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二八三:「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燥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傷寒六七日」,這裡指病在少陽一段時間了,「無大熱,其人煩燥者」,沒有表熱,但人開始感覺到煩燥,我們知道陽明證津液傷到,土不生金時會煩燥,裡陽往外散逸時,人也會煩燥,「此為陽去入陰故也」,這是病從陽證進入陰證了。


病從陽證進入陰證的過程,少陽進入太陰者絕少。太陽證在太陽表熱與太陽寒水的影響下,會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當太陽證無法從汗而解時,太陽寒水就會進入中膈,而太陽表熱會轉入陽明,當陽明熱盛時,燥氣上薰而生痰涎,濕在中膈而有「頗欲吐」的現象,如果濕從燥化則轉成陽明燥實之症,如果陽明熱不盛,而使得脾臟寒濕較盛,正所謂「太陰者,於寒濕中求之」,太陽之後即傳入太陰,太陰是脾臟受到寒濕的影響,太陰為純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0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57會員
541內容數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大吐大下之,極虛」,大字代表程度嚴重,人都虛掉了,裡虛寒掉了,虛熱會上浮到頭面,「以其人外氣怫郁」,虛熱上浮,人看起來憂憤,臉色微紅,而手腳冰冷,這是陽脫的現象,「發其汗」,醫者不察,以為有身熱表證而發其汗,「復極汗出者」,流汗流很多,裡陽盡失,陽都被發散掉了,現在身體裡面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大吐大下之,極虛」,大字代表程度嚴重,人都虛掉了,裡虛寒掉了,虛熱會上浮到頭面,「以其人外氣怫郁」,虛熱上浮,人看起來憂憤,臉色微紅,而手腳冰冷,這是陽脫的現象,「發其汗」,醫者不察,以為有身熱表證而發其汗,「復極汗出者」,流汗流很多,裡陽盡失,陽都被發散掉了,現在身體裡面
2024/08/03
「嘔而發熱者」,嘔是少陽的主證,發熱代表病邪退到表,所以處在半表半裡的地方,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曹穎府曰:肝臟陰虛,則膽胃上逆,因有嘔而發熱之證。這是因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因成濕痰留積上膈,致少陽膽火鬱而不達,則上泛為嘔,寒濕在皮毛之裡,正氣與之相抗,是生表熱,此證必先形寒或兼頭痛,若發有定侯
2024/08/03
「嘔而發熱者」,嘔是少陽的主證,發熱代表病邪退到表,所以處在半表半裡的地方,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曹穎府曰:肝臟陰虛,則膽胃上逆,因有嘔而發熱之證。這是因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因成濕痰留積上膈,致少陽膽火鬱而不達,則上泛為嘔,寒濕在皮毛之裡,正氣與之相抗,是生表熱,此證必先形寒或兼頭痛,若發有定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春分》3月21日 🛡️春天不論是從氣候或是從自身觀察皆是特徵明顯,木氣生發陽氣升騰,但相對來說身體津液不足、肝鬱氣滯或是脾胃較弱的人,也容易出現以上狀況。 🛡️「節氣的節字,就是竹節之意。」 清末醫家彭子益曾說:「二十四節氣,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一到節上,便難過去。」宇
Thumbnail
《春分》3月21日 🛡️春天不論是從氣候或是從自身觀察皆是特徵明顯,木氣生發陽氣升騰,但相對來說身體津液不足、肝鬱氣滯或是脾胃較弱的人,也容易出現以上狀況。 🛡️「節氣的節字,就是竹節之意。」 清末醫家彭子益曾說:「二十四節氣,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一到節上,便難過去。」宇
Thumbnail
上次分享了刮痧去暑氣後,有朋友問我們,為什麼待在冷氣房也會覺得自己中暑了? 是的,其實中暑不僅僅會發生在高溫的戶外,也可能在陰涼的室內環境中出現,所以一般又分為「陽暑」與「陰暑」,而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呢? 我們幫大家簡單整理了兩種中暑差異及因應的緩解方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囉~ #陽暑 通常是由
Thumbnail
上次分享了刮痧去暑氣後,有朋友問我們,為什麼待在冷氣房也會覺得自己中暑了? 是的,其實中暑不僅僅會發生在高溫的戶外,也可能在陰涼的室內環境中出現,所以一般又分為「陽暑」與「陰暑」,而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呢? 我們幫大家簡單整理了兩種中暑差異及因應的緩解方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囉~ #陽暑 通常是由
Thumbnail
《內守閉藏◆養元氣◆滋陰補腎》 【立冬十一月七日】節氣轉換時刻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概括為三種含義: 🛡️春夏養生長(陽)之氣;秋冬養收藏(陰)之氣 🛡️養陽指養心肝二陽臟;養陰指養肺腎二陰臟 🛡️養陽要順從陽氣生長發散;養陰要順從陰氣收藏內歛 《冬季養生全攻略》
Thumbnail
《內守閉藏◆養元氣◆滋陰補腎》 【立冬十一月七日】節氣轉換時刻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概括為三種含義: 🛡️春夏養生長(陽)之氣;秋冬養收藏(陰)之氣 🛡️養陽指養心肝二陽臟;養陰指養肺腎二陰臟 🛡️養陽要順從陽氣生長發散;養陰要順從陰氣收藏內歛 《冬季養生全攻略》
Thumbnail
【中氣】來自兩個方面 《宗氣》肺呼吸之氣 《中氣》脾胃之氣 【衛氣】肺氣與脾胃之氣綜合產生,為保衛身體之氣。 人體的衰退失調往往從陽虛開始,「陽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搗藥編 用實際的例子來比喻解釋: 🔎陽氣熱能不足(陽虛)時,多餘水分化氣向上的能力會變弱(胃氣胃火不夠),中焦脾胃
Thumbnail
【中氣】來自兩個方面 《宗氣》肺呼吸之氣 《中氣》脾胃之氣 【衛氣】肺氣與脾胃之氣綜合產生,為保衛身體之氣。 人體的衰退失調往往從陽虛開始,「陽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 #搗藥編 用實際的例子來比喻解釋: 🔎陽氣熱能不足(陽虛)時,多餘水分化氣向上的能力會變弱(胃氣胃火不夠),中焦脾胃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