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傳染人」這樣的說法我聽過不下幾十次,在我跟別人分享好笑的事物時,經常我自己笑得很開心,而別人不知其所以,但是看我笑得很快樂,於是也跟著笑了起來……誰能想到,這樣的「感染力」與大腦內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有所相關?
鏡像神經元的本質是藉由無意識地模仿、模擬來了解一個人動作的意圖。由於模仿是人類最原始的學習,意即就算是初生嬰兒也能經由鏡像神經元而受到他人情緒或行為的感染。鏡像神經元被用來解釋很多事物與現象的發展,並給出合情合理的說法,使人信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很好的說明。都說環境影響人很大,與我相處的家人朋友也的確都帶給我的生活程度不一的影響,在善於使用網路以及社群媒體的今天,更是如此。
不管是實體亦或是線上聊天所使用的文字、貼圖、用語經常會受到彼此的影響。舉例來說,在我一個經常和朋友講幹話的群組裡,彼此經常說「笑死」來作為對對方的回應。 我不太確定是從何時開始有這樣的習慣跟用法,但從中延伸出去跟其他人的對話,也漸漸出現「笑死」的用詞,鏡像神經元就在這樣的淺移墨化下改變我聊天的習慣。
而所謂的「流行」也同樣受到鏡像神經元的影響。比如今年的穿衣風潮是工裝褲,因此走在校園或是走在路上都能發現各式各樣具工裝性質的長褲、短褲、裙子等,似乎一夕之間,大家的衣櫃都多出了一件工裝褲或工裝裙來因應今年的流行。而相互的模仿經過個人的觀察、媒體的渲染便會形成風潮與流行。
一般而言,感同身受與社會上多數人所追求的同理心就是藉由腦內的鏡像神經元來達到情緒上的反應,是以當我們看到別人打哈欠的時候,通常也會一起打哈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表現出同理心。然而在很多的情況下,我看到別人打哈欠,卻不會跟著打哈欠,讓我不由得深思,自己其實根本就不是甚麼有同理心的人吧!
我為自己的發現感到小小的驚訝,雖然不能用單一論述說明我是毫無同理心的人,但我認為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更不容易因為氾濫的情感而使自己產生過多且不必要的情緒負擔。由於鏡像神經元能在我們有意識的辨識前就產生模仿的反應,換言之,是不是反應較為緩慢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更不容易出現從眾的現象?而我認為,這樣的「獨善其身」能對過度緊密的人際關係帶來緩解,替自己帶來心理壓力的釋放。如此一來,鏡像神經元的「小小缺失」或許是一種優點的展現呢!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