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隨念自解脫:幻觀三摩地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幻觀修行的介紹

一般說來,佛陀的修證方法大抵可分成二類,一類屬於觀念修正,一類則是屬於直接體驗。以斷除煩惱的力量而言,直接體驗的方式是最具威力的,但是因為直接體驗必須具備多項的要求,比如必須依止一位已經證悟的上師,對他生起如佛一般的強烈虔敬心,或是對一切受苦有情眾生生起如自己受苦一般的強烈慈悲心,或是正確修持生圓二次第很長時間…等等條件都具足之後,直接體驗才有可能發生,所以在此之前,我們必須依靠觀念修正的方式來讓自己的修持進步。

觀念修正,也稱為意識改造或是念頭替代法,它包括先經由反覆的邏輯思維得到確信與之後自我的提醒二個部分。這裡我們要學習觀念修正的修持是來自於《金剛經》中佛陀所言的幻觀修法,佛陀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四句偈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對境,包括影像、聲音、氣味、味覺、觸覺、內心的想法,全部看成是虛幻的,所以幻觀(天台宗稱之為假觀)是整個《金剛經》要闡述的修行方法,藉由將一切對境視為虛幻的,我們就能夠逐漸斷除對這些境界的執著與分別,從而認識到諸法的大平等性,也就是證悟《心經》所言:「諸法空性無相」與認識到《華嚴經》所言:「應觀法界相,一切唯心造」。

因為這個修法是練習在感受出現之後,跟隨生起「所感受的是虛幻的」這樣的正念,一旦我們獲得這樣的提醒,自然就遠離了對於感受的執著,也就是從這樣的執著之中自動解脫出來,所以又稱受隨念自解脫;一旦我們這樣的修持達到感受生起則正念隨即自動生起這樣穩固的程度,就稱之為達到如幻三摩地。所以幻觀的修行,又稱為假觀、受隨念自解脫、如幻三摩地的修行。

二、為何感受是虛幻的邏輯推理

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證明所有的感受都是虛幻的,一個是透過睡覺時夢境的體驗,一個是觀察日常生活中對境的無常。

睡覺做夢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有過的經驗,當我們進入夢中尚未清醒時,夢中所經歷的一切與白天所謂清醒時的日常活動並沒有任何不同,同樣都具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的體驗,我們也可以跟夢中出現的人物對話或是互動,同時並不會認為這些人物是自己所創造的,在這其中我們也會經歷許多的情緒,比如高興、憤怒、害怕…等等,而這一切都必須在我們清醒之後才會結束,我們也才能知道剛剛經歷的一切都只是夢,都是虛幻不實的。既是如此,我們身為尚未覺悟的凡夫在清醒時所感受到的一切又如何證明是真實的呢?又何嘗不是夢呢?

如此反覆經過邏輯推理並且思惟之後,我們就能越來越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如同夢境中一般,都是虛幻不實的。這是第一個觀察。

第二個觀察是仔細觀察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沒有哪一個人事物不是隨時在變化的。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人事物沒有改變是因為我們沒有仔細去觀察,或是有些變化是很細微、很慢的,其實只要我們夠細心去觀察,都能夠很輕易地發現這些外境的變化。既然外境是會變化的,諸法是無常的,這不就說明了諸法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也就是諸法的本質是不存在的,他們的本質是空的;既然他們的本質是空的,這不就同樣說明他們是虛幻的。若是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非但外境是無常的、是空性的、是虛幻的,我們自己內心的思惟與情緒也是無常的、是空性的、是虛幻的。換句話說,不論是外在的世界或是內心的世界都是一樣虛幻、無常、性空的;既然都是一樣的,又哪裡有外在與內心的區隔呢?所以外在與內心的區隔也只是一種想像、一種沒有根基的執著罷了。

同樣的,經過這樣反覆的觀察並且思惟之後,我們就越來越能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虛幻不實的。

在邏輯能根深柢固的建立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的修行,若是這樣的確信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應該多次去反覆觀察與思惟,把所有的疑惑與不確定感都消除掉,再進入下一個步驟的修持,這樣整個幻觀的修行才會有意義,否則只是沙上建屋根本不可能牢固。若是不堅固,等遇到「逆境」時,這樣的見解就不可能產生力量幫助自己從「逆境」中解脫。事實上,所謂的逆境也只是一種感受而已。

三、日常的實修

在確信一切感受都是虛幻的之後,我們就必須將這樣的認識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提醒自己,一開始就要讓這樣的見解自然遍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從刻意提醒做起,比如我們可以規定自己先練習在看到其他人之後就告訴自己:「這個人是虛幻的」,之後再將視覺如幻的修行拓展到其他事物,等到視覺如幻的修行穩固之後,就進行聽覺如幻的修行…,如此逐一將六種意識如幻都修行穩固。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斷提醒自己很累,很難做到,可以先規定自己一天要完成30次的提醒,但是這30次的提醒不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必須均勻分布在一日的生活之中,比如上午提醒10次、下午提醒10次、晚上提醒10次,或是利用手表的整點報時來提醒自己,這麼做的目的就如同我們熟悉一個不熟的英文單字一般,必須常常去背它,才有辦法將這個單字的字母組成、中文意義與使用方法牢牢記住,佛法的修持也是如此,經由大量但是短時間的不斷地刻意提醒,我們就越來越能夠自動想起這個修持,然後逐漸發展到再也不需要刻意提醒的地步,這就是所謂的三摩地,也就是平等持有的意思。

這是一本關於佛法的著作,特別是關於認識心性教法的著作,包括從禪宗、淨土宗、密宗等等諸多教派觀點切入來學習心性的修持,閱讀此書你將能了解認識心性是如此簡單,連許多上師都未必知道的秘密都在本書之中揭露無遺,是冀望獲得即身成就之佛法修行者必讀之書,十分殊勝可貴,望有緣讀者珍之重之,也願有緣讀者能因此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八識學說是唯識宗內涵的主要核心,若以本覺來說的話,八識都屬於本覺的明分,我們知道本覺是明空無二,是本質為空的覺知,所以唯識宗所說的八識其實是覺知處在不同的狀態。 先說八識,若以夢境為證,可以知道並沒有前六識,而是只有第六識,換句話說,八識其實只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一般都說,第六識的作用是了知
成就五要素,又稱成就五要點,分為三種助緣與二種修法。 三種助緣是: 1. 欲求證悟成佛之心。 2. 對證悟者生起虔誠與信心。 3. 對未證悟者生起慈悲心。 二種修法是: 1. 反觀自心:認識自心本來面目。 2. 平等捨心:於一切對境,不起分別、愛惡、取捨。 凡修持佛法者,無論哪一種宗
觀心不得其體性,無觀明覺無礙顯, 明空本來無分別,故名光明如來藏。 這是有現代密勒日巴美名的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對中觀他空派見地的解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逐句來解釋。 觀心不得其體性 這句話是說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時,是找不到心的本體,也就是心的本質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修法,稱為反觀自心
《金剛經》與《心經》同屬於般若波羅密多經,雖然都是在闡述般若的修行法門,但卻有些許的「不同」,不同之處在於,《金剛經》說明「現象是虛幻的」,《心經》說明「現象的本質是空的」。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的「如來」是指真正的佛,也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心本性。
密宗無上瑜伽的本尊儀軌都會有二個主要部分,一個是生起次第,另一個是圓滿次第;換句話說,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是任何一個無上瑜伽本尊儀軌必定具有的組成結構。一般傳法的上師們通常不會跟弟子解釋這些佛法知識,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傳法的上師自己也根本不清楚,然而了解為何無上瑜伽的本尊儀軌是由這兩個部分組成?為何生起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佛法中所謂的「法」?若是以人道有情眾生的觀點而言,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無非由二種世界所組成,一個是外在的世界,一個是內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透過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所感受到的部分,而內在的世界只能藉由心來感受;換句話說,外在的世界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客觀世界,而內在世
八識學說是唯識宗內涵的主要核心,若以本覺來說的話,八識都屬於本覺的明分,我們知道本覺是明空無二,是本質為空的覺知,所以唯識宗所說的八識其實是覺知處在不同的狀態。 先說八識,若以夢境為證,可以知道並沒有前六識,而是只有第六識,換句話說,八識其實只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一般都說,第六識的作用是了知
成就五要素,又稱成就五要點,分為三種助緣與二種修法。 三種助緣是: 1. 欲求證悟成佛之心。 2. 對證悟者生起虔誠與信心。 3. 對未證悟者生起慈悲心。 二種修法是: 1. 反觀自心:認識自心本來面目。 2. 平等捨心:於一切對境,不起分別、愛惡、取捨。 凡修持佛法者,無論哪一種宗
觀心不得其體性,無觀明覺無礙顯, 明空本來無分別,故名光明如來藏。 這是有現代密勒日巴美名的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對中觀他空派見地的解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逐句來解釋。 觀心不得其體性 這句話是說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時,是找不到心的本體,也就是心的本質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修法,稱為反觀自心
《金剛經》與《心經》同屬於般若波羅密多經,雖然都是在闡述般若的修行法門,但卻有些許的「不同」,不同之處在於,《金剛經》說明「現象是虛幻的」,《心經》說明「現象的本質是空的」。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的「如來」是指真正的佛,也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心本性。
密宗無上瑜伽的本尊儀軌都會有二個主要部分,一個是生起次第,另一個是圓滿次第;換句話說,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是任何一個無上瑜伽本尊儀軌必定具有的組成結構。一般傳法的上師們通常不會跟弟子解釋這些佛法知識,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傳法的上師自己也根本不清楚,然而了解為何無上瑜伽的本尊儀軌是由這兩個部分組成?為何生起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佛法中所謂的「法」?若是以人道有情眾生的觀點而言,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無非由二種世界所組成,一個是外在的世界,一個是內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是透過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所感受到的部分,而內在的世界只能藉由心來感受;換句話說,外在的世界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客觀世界,而內在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我忘了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壽喜燒」是一道沒有中心,沒有「盡頭」的美食,不像法國菜有一個最主要的核心食材,壽喜燒可以隨意放入食材於鍋中,沒有神秘的烹調或擺盤過程,一切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食用,即使食材用完,也可以繼續加入新食物,不停地煮、不斷地吃,也可以說是一場不停歇的「對話」
Thumbnail
看吶!三島由紀夫老師更直白說著:『當世作為一個巨大的火葬場,吹打在臉上的盡是燒灼的炙風!』。毫無懸念,刺痛了正熬過肺炎肆虐下的我們…唯有美食,是世人得以喘息的避風港。
Thumbnail
人類下來投胎,因投胎來歷、背負使命,被神界區分成各種種類及層級 許多人投胎於平凡家庭,隸屬於社會的中下階層 身為公司的小職員、小業務、下層勞工、店員、打工族、攤商或市場、夜市小販 每天忙進忙出, 比別人努力,卻領的微薄的薪水或不多收入 支付自己的開銷,家庭的開銷,越來越吃力 疫情的影響,物價的波動
Thumbnail
Carousell 是一個主要買賣二手物品的平台,不過,現在也有人出售全新物品,或當作一個商店去經營賺取額外收入。我約在四年前開始使用 carousell,主要是想利用零碎時間出售 家中用不上的全新物品或二手物品。
  下午的實習課,在大家一片歡樂中,不知為何,我的心情再度低落了起來....。或許是因為自己接不好器材吧?又或者是因為想幫助別人不小心受了傷,卻要躲躲藏藏擔心對方害怕、愧疚?老實說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或許是今天很累吧?大概吧!不過或許有更多的感受是覺得自己沒用吧?雖然不太知道具體的原因,但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及個人家庭因素,這個三月份我在家工作時,都要兼顧照顧女兒。就這樣,我開始了偽全職媽媽的生活。 其實這三個星期,一邊工作,一邊照料女兒,實在是蠟燭兩頭燒。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你花了點時間適應所謂職場文化,挺競爭的,我們花了超過20年研究專業能力好讓自己能被重用,結果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嘩躂,我忘了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壽喜燒」是一道沒有中心,沒有「盡頭」的美食,不像法國菜有一個最主要的核心食材,壽喜燒可以隨意放入食材於鍋中,沒有神秘的烹調或擺盤過程,一切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食用,即使食材用完,也可以繼續加入新食物,不停地煮、不斷地吃,也可以說是一場不停歇的「對話」
Thumbnail
看吶!三島由紀夫老師更直白說著:『當世作為一個巨大的火葬場,吹打在臉上的盡是燒灼的炙風!』。毫無懸念,刺痛了正熬過肺炎肆虐下的我們…唯有美食,是世人得以喘息的避風港。
Thumbnail
人類下來投胎,因投胎來歷、背負使命,被神界區分成各種種類及層級 許多人投胎於平凡家庭,隸屬於社會的中下階層 身為公司的小職員、小業務、下層勞工、店員、打工族、攤商或市場、夜市小販 每天忙進忙出, 比別人努力,卻領的微薄的薪水或不多收入 支付自己的開銷,家庭的開銷,越來越吃力 疫情的影響,物價的波動
Thumbnail
Carousell 是一個主要買賣二手物品的平台,不過,現在也有人出售全新物品,或當作一個商店去經營賺取額外收入。我約在四年前開始使用 carousell,主要是想利用零碎時間出售 家中用不上的全新物品或二手物品。
  下午的實習課,在大家一片歡樂中,不知為何,我的心情再度低落了起來....。或許是因為自己接不好器材吧?又或者是因為想幫助別人不小心受了傷,卻要躲躲藏藏擔心對方害怕、愧疚?老實說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或許是今天很累吧?大概吧!不過或許有更多的感受是覺得自己沒用吧?雖然不太知道具體的原因,但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及個人家庭因素,這個三月份我在家工作時,都要兼顧照顧女兒。就這樣,我開始了偽全職媽媽的生活。 其實這三個星期,一邊工作,一邊照料女兒,實在是蠟燭兩頭燒。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你花了點時間適應所謂職場文化,挺競爭的,我們花了超過20年研究專業能力好讓自己能被重用,結果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