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戰略觀點的總體架構(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純看就職數字似乎沒差,關鍵在相對剝奪感,也就是下圖,機械化後因為產能大增,技術堆疊上去後,獲利是差很大的。 即便從第一級產業的生活水準、薪資收入來看,機械化後都遠遠超過以往。用實質購買力來判斷會失準,我們回顧一下幾十年前,家用電器的價格,電子鍋、電視的價格也是幾千塊跑不掉,現在也還是這個價碼,但平均收入提高,且品質大幅提升,整體的「收入」(財富)是增加的。但相較機械化後擁有技術者,其收入完全不能類比。

國家安全?對,確實以客觀生活條件來看,經濟成長的成果是雨露均霑,雖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可這也並非工業化才有。大體上來說,還沒機械化的年代,鉅富的人極少,通常都要跟政治權力綁定,其他人的生活都差不多慘,中產算中慘。

那為何經濟變好後,反而大家都覺得自己更窮了?這是比較基準的問題,原先100個人裡面只有1個人很有錢,其他人只是貧跟赤貧,那麼你每天上班下班,基本上看到都是窮人,就不會覺得這世上超級不公平。畢竟,以智力水準等去看,可以成為這1/100的有錢人,通常也不會笨到哪。

所得差距遽增,相對剝奪感讓人忘了「生活品質已改善」

也就是,你並不會那麼不甘願,加上沒有受教育,很難評判那1%的人,究竟是剝削還是能力超絕。若這種國家全如電視、小說中,極少數有錢人結合政客欺壓百姓,早就革命了,沒有天天革命,不過說明每個時代都有其均衡,認為上層必定魚肉鄉民、吸乾每一滴血,並不符合實情。

產業機械化後,收入差距會越拉越大,同樣處在第二級產業中的人,根據需求可能差好幾倍,但能力落差卻不見得大,只能說挑錯時機、入錯行業。但同樣處在第二級產業中的人,彼此比較後也還可以接受,時運是一個好理由。問題出在,第二級產業若已經數量龐大到,可以替國家創造更多財富,也就代表第三級,或是政商等上層權力者,可以拿到的份也更多。人多就容易出現在身邊,大學聯考差沒幾分,卻比你多十倍薪資,不平感就會出現。

尤其是進入近幾十年,科技產業拔尖的能力超群,除了我們一般稱的理工科技業,醫療公衛也是火箭般成長,人類開始能克服許多過去無法處理的絕症。

所以,上述的問題被放大,理論上大家能力沒有落差很大,卻在第二、第三級的收入、社會地位上,差異從數倍變成數十倍、數百倍,最上層想也知道,會拿到的份上千破萬倍。一切都合法,但能力與收入的想像,在一般人眼裡都是正比,實際收入卻是平方比增加,相對剝奪感愈加嚴重。

說簡單點,如果今天大學統一聯考,只有前1%的人,有機會進到科技業,領一年上千萬配股,其他人就起薪3萬打死,工作20年翻倍6萬。那反而憎恨不公的聲音會變小,就真的腦袋沒到那1%,反正其他99%跟自己差沒幾萬,感覺起來就沒什麼。

學歷通膨惡性循環,自身能力不足卻仇視社會

這不是仇富,台灣現在的仇富是建築在鬼扯之上,一方面要你別去看自己能力差,另一方面要你只看別人的成果好,統稱「都是人為何拿得不一樣多」。這不是只有台灣,歐米等國家,階級觀念越輕的越如此,好像身處差不多階級,收入就該一樣,不然就是某種剝削、掠奪,各種影射都出現。

世界各國有類似現象的國家,幾乎都有高教擴張、少子化的現象,也就是原本應該只有1%才能念的,現在5%就可以。過去10%考得上的,現在50%就有機會,這會造成什麼現象?用上一篇的第二級人數來算就知道 

raw-image

也就是學歷貶值,純以能力來看,過去應該都要去第二級產業中屬於第二等的,現在都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去第一等,或是第三級的高科技、醫藥產業去,而原本處在第三等、第四等,都覺得自己能夠到第一等。這才是眼高手低的真正原因,學生在學校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位置,過度自信,然後學校當然不願意自降身價,也會努力地想要訓練學生擁有同等能力,對外宣稱有此實力。

現實很殘酷,少子化後依照人口比例,當然就是有許多智力水準不到的人,進去以前進不去的學校,這些人中更高的比例會適應不良,然而為了學校生存,降低畢業難度變成常態,遂使得學歷貶值並非數量,在品質上也發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1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極化就是透過上週講的那種模式慢慢累積,民主國家中有非常多的「不容妥協」團體,大體上都遭到滲透。只是這個滲透,絕大多數成員都不知道,你去查金流頂多查到「善意的社會企業家」,或是「長期支持×保的某資本家」。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當然不行,這就是網路極化現象的一個表徵,你在A語言沒人,一定編不贏母語是A的國家。但可以編輯本國語吧?台灣人的語言優勢,要分辨中國怎樣洗歷史認知,應該很簡單,只要中文維基跟其他語言資料對照,中文農場跟外語比較,清清楚楚。
讓我們進一步來探討,組成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應該是怎樣,這不用懷疑,產業結構就是金字塔,最先進的產業堆疊越多,這也是現代人最大的產業錯覺,以至於看不清全貌。
資訊落差的無知,與純然的無知並不一樣,我們若弄混這件事,會陷入試圖滲透分裂我們的敵人陷阱中。資訊落差,透過更多宣傳、教育,就能夠處理,純然的無知是笨,笨沒有藥醫。所以,一個國家被滲透到有幾個族群互鬥,會是純然的笨?當然不是,都是資訊落差。
寫在前頭,這是從戰略觀點去看,跟主流觀點比非常不典型,現在一般都是政治經濟學、軍事經濟學,或談社會結構解構這類為主。這類文章筆者會看,但不怎麼中意解釋,因為要微觀分析,至今都沒有可以有效預判行為的辦法,要宏觀解釋,需要跨領域整合,又極少見到解釋力廣的。 
極化就是透過上週講的那種模式慢慢累積,民主國家中有非常多的「不容妥協」團體,大體上都遭到滲透。只是這個滲透,絕大多數成員都不知道,你去查金流頂多查到「善意的社會企業家」,或是「長期支持×保的某資本家」。
有人常說,筆者似乎太過保守,不懂看待新經濟、新社會結構的樣貌。  呃,也許吧,讓我們先看一下,上週講的產業結構,對應到人口與教育結構的狀況,然後筆者用簡單的數學,整數的去計算,便於各位讀者理解。 
當然不行,這就是網路極化現象的一個表徵,你在A語言沒人,一定編不贏母語是A的國家。但可以編輯本國語吧?台灣人的語言優勢,要分辨中國怎樣洗歷史認知,應該很簡單,只要中文維基跟其他語言資料對照,中文農場跟外語比較,清清楚楚。
讓我們進一步來探討,組成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應該是怎樣,這不用懷疑,產業結構就是金字塔,最先進的產業堆疊越多,這也是現代人最大的產業錯覺,以至於看不清全貌。
資訊落差的無知,與純然的無知並不一樣,我們若弄混這件事,會陷入試圖滲透分裂我們的敵人陷阱中。資訊落差,透過更多宣傳、教育,就能夠處理,純然的無知是笨,笨沒有藥醫。所以,一個國家被滲透到有幾個族群互鬥,會是純然的笨?當然不是,都是資訊落差。
寫在前頭,這是從戰略觀點去看,跟主流觀點比非常不典型,現在一般都是政治經濟學、軍事經濟學,或談社會結構解構這類為主。這類文章筆者會看,但不怎麼中意解釋,因為要微觀分析,至今都沒有可以有效預判行為的辦法,要宏觀解釋,需要跨領域整合,又極少見到解釋力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我很喜歡現在的電子科技業,並不是羨慕他們的高薪,而是除了後勤跟人事以外,這是個一定要看專業能力才能決定位置的行業。基本上平庸無能的人,是出不了頭。 而傳統產業呢?只要能熬夠狗,就可以爬到一個位置,所以常見到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是最受不了這種狀況的人,在我眼中,傳統產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這樣的文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造成的社會地位焦慮感就會更大 也就是"社會評價威脅" 以台灣人為例常見的就是以高學歷和財力才定義社會階級 當無法達到社會定義的成功標準,就會焦慮自己是底層階級的程度 2019年全球有憂慮人口是3.5億,2024年已經超過10億 以統計先進的國家比例數字,精神疾病比例越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我很喜歡現在的電子科技業,並不是羨慕他們的高薪,而是除了後勤跟人事以外,這是個一定要看專業能力才能決定位置的行業。基本上平庸無能的人,是出不了頭。 而傳統產業呢?只要能熬夠狗,就可以爬到一個位置,所以常見到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是最受不了這種狀況的人,在我眼中,傳統產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這樣的文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