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一女區桂芝老師批判108課綱是一個無恥的課綱,起因於高中15篇核心古文中,沒有《廉恥》這一篇課文。而其中她也說到拿掉《荀子 勸學 》無法讓學生思考學習的意義……等等等。
【觀看完整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p0nlMnybM】
看完之後,真的覺得身為一名老師,連最基本的課綱都不知道,而且為什麼沒有那篇古文,學生就會有問題呢?這看起來似乎蠻妙的!而且還扯到政治、去中國化等一事,教育根本與政治無關,不要任何事物都在牽扯。因此以下會先帶大家看看高中國文課綱的重點,並且論述這件事最重要的核心問題在哪。
由於課綱中有50幾頁,因此幫大家整理裡面的幾個重要重點。
在課綱當中,開宗明義說了語文教育是在「培養學生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辯的知能」,奠定適性發展與終身學習的基礎,幫助學生了解並探究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促進族群互動與相互理解。
為涵育國語文的核心素養,國語文教育從語文能力的培育、文學與文化素質的涵養著 手,培養學生表情達意、解決問題與反省思辨的能力。經由國語文教育幫助學生習得現代 公民所需之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的能力,藉由各 類文本的閱讀欣賞與創作,激發創意,開拓生活視野,培養反省、思辨與批判的能力,健 全人我關係,體會生命意義,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關懷當代環境,開展國際視野。
一、學習國語文知識,運用恰當文字語彙,抒發情感,表達意見。
二、結合國語文與科技資訊,進行跨領域探索,發展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運用國語文分享經驗、溝通意見,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效處理人生課題。
四、閱讀各類文本,提升理解和思辨的能力,激發創作潛能。
五、欣賞與評析文本,加強審美與感知的素養。
六、經由閱讀,印證現實生活,學習觀察社會,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增進族群互動。 七、透過國語文學習,認識個人與社群的關係,體會文化傳承與生命意義的開展。
八、藉由國語文學習,關切本土與全球議題,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熱 情與能力。
課綱中「推薦選文」15篇為以下圖表示:
在課綱中的23頁地(4)點也說了,選文是提供編選參考。
最後,附上完整版的高中國文課綱,如果有時間好好把她閱讀過吧。
【108課綱高中國文課綱:https://www.k12ea.gov.tw/files/class_schema/課綱/3-國語文/3-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pdf】
如果要用來比喻課綱選文,我會用「比賽」來形容,落選的一方總會不開心。但是都已經是一綱多本的時代了,已經不是國立編譯館時代,課綱是推薦15篇文章,並不是強迫老師或學生只能研讀一本國文課本,但是這15篇課文是出版社一定會納入課本當中的。因此在課綱中,並沒有規定那些課文要納入,那些必須刪除,這是由出版社自己決定。(當然由於15篇核心古文是學測必考,所以出版社一定會放進去,而剩下以前的古文40或30,就出版社自己決定要放哪個課文進去)
我很常說的一句話,難道教了微積分,大家都愛微積分嗎?
難道課程教我們要誠實,那在現當代的社會中的那些大人們遇到問題、遇到過錯為什麼都不誠實地承認呢?
學生的廉恥和良知的培養,並不會僅僅因為讀過一兩篇文言文或文章而有所改變,這取決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人生歷練的綜合影響。
再者,那位北一女老師認為文言文比例降低,導致學生表達能力下降。所以這代表說,提高文言文,學生的語文能力就是最厲害的。不完全是吧,身為老師應該知道相關不等於因果,先拿出質量化數據,在來歸因吧!
最後,學習「廉恥」絕非僅仰賴顧炎武先生的一篇文章就能完全理解。這有點像某些人認為,他們的生活品質全是因為一項特定活動而有所改變,實在是過於簡化。。所以,要承認「廉恥」這概念的涵蓋範疇不僅止於一篇文章,而是需要更全面的學習和討論。
這個問題是台灣教育一直以來最根本已久的問題,不論是國文還是歷史,每年都在吵相關議題。
如果老師喜歡引導學生閱讀顧炎武的「廉恥」,完全可以自主選擇這些教材,而無需將此事牽連至「去中國化」,更不應指責課綱審議委員會不願讓學生學習「廉恥」。
【延伸閱讀】
1.觀點投書:去中國化下的「台灣國」課綱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82060
2.教育該服務國家或國民?從「歷史課綱」爭議思考台灣人文教育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09/article/9980
3.批歷史教育去中國化 新三自運動協會:應廢除台獨108課綱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617301
最終,廉恥的培養源自家庭教育和人生歷練,而非僅僅透過課堂文本的學習。歷史長河中,有許多人博覽群書,卻缺乏廉恥之心,他們閱讀的書籍與我們相比毫不遜色。身為國文教師,我們不必刻意灌輸忠孝之道,而是應致力於教導優秀的中文語言能力。
#重新審視教育中的價值觀
現代社會中,廉恥的缺失不是源自於特定文章未能納入教科書,更深層的問題蘊含在成年人長期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這種觀念強調在18歲時超越他人的重要性,卻將夢想、自由、睡眠、健康,甚至友誼、愛情,以及個體靈魂視為取得勝利的犧牲品。
#犧牲與勝利的掙扎
孩子們或許面臨一個困惑,為了取得勝利,這些所謂的犧牲是否真的無妨呢?正是這種思維導致了廉恥在我們社會中的沈淪。
然而,要關注的並非僅僅是某位文學巨匠的文章是否被列入課本,而在於那些曾讀過這類文章的成年人,他們卻在不自覺中灌輸給孩子一種無視廉恥的價值觀。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只要能在競爭中勝出,廉恥根本不值得一提。
#文化的轉變迫在眉睫
只有當我們的文化能夠擺脫這種只追求勝利、不擇手段的文化,即使是像顧炎武再世,寫下百篇論及廉恥的文章並被收入教科書,也將無法產生真正的影響。
教育下一代的關鍵在於重新定義生命的價值觀。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尋找個人意義、內心的平衡、喜悅和自在,而非只著眼於與他人的比較,只在乎戰勝他人的虛榮。
#從教育到人心的改變
所以,真正需要被關注的問題不僅僅是某篇文章是否進入教科書,更在於這個價值觀是否深植於人心。我們不能將問題僅僅歸咎於教育體系或特定的文學作品,而是應該深入思考為何我們社會對於勝利的追求如此強烈,以至於忽視了廉恥的價值。
#結語:啟發下一代建構更健康的價值觀
在教育下一代時,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價值觀的建構方式。尋找廉恥,挑戰當前價值觀的迷思,是一場從教育體系到人心的全面改變。這不僅僅是一篇文章的問題,更是一個關於我們社會價值觀的根本性探討。唯有這樣的轉變,才能為下一代建立更加健康、平衡的價值體系,使廉恥重新找回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在當前教育體制下,對於學生學習國文的方式,有著眾多的爭議和看法。有人主張應該強調教授文言文或白話文,但我認為更關鍵的是學生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因此將從這個角度出發,探討怎樣的學習方法能夠引發學生的正確學習動機,並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國文。
首先,我認為學習國文並非只是教授文言文或白話文,更應該著重在如何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這方面,教育者可以通過將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使課堂內容更貼近現實,引起學生的興趣。
其次,我認為應該關注學生在考試中的表現,因為考試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法。如果考試偏重於死記硬背,學生可能會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而忽略了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相反,如果考試注重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分析和思考,學生可能會更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思考,提高對文學的理解能力。因此,怎樣考試同樣重要,應該讓學生在考試中發揮出他們真正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最後,我認為學習國文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育者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學習,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例如,可以通過設計啟發性的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和思考,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無窮。
總的來說,學生如何學習國文並非只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教育者應該通過引發學生的正確學習動機、關注考試方式以及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國文的過程中真正受益,培養出具有深厚文學素養的新一代。
108課綱的文言文編選參考的核心選文數量從30篇縮減為15篇,其目的是為了維持「一綱多元」的初衷,所以減少了推薦的篇數,以增加各版本的自由度。
但是以過往成績至上的思維來看,「編選參考」就會被需要銷量的出版社判斷為這是「必編必選」。本來就是依賴著課本教書的老師也就跟著認為這是「必學必考」,甚至誤以為砍掉的就是「不學不考」。若是依照過去的思維,出版社為了銷量直接按照舊版再加進新的推薦文就好了。但時間、資源有限,老師一定認為「該學 = 該教 = 該考」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這反而就是導致教育僵化的問題所在。
所以多數老師一直以來也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做為自己教學能力的指標,而非學生是否真正的學到了廉恥的意義,或是是否所有學生都真的需要學好三角函數。
我覺得這次調整的衝突其實就是改革過程中的正常反應,可以刺激大家思考。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多元的,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來支持。孩子也有各種不同的特質,需要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幫助孩子發展。所以多元的學習方向是對的,但要怎麼改善僵化以久的教育方式?如何改善評量學習成果的方式?還需要大家多多研究探討甚至跟國外取經的。
1.北一女老師批新課綱無恥 學生團體EdYouth:刪古文不會影響學生道德發展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514791
2.【海貍有話要說】108課綱批判影片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