圖片,除了讓本咚感到些許幽默之外,也稍有體悟,跟大家做個小小分享: 首先,本咚的第一直覺當然是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吧,每年都重要嗎?從小學一年級一路內卷到60歲??那是要人怎麼活?每一年都必須繃緊神經拚命嗎?這樣怎麼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就好像要拿螢光筆在課本上畫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生命週期是生命靈數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幫助我們了解在不同階段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這裡,我們將簡單介紹如何計算你的生命週期,以及如何理解它們。生命週期通常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出生至30歲)、中期(31至60歲)和晚期(61歲以後)。要計算這些週期。
Thumbnail
生命週期是生命靈數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幫助我們了解在不同階段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這裡,我們將簡單介紹如何計算你的生命週期,以及如何理解它們。生命週期通常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出生至30歲)、中期(31至60歲)和晚期(61歲以後)。要計算這些週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