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裡找父母

在關係裡找父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題目,是我一直很想寫的。


以往的親密關係

今年之前,我已經有長達10年沒有談戀愛。這10年時間,一直在修練,也一直在逃避 (不想重蹈覆轍)… 因為10年前的那段感情,我看得很清楚:我在伴侶身上找的,是媽媽。對方曾給予我在原生家庭裏從沒感受過的無條件的愛,讓我無限依戀。至後來出現第三者,我仍是死不肯離開。

今年五月,當再次進入親密關係,赫然發現:「怎麼你(男友)又是我的媽媽」?

而這一次,不是母愛爆棚的媽媽,而是原生家庭裏,那個冷漠到讓我感覺凍結的媽媽。(這裏,沒有指責對方的意思。實際上,伴侶是配合演出,讓我學習還沒修完的課題 :一直在親密關係裏找父母)


新的感情關係

今年十月,在交友網站上認識了一個男生,最近正式開始交往。對方是個工作狂(好了,這又是另一題了,我總會遇到工作狂!是否對照我內心也住了一個工作狂呢?要不然蛋黃哥怎麼會是我偶像?),五年沒有放過一天假,除了公眾假期。

他是英語老師,周五六日是他最忙碌的時間,基本上見不到人。剛好上週末身體不適,虛弱無力,內心對他真的有不少定罪。某天睡到半夜,身心都很難受。在極度不平安的情況下,開始進行寬恕(《奇蹟課程》的四步驟),請聖靈帶我看見真相。

有趣了,腦中浮現的畫面是爸爸。那個從早忙到晚,每年除了農曆新年假期放假在家,其餘時間都不見人的爸爸。原來你(男友)是爸爸的投射呀!

兒時的我,多渴望父親可以多一點時間在家陪伴我。在我心目中,爸爸就是我的英雄和拯救者:我每時每刻渴望他把我從地獄中拯救出去(語言與精神暴力的地獄)。

只是,總是見不到他;他在我的童年中缺席。

到了青春期,這種未被滿足的渴望變成叛逆與怨憤;英雄與拯救者變成懦夫。我對父親的不滿猶如我對母親的不滿一樣多。我鄙視這個爸爸,鄙視這個無能拯救我出地獄的爸爸(關於「不負責任的爸爸」這一題,也是解了很久,最近終於收回投射了)。

而這次我看到了,我對男友的定罪,來源自小時候對爸爸的不滿:覺得爸爸(男友)無能,在我需要你的時候總是缺席,你沒有對我負責,也沒能力照顧我。

只是,伴侶不是父母


❤️ 好的親密關係

以下摘錄自黃仕明視頻:

「成熟的人,會懂得照顧與滿足自己的需求與渴望,而不需要從另一半身上索取。如果,兩個人在一起,是為了互相索取,這樣雙方都只是對方的工具人。在一段物化的關係裏,工具就意味着,你必須是有用的,否則你將失去我對你的愛。」


🌻 今天的領悟:

親愛的,我有我的不完美與脆弱,我願意向你坦露,也知道你可以接受。然而,接受不等於你要負責。照顧自己的責任,還是回到我身上。你不用為我的不完美、需求、脆弱、情緒等,負上責任。這些,都回到我身上。我有能力照顧好我自己。


🥹 是說,土星七宮 (占星學)的我,「關係」注定是我的終身學習課題。

談戀愛對我來說,一點都不輕鬆。一旦談戀愛,就等於展開「每天自我覺察,每天收回投射,每天寬恕」的學習。只是,逃避了10年,如果始終要學習面對,還是乖乖面對吧。

就… 真的很累這樣……

這裡分享一段很有感覺的影片。

raw-image


有什麼想跟我說的,都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唷!

avatar-img
Allie 的圓宇宙
11.0K會員
124內容數
自從學習日本和諧粉彩,就愛上了圓形。「圓」代表合一、圓滿、和諧。也是我此生追求。 而「圓」的日語發音,同「緣」。願在此與有緣份的朋友認識連結,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在這裡分享我的所思所想,藝術創作,還有走過的路。願這個小宇宙能為您帶來溫暖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lie 的圓宇宙 的其他內容
突然嘔吐,以為吃了不潔食物。誰知,原來是內心對工作量太多產生抗拒,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也是訊號)來告訴我:東西太多,要吐掉一些!身體真的很誠實!!
難以相信。無法相信。 這的確是我潛意識的「糾結信念」。 想起,我跟爸爸溝通時,最讓我煩躁的一個點,就是他總會跟我說:不要相信! 沒想過,我最討厭爸爸的那個點(無法相信),原來我自己身上也有! 明明一切很好,偏要找問題。背後來自一個核心信念:「我就是不配過得好,‼️ 我就是不值得被愛。」
我們現在說的「療癒」,似乎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吃美食,買可愛的商品,看「療癒」的直播。但這種「療癒」,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吃完美食,看完直播,隔天起床,還是空虛寂寞。 真正的療癒,是「重歸圓滿」 (whole),作用在心靈層次。當與生命源頭合一,心靈不再有分裂、罪疚、恐懼 = 圓滿 。
要在香港發展藝術真的不容易。最近跟兩位台灣教練學習,他們都給我一個建議:花點時間經營粉專/自媒體,重點是讓別人知道「你是誰」。現代人買的不是產品,而是「人」。經營好自己,建立自己的特殊切角。
「我是誰?」 透過《奇蹟課程》,我明白到,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自我」,而是「自性/心靈」。 當我明白,這場夢是我的心靈投射出來的,並不真實;當我領悟到,真正的我,其實是圓滿無缺、純潔無罪的,而其他人也一樣。我終於可以放下對自己、對他人的攻擊。
看到源頭,就一切有解了。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到了後來才發現,「看見」只是第一步;要怎樣調整信念,是另一番功夫。 而我,在「看見」之後,卡住了。 我是完美主義者,看到潛意識裏有那麼多黑暗的東西,看到那個不堪入目的自己,就像打開了垃圾桶,聞到陣陣臭味。我條件反射的把垃圾桶的蓋子蓋起來,轉身就走。
突然嘔吐,以為吃了不潔食物。誰知,原來是內心對工作量太多產生抗拒,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也是訊號)來告訴我:東西太多,要吐掉一些!身體真的很誠實!!
難以相信。無法相信。 這的確是我潛意識的「糾結信念」。 想起,我跟爸爸溝通時,最讓我煩躁的一個點,就是他總會跟我說:不要相信! 沒想過,我最討厭爸爸的那個點(無法相信),原來我自己身上也有! 明明一切很好,偏要找問題。背後來自一個核心信念:「我就是不配過得好,‼️ 我就是不值得被愛。」
我們現在說的「療癒」,似乎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吃美食,買可愛的商品,看「療癒」的直播。但這種「療癒」,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吃完美食,看完直播,隔天起床,還是空虛寂寞。 真正的療癒,是「重歸圓滿」 (whole),作用在心靈層次。當與生命源頭合一,心靈不再有分裂、罪疚、恐懼 = 圓滿 。
要在香港發展藝術真的不容易。最近跟兩位台灣教練學習,他們都給我一個建議:花點時間經營粉專/自媒體,重點是讓別人知道「你是誰」。現代人買的不是產品,而是「人」。經營好自己,建立自己的特殊切角。
「我是誰?」 透過《奇蹟課程》,我明白到,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自我」,而是「自性/心靈」。 當我明白,這場夢是我的心靈投射出來的,並不真實;當我領悟到,真正的我,其實是圓滿無缺、純潔無罪的,而其他人也一樣。我終於可以放下對自己、對他人的攻擊。
看到源頭,就一切有解了。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到了後來才發現,「看見」只是第一步;要怎樣調整信念,是另一番功夫。 而我,在「看見」之後,卡住了。 我是完美主義者,看到潛意識裏有那麼多黑暗的東西,看到那個不堪入目的自己,就像打開了垃圾桶,聞到陣陣臭味。我條件反射的把垃圾桶的蓋子蓋起來,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