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秋水旁的農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多年前(2007年)我剛從美國碩士畢業,那個暑假,我面臨要回台灣接受一份穩定的工作,或是待在美國的抉擇。在學校的兩年使我油盡燈枯,過度用腦的結果,我質疑理性思維的限制,被系統、體制把持的公共政策使人感到疏離,我覺得離自己的性靈層面非常遙遠,需要一段喘息的時間。

說老實話我之前跟農業真是一點淵源也沒有,可是當我在搜尋可以從事的實習工作時,我一定是不由自主地打了永續農業,或是這一類的名詞。一個位在新罕布夏省的農場跳出來,「我們是一個CSA,提供社區食物,用有機的方法…」

他們在招募實習生,提供食與宿,這就是我要的。點進網頁,我看到一個在依依秋水旁的倉庫與磨坊,旁邊是火紅的楓葉。我決定去了。

raw-image

寫信給他們(加上仔細的自我介紹),農場隔天就回信,語氣輕快而熱忱,我有了一個農場之約。

去之前總是要突破一些障礙,暑假中我回台灣,面對一份優渥工作機會的邀請,心裡卻放不下那個秋水的景象。家人始終不明白我為什麼拒絕,匆匆逃回美國,九月中,經過了一番周折,我總算出發去了農場,在抵達的十二小時之內,我就光著腳在泥土上開始挖馬鈴薯了。

霜降的農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88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回歸土地思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蔓無目的-avatar-img
2023/12/13
好特別的經歷 謝謝你的翻譯 有機會來拜讀~😊
nip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3
蔓無目的 謝謝妳,我也好喜歡看你的澳洲山居生活,自然觀察和小鎮聖誕節一景啊!這本書有把社群支持農業的精神和做法寫得很清楚,有機會歡迎看看^^
avatar-img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43會員
34內容數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2024/02/14
在養育五個孩子的同時寫一本書... 那麼卡拉是誰?為什麼她可以寫一本包山包海關於homestead的鉅著? 卡拉(Carla Emery)出生於1939年,在蒙大拿的農場長大,從小在麥堆上爬來爬去抓蟲,看著曳引機來去長大,對於種植穀物和飼養動物的都瞭若指掌,後來也到哥倫比亞大學受教育。
Thumbnail
2024/02/14
在養育五個孩子的同時寫一本書... 那麼卡拉是誰?為什麼她可以寫一本包山包海關於homestead的鉅著? 卡拉(Carla Emery)出生於1939年,在蒙大拿的農場長大,從小在麥堆上爬來爬去抓蟲,看著曳引機來去長大,對於種植穀物和飼養動物的都瞭若指掌,後來也到哥倫比亞大學受教育。
Thumbnail
2024/02/13
緣起:一段鄉村生活的回憶 多年前我曾在美國農場實習,當時舉凡有如何養小豬、麵包怎麼發酵、蔬菜怎麼保存等問題,其他年輕實習生就會說,去問卡拉太太(Carla)吧,然後從書櫃裡拿出一本陳舊的厚皮書,按索引翻閱尋找指南。
Thumbnail
2024/02/13
緣起:一段鄉村生活的回憶 多年前我曾在美國農場實習,當時舉凡有如何養小豬、麵包怎麼發酵、蔬菜怎麼保存等問題,其他年輕實習生就會說,去問卡拉太太(Carla)吧,然後從書櫃裡拿出一本陳舊的厚皮書,按索引翻閱尋找指南。
Thumbnail
2022/12/28
十多年前留學結束,我在舊金山居住工作了一年,在高低起伏的街道、海風吹拂的陽光中,跟每年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樣,探索這個迷人城市的北加州生活魅力。 很難不去注意當地蓬勃興盛的綠色飲食運動...
Thumbnail
2022/12/28
十多年前留學結束,我在舊金山居住工作了一年,在高低起伏的街道、海風吹拂的陽光中,跟每年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樣,探索這個迷人城市的北加州生活魅力。 很難不去注意當地蓬勃興盛的綠色飲食運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我的名字有個農字,在大學榜單還會放上報紙的年代,開學後不只一位同學告訴我:「我以為你家是務農的。」事實上我跟農田的距離還蠻遠的,由於在都會區長大,勉強與農地有關連的部分是我阿公是茶農,兒時唯一的務農經驗是跟阿嬤抓茶蟲。那些胖胖的茶蟲早已不復記憶,茶園的風光也隨著都市開發而消失了。
Thumbnail
我的名字有個農字,在大學榜單還會放上報紙的年代,開學後不只一位同學告訴我:「我以為你家是務農的。」事實上我跟農田的距離還蠻遠的,由於在都會區長大,勉強與農地有關連的部分是我阿公是茶農,兒時唯一的務農經驗是跟阿嬤抓茶蟲。那些胖胖的茶蟲早已不復記憶,茶園的風光也隨著都市開發而消失了。
Thumbnail
台灣農牧場缺工持續進行中,新血投入的速度緩慢,世代斷層令人擔憂。 我身在一個被稱爲草莓族的年齡層,被視為喜歡休假不夠勤奮、抗壓性不足、只看薪水福利卻不懂工作給我們的學習機會比較重要。 十幾年前,台灣剛開放澳洲度假打工,我孤身前往澳洲工作。 跟台灣一樣的是,澳洲農場相當缺工,我工作的葡萄農場很偏
Thumbnail
台灣農牧場缺工持續進行中,新血投入的速度緩慢,世代斷層令人擔憂。 我身在一個被稱爲草莓族的年齡層,被視為喜歡休假不夠勤奮、抗壓性不足、只看薪水福利卻不懂工作給我們的學習機會比較重要。 十幾年前,台灣剛開放澳洲度假打工,我孤身前往澳洲工作。 跟台灣一樣的是,澳洲農場相當缺工,我工作的葡萄農場很偏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在 Musta 農場的 WWOOFing Day 1 - 回歸農村的年輕人們為鄉下地方帶來希望
Thumbnail
在 Musta 農場的 WWOOFing Day 1 - 回歸農村的年輕人們為鄉下地方帶來希望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