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從權威、史丹佛大學監獄實驗、路西法效應、PU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標題是將近來的一些社會觀察將順序倒過來寫:PUA→路西法效應 →史丹佛大學監獄實驗→米爾格倫電擊實驗(又稱服從權威研究)。

前幾天在圖書館哲學、心理學專區看到一本名字很有趣的書叫做~路西法效應~,內容主要是提到1971年津巴多教授在史丹佛大學的監獄實驗。因為最近在研究好人為惡的起因,所以就順手拿起來讀了一會兒,真的頗為有趣遂興起將這一年來的經驗寫成幾篇文章的念頭。



(1) 平凡人為什麼會變成惡魔?

(2) 情緒勒索

(3) 自戀性格

(4) 權力展示


avatar-img
20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uwei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女僕咖啡 買キャラクタグッズ 新時代 大黒集合 中国人が経営するホテル "新時代秋葉原本店"因為就在飯店對面,所以直接一個人就闖進來,我到的時候已經是客滿的狀態還要等個六七分鐘。 這家店位於秋葉原站稍微朝淺草橋方向的高架下。是一家連鎖店在全國各地的分店,而在東京的話,有分店位於新
在單行本第三卷中,當特羅斯特區進行防衛戰時巨人化的艾倫所見的「兩個影子的真正身份」,以及以「醬和米卡莎的婚姻般的描寫」作為線索來揭示。 如果前提是假設「醬和米卡莎已經結婚」,這可能就是解開這個未解之謎的重要線索。首先,我們需要解釋在第三卷中特羅斯特防衛戰時描繪的「兩個影子不僅僅是人影」的情節。
去日本像是走到廚房一樣,很少有旅行的感覺,2022年底到現在已經去了七趟。這次因為有緊急事件所以12月5號被電話吵醒,問完狀況後馬上改票(原訂12/8),護照找著了就跳上UBER直奔桃園,距離機門關閉只剩25分鐘。 到成田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先去舞浜車站詢問現況不過想當然爾不會有結果,只好去熟悉的巢
1. 從東京車站地面層的八重洲南口走出來,但不通過馬路向右轉(亦即往南)的話,步行四分鐘就會到一棟名為Pacific Century Place Marunouchi=簡稱PCP的大樓,直譯叫做「太平洋世紀廣場丸之內」,這是位在東京都蛋黃區中的千代田區,蛋黃中的精華丸之內區域的大樓,這裡有個Tull
摩天大樓林立的東京都內能取名叫做Tokyo Building的“東京大樓”的就只有這一棟。要前往暱稱是「TOKIA」的東京ビル的方法是,從JR東京站的丸之內南口出口走出來,左手邊有KITTE然後穿越交叉口,保持有楽町方向前進,就能看到TOKIA(但其實不可能那麼簡單啦!)。p.s 我這次是從八重洲南
大部分人對雑司ヶ谷這個地名感到陌生,但這裡離池袋才一站而已,就像是從代代木走到新宿的感覺,不管是徒步或搭電車前往都很方便。我大概晚了七年左右才看月薪嬌妻,然後被網飛推薦了新垣結衣的和松田龍平主演的日劇《非獸性男女(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這部劇有很多在雜司谷取景,很少人談過這個有著文化與歷史氣息的世
女僕咖啡 買キャラクタグッズ 新時代 大黒集合 中国人が経営するホテル "新時代秋葉原本店"因為就在飯店對面,所以直接一個人就闖進來,我到的時候已經是客滿的狀態還要等個六七分鐘。 這家店位於秋葉原站稍微朝淺草橋方向的高架下。是一家連鎖店在全國各地的分店,而在東京的話,有分店位於新
在單行本第三卷中,當特羅斯特區進行防衛戰時巨人化的艾倫所見的「兩個影子的真正身份」,以及以「醬和米卡莎的婚姻般的描寫」作為線索來揭示。 如果前提是假設「醬和米卡莎已經結婚」,這可能就是解開這個未解之謎的重要線索。首先,我們需要解釋在第三卷中特羅斯特防衛戰時描繪的「兩個影子不僅僅是人影」的情節。
去日本像是走到廚房一樣,很少有旅行的感覺,2022年底到現在已經去了七趟。這次因為有緊急事件所以12月5號被電話吵醒,問完狀況後馬上改票(原訂12/8),護照找著了就跳上UBER直奔桃園,距離機門關閉只剩25分鐘。 到成田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先去舞浜車站詢問現況不過想當然爾不會有結果,只好去熟悉的巢
1. 從東京車站地面層的八重洲南口走出來,但不通過馬路向右轉(亦即往南)的話,步行四分鐘就會到一棟名為Pacific Century Place Marunouchi=簡稱PCP的大樓,直譯叫做「太平洋世紀廣場丸之內」,這是位在東京都蛋黃區中的千代田區,蛋黃中的精華丸之內區域的大樓,這裡有個Tull
摩天大樓林立的東京都內能取名叫做Tokyo Building的“東京大樓”的就只有這一棟。要前往暱稱是「TOKIA」的東京ビル的方法是,從JR東京站的丸之內南口出口走出來,左手邊有KITTE然後穿越交叉口,保持有楽町方向前進,就能看到TOKIA(但其實不可能那麼簡單啦!)。p.s 我這次是從八重洲南
大部分人對雑司ヶ谷這個地名感到陌生,但這裡離池袋才一站而已,就像是從代代木走到新宿的感覺,不管是徒步或搭電車前往都很方便。我大概晚了七年左右才看月薪嬌妻,然後被網飛推薦了新垣結衣的和松田龍平主演的日劇《非獸性男女(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這部劇有很多在雜司谷取景,很少人談過這個有著文化與歷史氣息的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讓你用全新眼光看待人生的一本書。 此書由兩位知名教授合著, 我Google他們的英文名, 兩位都上過TED演說。 最近發現萬維鋼在第六季的《精英日課》也提到這本書, 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曾在哈佛創辦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所, 據說他在美國是論文被引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討論權力是一個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的力量,透過一位教授的故事,反映出權力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作,以及人們對於權力的態度。
Thumbnail
行為學大師史金納教授曾指出心理學只研究能觀察的行為,我偏愛觀察人類外顯行為,不過這位行為學派巨擘提出「行為永遠強化行為」。進一步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並發現人類行為的多樣性,無法僅用古典或操作制約來定義。同時,運用心理學小技巧以達成目標,但人類的行為複雜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最近看的書「路西法效應」所引發的一些想法。書中透過監獄模擬實驗探討了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提出了道德標準是否浮動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一、簡答題 (一) 何謂「減害(harm reduction)思維」?其興起的時代背景為何?試舉例說明harm的內涵以及其對應的因應措施。(30%) (二) 請比較「情境控制理論」與「控制理論」的異同,並舉例說明之。 二、應用題 司法院釋字第799號解釋理由書提及:「按對性犯罪者於刑罰執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探討環境與角色對人性行為的影響。 以路西法效應的監獄實驗為例,普通人在被賦予權力後變得殘酷無情,而囚犯在惡劣環境下變得順從。 此外也分享我在遊戲中的經歷,說明我如何通過邏輯自洽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我們應警惕角色賦予的權力及其帶來的行為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讓你用全新眼光看待人生的一本書。 此書由兩位知名教授合著, 我Google他們的英文名, 兩位都上過TED演說。 最近發現萬維鋼在第六季的《精英日課》也提到這本書, 凱斯.桑思坦(Cass Sunstein)曾在哈佛創辦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所, 據說他在美國是論文被引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討論權力是一個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的力量,透過一位教授的故事,反映出權力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作,以及人們對於權力的態度。
Thumbnail
行為學大師史金納教授曾指出心理學只研究能觀察的行為,我偏愛觀察人類外顯行為,不過這位行為學派巨擘提出「行為永遠強化行為」。進一步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並發現人類行為的多樣性,無法僅用古典或操作制約來定義。同時,運用心理學小技巧以達成目標,但人類的行為複雜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最近看的書「路西法效應」所引發的一些想法。書中透過監獄模擬實驗探討了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並提出了道德標準是否浮動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源起是看了一部德國電影「惡魔的教室」。 故事的的開始是為了一項「社會實驗」。並不容易說初衷好壞…只是過程讓原本是高中生(書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而在主事者(教師以及書中的大學教授身兼獄監)的容許下,事態發展出人性之惡,電影裡後來有位學生因此中彈身亡,而該教師也坐上警車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一、簡答題 (一) 何謂「減害(harm reduction)思維」?其興起的時代背景為何?試舉例說明harm的內涵以及其對應的因應措施。(30%) (二) 請比較「情境控制理論」與「控制理論」的異同,並舉例說明之。 二、應用題 司法院釋字第799號解釋理由書提及:「按對性犯罪者於刑罰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