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光】唯心淨土,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幾天,聽了一位禪師講述佛教"空"的不同解釋,我再加上之前看過的書籍,就做了以下關於"空"的整理。並且說說以前我是怎麼誤解"空"的意義,以及生命的體悟。

空,到底是有,是無,是有無兼備?

空,可以說是有,是虛空,如華藏世界的重重無盡。

空,可以說是無,是緣生緣滅的變易無常。

空,也可以說是有無兼備,是空間的收納,收納的東西是有,空間是無。


拍攝

拍攝


錯誤知見

小時候,對空的誤解,以為這個世間一切皆空,就是什麼都沒有,而落入一種虛無的空虛感,對什麼事物都提不起勁來,總覺得人生既然一切皆是虛幻,那麼追求世間的一切又有何用?

由於錯誤的知見,導致自己內在的空洞,看這個世間就是如此虛假,不管是人、事、物所有一切的存在,都是如夢似幻的,沒有一樣事物能引起我的興趣。

那時的我是消沈的,是悲觀的,是憂愁的,是心有千千結的,愁緒多到自己都承載不了。

進入高中、大學之後,接觸的世界變得寬廣,母親對我的控制變少,我好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就想要飛的小鳥。

於是,我的心開始變化,變得對世界充滿好奇,強烈的求知欲,想要去看看這個世界,想要一探究竟。

但母親的手仍牢牢抓住我,並不想要我展翅高飛,深怕我跌落深谷,她的不安全感總想要抓住子女的心,她的恐懼不斷強加在我身上,讓我變得畏縮與不安。

我漸漸不回家了,一年才久久回去一趟,卻帶著母親滿滿的抱怨,回到租屋處。我變得鬱悶,越來越不開朗,也越來越封閉自己,躲到書堆裡,很少與人互動。


我對家人的感情是極其矛盾的,我想要自由,又放不下他們,我想要讓家人都能開心點,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家總是吵鬧不休,令人窒息。

我一直認為佛法是解脫煩惱,何以精進學佛的母親,卻變得異常暴躁,沒有耐性,整個家就是鬥爭,不吵的時候是冷戰,無止盡的鬥爭,永無寧日。

最後,我逃離了那個家,也放棄了佛法的修學,進入虛無主義的自我放棄,又遇到壞人,被人利用,做了許多傷害他人的事。等我清醒的時候,一切都太遲了。我只能再度躲藏到角落裡,自我懲罰,希望能夠彌補我所做的一切惡事,雖然受到前夫的保護,卻不時被他譏諷與羞辱,失去了自尊與自信。直到離了婚,才真正學會愛自己,做自己。

然而,原生家庭這樣的陰影,依然如影隨形,到了今天,我還是會受到牽引,不知不覺間,進入兩個人意見不合的磁場中,而渾然不覺。就像最近發生的事,我仔細回想整個過程,就是一股無形的力量,讓我想要去調解,結果反而陷入其中,無法脫身。

表面上,是類似職場的誰來作主,但是,我好幾次都是被一種莫名的衝動所牽引,就直接反應,想要緩解兩個人之間的衝突,到了最後,我卻不斷受到負能量的反噬,而我還是沒有意識到只要我繼續在那個位置上,我就完全無法脫身。所以,當我退出那個位置,旁觀者清,就可以做個逍遙自在的人了。

經過了這次的事件,我必須找到自己真正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磁場,會讓我掉進那個情景,也就是佛教說的無明,完全受制於意識的控制,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靜下來,就直接採取行動,最後就是受困其中。

或許從小到大,我在家裡就是這樣,出外求學、工作,我可能也會這樣,只是自己不知道。不像這次是非常強烈意識到,卻無法控制,然後,就身不由己,做出讓自己陷入左右為難的地步。


心滅,罪亦滅

二十年前,有一回,拜水懺時,看到"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終於,我有種找到消除罪業的方法。

然而,我依然感到迷茫,主要是我對佛法的陌生,使我還是經過了十多年的學習,才算是真正明白,真正放下執著,也就從自我懲罰中,解脫出來。

從此以後,我開始深入佛法,希望能夠為我所造作的罪業,得以消除。

這個心滅,不是這顆心沒有了,消失了,而是執著心沒有了。當執著心沒有了,這個罪業也沒有了。但是,並不是說真的就沒有罪業了,可能是重罪輕受,需要遭受到業報,受到種種的苦難,才能真正消除罪業,正因為這顆心不再執著了,也就不會再起無明,造作新業了。

為什麼我得經過十多年,才能真正體悟到這句話的意義,也才能不再執著,消除罪業呢?

佛法的深奧,讓人難以體悟的原因,主要是跟自身的業障有關。當自己的迷霧未消散之前,我們會誤解佛法的道理。

在我未建立正知正見之前,我對世界的理解是一分為二,不是過度追求物質的享樂,就是沈溺在精神世界的層面。

非黑即白,善惡分明。事情都要做到盡善盡美,不容一點瑕疵。總是那麼極端性格的人,我是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所以遇到挫折,就很難復原,就會鑽牛角尖,不讓自己想開點,而是找各種的煩惱來困擾自己。或許別人跌倒了,爬起來,拍拍屁股就繼續往下走,我就會在跌倒的這個事情上,花很多的功夫去想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會跌倒?

不過,也是這樣想弄個清楚,弄個明白的性格,讓我進入佛法的奧妙,就充滿好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想要探索,讓自己對於事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到底怎麼做,才能真正解脫煩惱。

老實說,二十年前,剛接觸中觀思想,緣起性空的自性、無自性這個觀念,就把我搞得一團亂。可是,不斷聞思修,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體證,漸漸地就能體悟出來,就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而不再執著。

二十年後的今天,對我來說,唯識學,那是更加難懂的佛法,也才剛剛入門。

以佛教的觀點,一個人要能進入佛法的體悟,不是靠大腦思維,是需要生活體證的,這個體證也不是想要有,就可以有,往往是需要累積足夠的功德,消除業障,把自己的執著漸漸放下,這樣真正的知見才會進來,才不會被自己的既定觀念所約束,而見不到真實,聽不到真正的法義。

所以,單靠研讀經典是不夠的,念佛、拜懺、誦經、做義工種種佛事,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去精進修行,慢慢就能有所體悟,這顆心就會打開,發現佛法的奧妙,改變自己的觀念。

然後,意識到華藏世界的重重無盡,感受到佛的世界,是如此豐盛而美好的,是永不枯竭的心靈世界,而心嚮往之。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心靈世界呢?這也是我要努力學習的功課。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華藏淨土,是以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為教主,是個具足無量相海功德所莊嚴的妙境。在華藏淨土中,三世諸佛同為一際,一一毛孔中涵容法界,一切境界都是重重無盡,甚深廣大。能體會這種淨土,一剎那就是永恆,微塵裡包含廣大無邊的世界。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首偈語是說我們的心是一座充滿寶藏的靈山,儲蘊著無比豐富的資源,而眾生愚痴,不知道開採自性的寶藏,反而捨本逐末,向外尋找寶物,這是非常可惜的。
那麼,要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心得到快樂自在呢?如何才能讓這個人間成為一片淨土呢?我們信仰佛教的人,應該以自己的信仰來創造心中的「唯心淨土」。因為在唯心淨土裡,人人心中有佛,而且性淨意純,雖然身處地獄,如同在天堂裡一樣的快樂;在唯心淨土裡,燠熱中可以安坐,苦難中也能自在。因此,要讓自己生活在天堂裡,讓世界化為淨土,就應該虔修唯心淨土。
世間的生活中,存有苦樂、有無、順逆、窮通、得失,起伏很大。如何在起伏不定的生活中,調適我們的心境,並將之轉化為唯心淨土呢?在生活中應該做到以下四點:
1.隨遇而安:在生活中能隨遇而安,有也好,無也好,多也好,少也好,甚至光榮也好,羞辱也好,都不會太計較窮通得失、順逆有無,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接受,任何地方都能安住,只要能夠隨遇而安,何處不是淨土?
2.隨緣生活:在唯心淨土裡,或早或晚,或和好人相處,或遇壞人,或在寒冷乃至酷熱的環境中,善與不善的因緣裡,我們都能隨緣生活。
3.隨心自在:在唯心淨土裡,如觀世音菩薩的觀自在一樣,觀人自在,不管與任何人相處都很自在;觀事自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自在;觀境自在,對一切境界都能自在;觀理自在,對一切道理都能通達自在;觀時自在,任何時刻都能自在,安住在唯心淨土的自在中。
4.隨喜而作:在唯心淨土裡工作,每一個人都抱著歡喜、快樂的心情工作,自然安然愉悅,不會苦惱計較。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第三類【教科書】 /043-070佛教叢書(共28冊) /044佛教叢書2 教理(2) /佛教的淨土思想 /p208 第三篇 人間佛教的淨土——唯心、華藏、佛光淨土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756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刺蝟之光-avatar-img
2023/11/12
謝謝你的文章,再度讓我更深刻地體悟何謂「空」!🙏✨我對於虛空的體悟源自《心經》和《金剛經》,其中「不可得」的偈語格外難以捉摸。📖🤔我常常在打坐冥想的時候,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融入觀想,試圖看清自己是否在其中得到了什麼,或者是不可得的境地。🧘‍♂️🤷‍♀️這樣一來,我才發現自己在人生這短暫旅途中,對許多人和事都持有某種得失觀念。🔄例如,我曾經認為我可以從中獲得愛情、友情,或者是心靈上的慰藉,甚至是物質上的犒賞和交換。💖💰然而,佛法卻告訴我們一切法皆不可得,我們實際上無法真正擁有手邊的任何事物,以及所處的場景和整個世界。🚫🌍我們也無法從中獲得任何智慧和見解,若有的話,那麼這是否只是我們自己的執著或者幻想呢?😕🤔不可得並非表示不存在,而是即便擁有了,也無法在其中獲得任何利益。😓其中,不可得的思緒和念頭本身也是不可得的。🌀因此,對我來說,空的體悟意味著從我自己的幻想和執著中解脫出來,不沉迷於表面,而是看透每個事物的內在。😌💫然而,這些內在我們卻無法在其中得到任何東西。🤔如果能夠有所得,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在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執著和慾望的根源呢?🤷‍♂️
星心(Rosema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3
刺蝟之光 信仰的本身不在於宗教,而是體證,用你的生命去驗證,你就會找到心中的永恆,那個不變的真理。不管我說是佛,你說是能量,只要能夠照破無明,解除迷惑,讓我們活得逍遙自在,心靈自由,都是值得去實踐的真理。我從不改變他人的信仰,因為我相信因緣,各有因緣,殊途同歸,只要不入邪教,不受邪師所蠱惑,一切都是善法,都是正法,最後都會找到自己的本源。我用佛陀說過的話回應你,祂說,這世上沒有佛,佛只是一種為了表達所假借的名詞,並非我們所理解的某個東西,祂是真理,是本來就存在的,不會因為佛陀說了什麼,才有了佛,所以佛,也是為了真理,容易被理解,而形成的一個名詞,但也因此容易被誤解,所以,只要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隨其因緣,宗教本身並沒有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不過,當生命中,出現了重大的打擊,有時候,會改變人的宗教信仰。我遇過從基督教轉佛教,佛教轉基督教。生死關是最難克服的,往往面臨人生重大關卡,就是意外,突然的噩運,有的人在佛教得到了解答,就留在佛教,有的人在基督教得到了救贖,就留在基督教,這一切都是因緣。而有的人過不了,就選擇自殺,死亡,這是我認為最可惜的,因為在宗教信仰裡,找不到答案,可以找其他的宗教信仰,或其他的如生命線、觀音線等等,各種社會支援團體,沒有度不了的難關。這也是我為何想要寫作分享我的體悟。或許,在某個因緣裡,剛好看了我的文章,解開了心頭的迷霧,而放下了執著,從痛苦裡解脫,而放下了自殺的念頭。我對吸引力法則,能量轉換,並不是很清楚,這個是否可以解答死亡與自殺的問題?這是我很好奇的地方,願聞其詳。讓我可以更進一步理解現今新的生命思維,如何成為我們的臨終關懷及照顧陪伴的內在支持力量。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65會員
313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3/11/29
由於佛事法會的舉辦,許多來自海內外的人,紛紛來到寺院道場,參與法會盛事,希求人生可以順遂,一切如意。然而,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讓我們少走冤枉路,不再迷惘,所以,這陣子靈感不斷,一直想要好好把個人體證的心得分享。 《了凡四訓》是一部作者親身經歷,說明命運可以改變的書。這本書的內容大致上是說,作者袁了凡
Thumbnail
2023/11/29
由於佛事法會的舉辦,許多來自海內外的人,紛紛來到寺院道場,參與法會盛事,希求人生可以順遂,一切如意。然而,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讓我們少走冤枉路,不再迷惘,所以,這陣子靈感不斷,一直想要好好把個人體證的心得分享。 《了凡四訓》是一部作者親身經歷,說明命運可以改變的書。這本書的內容大致上是說,作者袁了凡
Thumbnail
2023/11/29
這段期間,深刻體悟到:無常到來,接受變化,選擇退讓,逍遙自在,做一個心靈自由人, 我從二月底來到山林,至今九個多月了,短短的時間,因為無常,讓我體悟到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中,也就是所謂虛幻不實的,不是長久的。 然而,在這樣虛幻的世間,以這顆心,找回本自清淨的佛性,不受外境一切變化,而能長保平靜安寧
Thumbnail
2023/11/29
這段期間,深刻體悟到:無常到來,接受變化,選擇退讓,逍遙自在,做一個心靈自由人, 我從二月底來到山林,至今九個多月了,短短的時間,因為無常,讓我體悟到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中,也就是所謂虛幻不實的,不是長久的。 然而,在這樣虛幻的世間,以這顆心,找回本自清淨的佛性,不受外境一切變化,而能長保平靜安寧
Thumbnail
2023/11/20
今晚,19:19出現在我眼前,我查了天使數字,說我是光之使者,我是有使命來的。 小時候,我的心裡就不斷告訴我,我是有使命來的。 但是,我的生命過得一團糟,我連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該何去何從,我都還不知道。但內心就是體悟了很多,想要去幫助別人,想要去療癒他人。 看了以下的解說,我發現自己真的就是光之使者
Thumbnail
2023/11/20
今晚,19:19出現在我眼前,我查了天使數字,說我是光之使者,我是有使命來的。 小時候,我的心裡就不斷告訴我,我是有使命來的。 但是,我的生命過得一團糟,我連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該何去何從,我都還不知道。但內心就是體悟了很多,想要去幫助別人,想要去療癒他人。 看了以下的解說,我發現自己真的就是光之使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分享個人體驗、書籍《躍入空性》Papaji 的故事、FB粉專《懷疑論者的通靈觀察》,以及聖哲馬哈希的說法。
Thumbnail
分享個人體驗、書籍《躍入空性》Papaji 的故事、FB粉專《懷疑論者的通靈觀察》,以及聖哲馬哈希的說法。
Thumbnail
宇宙生成而後運行 是誰正作夢呢 星球長養各種生命 得花多少心力 每天下一盤棋贏得幸福 擺脫悔憾雨雲追逐 睡前以感激供奉生活
Thumbnail
宇宙生成而後運行 是誰正作夢呢 星球長養各種生命 得花多少心力 每天下一盤棋贏得幸福 擺脫悔憾雨雲追逐 睡前以感激供奉生活
Thumbnail
在表演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 太初之深,名之「無限」。因為它隱匿在眾物之中,亦稱「虛無」。如有人問:「它是什麼?」答案是:「無。」意味著,沒有人可解出它是什麼;它無法在概念中參透;沒有人得以知悉任何關於它的部分 除了相信它存在。它即自身,它的存在,空虛滿盈,一無所缺。因此它的名字是:「我正在變為。
Thumbnail
在表演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 太初之深,名之「無限」。因為它隱匿在眾物之中,亦稱「虛無」。如有人問:「它是什麼?」答案是:「無。」意味著,沒有人可解出它是什麼;它無法在概念中參透;沒有人得以知悉任何關於它的部分 除了相信它存在。它即自身,它的存在,空虛滿盈,一無所缺。因此它的名字是:「我正在變為。
Thumbnail
「無」是一種昇華,「空」是一種給予,昇華後給予、給予後昇華,都是在良性循環裡。 「空」的給予,來自於其根源,當極致得尊重生命時,就會想讓該生命的蓬勃發展帶來生生不息的永續,宛如無限,所以要有一個空間裡面沒有任何阻礙,這樣子的宇宙就會是生命,生命也就是宇宙,因此真空是給予一個無限的存在,讓最會給予的
Thumbnail
「無」是一種昇華,「空」是一種給予,昇華後給予、給予後昇華,都是在良性循環裡。 「空」的給予,來自於其根源,當極致得尊重生命時,就會想讓該生命的蓬勃發展帶來生生不息的永續,宛如無限,所以要有一個空間裡面沒有任何阻礙,這樣子的宇宙就會是生命,生命也就是宇宙,因此真空是給予一個無限的存在,讓最會給予的
Thumbnail
放空,是生命本來的模樣
Thumbnail
放空,是生命本來的模樣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