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政有詞】明揚大火

2023/12/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揚公司一場大火,燒出了長年以來的勞檢、化學品、以及消防員的困境
主筆:臺大政治 王媺涵、周廷芳

2023年9月22日傍晚屏東知名高爾夫球代工廠「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大火,大火悶燒近28小時後才被撲滅。事故現場在救援期間,數次發生爆炸導致救援困難。最終造成111人受傷、10人死亡。

此事件中,明揚存在三項明顯的違法事實:

  1. 首先,違法存放3000公斤的屬於消防列管公共安全危險物品種類的有機過氧化物,依規定只能有100公斤,等於是違法超量30倍,且沒有獨立倉儲空間。
  2. 再者,消防隊到達時,工廠管理權人沒有提供正確的化學品的種類與數量、位置平面配置圖及搶救的必要資訊。
  3. 最後,《消防法》要求搶救工廠火災時,工廠管理權人必須指派專人到現場協助救災,但當天明揚公司並未派人協助,且延誤通報消防隊。

▎產業園區安全管理權責界線模糊 決議未來由經濟部統籌

過量存放公共安全危險物品,安檢如何究責

在事後究責時,屏東縣府表示,由於明揚向經濟部登記的是一般工廠類別,因此縣府檢查的部分只就相關消防法規稽查。同時,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回應其負責的範圍為勞動檢查。遭疑為中央及地方互踢皮球,將責任歸咎於明揚未如實申報,縣府表示已經與經濟部成立協調平台,未來將落實建照申請應符合實際使用狀況。

勞檢權管轄歸屬

目前根據《科技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5條規範的職權中,產業園區管理局掌管的是「關於工廠設置及職業安全衛生檢查事項」,並將勞檢權歸屬於此。此事件一出,即再次激起勞檢權管轄討論。

多個勞工團體要求應將加工出口區的勞檢權回歸勞動部管轄,認為經濟部本身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企業營運產值大增為出發點。勞工的勞動條件與職場安全衛生,在這樣的前提下可能成為一頭熱趕工拚經濟的犧牲品。而明揚在此前也曾被指控其為強迫加班的血汗工廠、工廠內部環境不佳,到處充斥粉塵及刺鼻氣味。

勞動檢查權限歸屬在大火後再次受到重視(圖源:公視)

勞動檢查權限歸屬在大火後再次受到重視(圖源:公視)

▎消防員處境

殉職換改革

2015年的新屋大火讓社會驚覺這群用生命闖蕩火場的人,面對的是連最基本的裝備都不足的窘境。2018年敬鵬大火直接促成《消防法》的修正,提出「生命三權」修法。台灣的消防員整體環境,從裝備到制度,都是一次次以生命作為代價來推動緩慢改革。儘管在消防法完成修訂的今日,仍發生了此次事件中因未落實消防法相關規定而葬送了四名消防員的生命。

(想認識生命三權,可參考鳴人堂《生命三權入法:評《消防法》修法三讀通過》)

消防法與現實的盲點

儘管《消防法》明確保障了資訊權,在此次事件中仍因明揚公司未如實申報、便宜行事的僥倖心態下,使消防員平白殉職。同時相較於國外,國內未完善建置體系及資訊即時的傳達,建置完整資料庫、並使消防員在接到通報出車前往救災途中即可得知所有資訊,即時擬定救災策略是我國須努力並落實的方向。

而消防法保障的退避權,在情況瞬息萬變的火場中是否有可能如預期行使?長期以來在「救人第一」的指揮思維下,常使得隊員涉入沒有退路「只攻不守」的險境,在實際上退避權恐難以落實。

2019年,《消防法》修正案三讀通過,但退避權的實現仍有難度(圖源:關鍵評論)

2019年,《消防法》修正案三讀通過,但退避權的實現仍有難度(圖源:關鍵評論)

組建工會爭議

經此次事件,政院研議再度修正《消防法》,然消促會批評現行「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本來就有對公務人員職業安全的保障規範,應該召集專家和基層消防人員討論現行消防員執業環境安全的缺失,並認為只有組織工會才能以對等地位與機關談判,處理設備、工時、環境安全等問題。

然警消人員組織工會一直是社會上的爭議性議題,並遭到部分民眾與政治人物反對,外界質疑警消人員若取得罷工權利,可能會影響救災及社會秩序維護的保證。

(消防員在公務體系之下的困境,可參閱報導者〈他們的犧牲,照見台灣社會的選擇──觀察消防員十年爭權軌跡有感〉)

▎我們的觀點

明揚大火不僅摧毀了好幾個家庭,同時也燒出了許多平時未顯現出的制度問題。

根據上方的分析,企業未如實申報顯然是個嚴重的問題,儘管後續制度如何完善,若存僥倖心態未如實申報,公家機關也無相應稽查對策,未來恐將造成更多的傷害。目前工廠的化學物質管理,大致上分成4個部會: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勞動部管轄、經濟部、內政部消防署。而檢查大多是個單位負責各自業務、分開進行管理,若能有由更高層級的單位進行垂直及水平的整合,讓各單位能常態性地一起稽查,監督或許能更全面、完整,也更有利於課責。

此外,法規更應強化企業的責任,如廠商未做好防災措施保險將不理賠的可能性、在ESG永續報告書中納入災害預防策略及緊急應變計畫,降低災害對環境、社會及經濟的衝擊、加強工廠疏散演練等。

消防員的工作環境及權益仍有很多的討論空間及完善的可能,針對此次由於化學品造成格外重大的傷亡,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基層消防員都深入了解各種的化學品,但或可在各地區成立如日本的化災應變隊,協助、指揮救災人員的工作。

(面對化學災害的解方,或許可參考報導者〈危險品超量30倍從未申報、每年安檢都過關,明揚大火燒出消防員面對化學災害的無助〉)

▎資料來源

The Newslens、CNA、The Reporter、CNS、yahoo、法律白話文運動

民主社會存在多元意見,除了惡意傷害少數族群的言論為社會不容外,相反觀點的理性言論是否也有持續存在,促進公開討論的價值呢?本專題將從同性婚姻與跨性別議題切入,探討不同立場如何看待性別議題;另外,也會從最新國民法官判例探討母職期待。我們期望透過闡述個人立場與經驗,能探索彼此聆聽、理解的可能性,實現傳達出公民對話的價值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