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政治立場不同,我們依然可以包容對方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幾年引起的韓流,而我爸就是韓流的粉絲之一,也許是過往經驗與經歷不同,我與爸爸政治立場並不相同,而那天就因為立場不同而爭吵起來,我總覺得網路世界以及媒體「充滿著不是那麼全面的資訊、或是加了許多個人意見的風向與論」,那年的時空背景:那年的韓國瑜,才接手沒多久市長就跑去選總統,引發人民的反感,但是對我爸來說韓流已成為宗教信仰。

  於是我們就開始像政治節目一樣,開始互相辯論了起來,就在我們家上演了節目上看到的吵架戲碼,我與我父親是喋喋不休的,你一言我一語的不斷試圖影響對方的思想,情況甚至越演越烈,最後連「老固執、聽不懂人話」這種話都說出口了,由於持續的時間較久,我哥站在場外,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停止我們的對話,只能靜靜的在旁邊觀察。

突然,我發現差不多要到了吃飯時間。
:欸爸,五點了欸要煮飯了。

:喔?是喔?(看了看時間)真的欸,那你要吃什麼?

:都可以啊,你煮啥我就吃啥~

:喔好啊那我來去煮。(走去廚房時順便問我哥要吃什麼)

:好喔~我要當小廢物~~先跟你休戰一下(躺)

:呵,是我讓你好不好~

我哥滿頭問號的看著我跟我爸,等要吃飯時,我們又開始一波爭論。

:唉,你不管怎樣都撼動不了、也改變不了,雖然我們政治立場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看法跟出發的角度也不一樣,但我還是愛你的。(我邊搖頭邊說著這句話)

:恩~~喔~~(突然一愣,不知道要回什麼)

:那你呢?你政治立場不一樣你還是愛我吧!

:對阿!愛你愛你~

(最後是要跟爸爸抱抱結束這回合)

  政治有時候就像是「宗教」,這種熱愛已經超過了信仰,對我來說「信仰」還是會留有保留的餘地,而只是一個心靈的依託,自己仍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堅持與看法,然而「宗教」有時候會有點走火入魔的感受,已經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是OO說的,即是真理,如同神一般,但別忘了我們都是「普通人」。

  即將總統大選,我相信大家不論是在社群媒體上、電視、網紅,都常常看到底下留言謾罵、爭吵亦或是有些憤怒的情緒,但有時候我們了解的都是隻言片語,很多時候根本不是事情的全貌,何況若我們在那個位置上,我們會不會做出相同的選擇呢?

  不論再怎麼樣聰明的人,都有缺點,甚至你周圍身邊的人的建議與影響,都會形成你的個人價值觀,最後去做出你的行動,而我們身為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的,若是因為自己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就排除異己或是唱衰別的候選人,或是詛咒別人全家,那根納粹迫害猶太人有什麼不一樣嗎?

  當然,我們都期望自己喜歡的候選人能夠當選,即使你身邊的人與你政治立場不同,還是可以適度理性的交流。

  即使你身邊的人跟你是不同政治立場,你們依然可以張開雙手互擁抱對方,包容對方、愛對方,這世界不是什麼都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地帶,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也有政治立場,但我也願意接受我身邊、我所重視的人他們有跟我不同的想法以及看法,就算我不認同。

  我是中間選民,我只在乎誰能夠把這個國家永續經營下去,老一輩都說年輕人不愛生小孩,但是全額補助高中職學費真的是好的嗎?不會有很多後續效應嗎?還是在挖東牆補西牆?這項政策真的是為了全民好嗎?我們能夠留更好的環境給下一代嗎?還是讓他們還到死?

如何隨時保持清醒?如同豐田式管理一樣,不斷的問「為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亭;三分鐘熱度患者的沙龍
35會員
124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在喧鬧的塵囂中,為您供給一份寧靜套餐。 讓您的心能安靜、寧靜,並且感受作者溫暖的力量。
2024/07/26
趁著畢業季這個空檔,將這五年沒玩到的、沒見到的人,全部排在這兩個月,給了自己兩個月的靜心、旅遊、思考,發現那些因為忙而忽略掉的情緒,那些本該清理完畢的事情,卻因為一些小事再度出現,以前這種情緒出現時,我總是會激動的生氣起來,現在的我卻總是感覺酸酸的。 「阿,原來是這個樣子啊!」 最近養了一隻貓,
Thumbnail
2024/07/26
趁著畢業季這個空檔,將這五年沒玩到的、沒見到的人,全部排在這兩個月,給了自己兩個月的靜心、旅遊、思考,發現那些因為忙而忽略掉的情緒,那些本該清理完畢的事情,卻因為一些小事再度出現,以前這種情緒出現時,我總是會激動的生氣起來,現在的我卻總是感覺酸酸的。 「阿,原來是這個樣子啊!」 最近養了一隻貓,
Thumbnail
2024/06/16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2024/06/16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2024/01/14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2024/01/14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政黨傾向不同,會影響兩人相愛嗎?
Thumbnail
政黨傾向不同,會影響兩人相愛嗎?
Thumbnail
台灣將近6成至7成民意希望可以政黨輪替、希望可以見證藍白合。
Thumbnail
台灣將近6成至7成民意希望可以政黨輪替、希望可以見證藍白合。
Thumbnail
每到選舉,台灣所有的媒體總是不斷用政治新聞反覆轟炸著大家,AB寶上大學後,也開始會收到同學轉傳一些有關政治的傳言或八卦,放假回家她們看到媽媽在看選舉公報,A寶忽然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對了,爸爸,你經常在寫文章,可是我好像從來沒看過你對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評論過?」 B寶也附議:「對喔!你們常常跟老朋
Thumbnail
每到選舉,台灣所有的媒體總是不斷用政治新聞反覆轟炸著大家,AB寶上大學後,也開始會收到同學轉傳一些有關政治的傳言或八卦,放假回家她們看到媽媽在看選舉公報,A寶忽然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對了,爸爸,你經常在寫文章,可是我好像從來沒看過你對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評論過?」 B寶也附議:「對喔!你們常常跟老朋
Thumbnail
2020年總統大選在年初轟轟烈烈的結束了,這次投票率高達74.9%,但你覺得政治立場的不一樣,在關係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嗎?或許同事或朋友間可以不談政治,但在婚姻中,如此密切相處的關係,我們可以一起生活、可以一起吃飯,但能夠不要談政治嗎?
Thumbnail
2020年總統大選在年初轟轟烈烈的結束了,這次投票率高達74.9%,但你覺得政治立場的不一樣,在關係中是一件重要的事嗎?或許同事或朋友間可以不談政治,但在婚姻中,如此密切相處的關係,我們可以一起生活、可以一起吃飯,但能夠不要談政治嗎?
Thumbnail
2020選後紀錄 先講結論: 1. 政黨政治逐漸衰退,中間選民才是勝負關鍵 2. 世代之爭確實存在,而年輕族群崛起在選舉中的影響已足以左右勝負 3. 藍綠板塊的破碎,代表的是更劇烈的政治風向變遷 記錄一下目前的個人政治立場與想法: 標準中間選民,曾是韓粉現是韓黑,藍綠白都投過,毫無政黨忠
Thumbnail
2020選後紀錄 先講結論: 1. 政黨政治逐漸衰退,中間選民才是勝負關鍵 2. 世代之爭確實存在,而年輕族群崛起在選舉中的影響已足以左右勝負 3. 藍綠板塊的破碎,代表的是更劇烈的政治風向變遷 記錄一下目前的個人政治立場與想法: 標準中間選民,曾是韓粉現是韓黑,藍綠白都投過,毫無政黨忠
Thumbnail
台灣的年老一輩與年輕世代,正在撕裂、對立,越發大規模浮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議題上…(這篇文寫於 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星期左右)
Thumbnail
台灣的年老一輩與年輕世代,正在撕裂、對立,越發大規模浮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議題上…(這篇文寫於 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星期左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