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雙語無法黨:我們對雙語教育的主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爸爸愛國,投藍綠;媽媽顧家,投雙語。
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不要把政黨票都放在同一個藍綠裡。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7901062045536?ref=embed_post 20231128 發表於臉書

raw-image


【臺灣雙語無法黨對雙語教育的主張】

三個主張,一個定義。

一、雙語教育很重要;

二、雙語教育要改革;

三、雙語教育有方法。


雙語教育的定義:

不該是狹隘的「國語+英語」,

應該是恢宏的「母語+外語」。

只是考量到民情,我們「先」處理比較迫切的「中文英文」,

「再」逐步擴及到臺語、客語、原住民語等等「母語」,

以及日文韓文法文德文等等「外語」,

--

定義的進一步闡述如下。

因為,

雙語=國語+英語的那種思想,

只是把雙語的雙,當作「數字」,

因此,「只能選兩個」 ,

所以,各界都想捍衛自己的語言,當然會在那邊吵翻天。

可是,

雙語=母語+外語的這種思想,

卻是把雙語的雙,當作 「方向」,

因此,「任君選兩個」,

所以,光是把臺灣《國家語言發展法》明訂的那19個母語,

跟地球頻繁使用的100種外語,排列組合在一起,

就有1900種「雙語的世界」讓臺灣孩子去遨遊。

#就算外語只算10種也有190個美麗新世界

--

而正是在這樣令人心馳神往的思想前提下,

我們臺灣雙語無法黨的主張是:

我們「先」從這1900種雙語組合,

挑出最符合「社會實況」跟「民眾想像」的那一種組合,

也就是「普通話+美語」開始做起。

我們社會要「先」共同創造出成功的

「國語美語的雙語教育模式」。

有了強大的信心跟成功的模組之後,再去逐步完成諸如:

「臺語法語的雙語教育模式」

「客語德語的雙語教育模式」

「原住民語日語的雙語教育模式」

種種美麗無比的雙語組合。

--

菁英的思想,大可同時馳騁星際,兼顧精微縝密;

全民的政策,卻必須接地氣。就是要接地氣。

我們臺灣就是該先搞好中英文的雙語。

意識形態先擺一邊;學閥學派先擺一邊。

--

讓我們回到那三句主張。

一、雙語教育很重要;

二、雙語教育要改革;

三、雙語教育有方法。

但這次看這三句話,

要用「母語-外語」的恢宏定義去看,

而非「國語-英語」的狹隘定義去看。

--

一、雙語教育很重要。

健康的外語教育,能為死氣沈沈的母語教育,注入新的活水;

健康的母語教育,能為死氣沈沈的外語教育,注入新的活水。

每種外語,都有她自成一格,可以攻錯的語音、語法跟文化語境。

這是不管母語本身再優秀,都無法觸及的維度。

例如:

華語的聲調,跟意義綁死在一起,永遠固定在那裡;

英語的語調,卻千變萬化,充滿表情跟遊戲的空間。

又例如:

英文的書寫,跟字母綁死在一起,永遠固定在那裡;

中文的書法,卻千變萬化,充滿表演跟遊戲的空間。

雙語教育很重要,因為母語跟外語的交會、交流跟交融,

會刺激彼此,啟發彼此,讓彼此更健康、更豐富、更有生命力。

--

二、雙語教育要改革。

先改變雙語的定義,才不會陷入無止盡的統獨意識之爭;

再改變雙語的榜樣,才不會請鬼抓藥單,複製錯誤經驗。

雙語的定義,前面已經提及,不贅述;

雙語的榜樣,很簡單:不是新加坡,也不是芬蘭。

新加坡是標準的英語國家。華語是小菜。

我們根本不是走那種路線的國家。

也不是芬蘭。

芬蘭是發展出「CLIL這一套雙語教學理論」的國家。

如此而已。

芬蘭不是一個成功把「英文跟中文」融合在一起的雙語國家。

差遠了。他們根本沒有在學中文啊。

那我們學他們幹嘛?

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真正意義上的雙語國家,地球還沒出現。

地球即將要出現了。

那個國家,叫做臺灣。

--因為,三、雙語教育有方法。

那個方法,叫做SoR. Science of Reading.

那個方法,在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已經大行其道。

今年5月9號,紐約市長下令700間公立小學英文老師,全都打掉重練,花兩年接受SoR的培訓。

今年8月1號,美國前教育部副部長公布,已有42州立法保障孩童的英文教學,必須遵循SoR的精神。

今年9月1號,哥倫比亞大學,勒令關閉了該校創辦了42年的英文讀寫中心,因為該中心的教材教法,未能遵循SoR的精神。

--

但,他們只是拿SoR來「改革母語」而已。

臺灣雙語無法黨,是要拿SoR來「改革雙語」。

--

簡言之,

美加澳英,現在才驚覺要用科學的「英文SoR」

我們臺灣,是老早就很成功執行了「中文SoR」

我們只是不知道,那些教學步驟,就叫做SoR.

臺灣的文盲極少;這就是我們有「中文SoR」的明證。

而我們現在該積極去建構的,是「雙語SoR」

--

第一步,是把「英文SoR」明文寫進下一屆的英文課綱。

這樣,臺灣孩子的英文教育,就開始遵循科學,邁向健康。

第二步,是把已經有的「中文SoR」,跟即將要有的「英文SoR」,融會成「中英雙語SoR」。

這樣,臺灣孩子的中文跟英文,就會互相拉拔,互相昇華,同時起飛,中英語文俱佳,東西文化兼容。

第三步,是把成功推展的「中英雙語SoR」,進一步擴編成「中法、臺日、客德、賽雅葡萄牙、阿美芬蘭、、、等等無限多種組合的雙語SoR」。

--

結論:

臺灣將成為地球上名符其實的「萬語之島嶼」。

這一切是夢幻泡影,還是一夕成真,

都得靠明年1月13號,您的那張政黨票。

--

國家認同當然很重要。沒有國,哪裡會有家?

可是,當每個家庭都被英文搞死的時候,

那個國,也等於是被英文搞死的國啊。

因此我建議:

爸爸愛國,投藍綠;媽媽顧家,投雙語。

#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不要把政黨票都放在同一個藍綠裡

周奕成

raw-image

❤️💙💜

行動支持臺灣雙語無法黨戶名:臺灣雙語無法黨

政治獻金專戶帳號:(7000010)-50438642

小額捐款,請至官網。

https://www.miparty.org/news.aspx?id=412

也可以發票愛心碼119119捐贈

謹代子子孫孫謝謝您。

❤️💙💜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本的父母,在用愛心跟耐心,教子女「球棒」的英文時, 口中說出的,是 ㄅㄚ ㄉㄛˇ 筆下寫出的,是 B-A-T. 然後,在孩子的嘴巴裡,埋下了三顆不定時炸彈:
選舉二字,恐怕指的是:選出來,高舉。 高舉什麼? 當然是價值。 價值又是什麼? 價值就不是價格,不是價錢。
人生如戲,蕭燐洪跟蕭文乾父子,居然除了從小共餐無數次以外,還能共同參與一次浪漫又務實的公共事務。
不該停留在藍綠紅白,停留在意識形態。 有些愛,真的是無條件的。 祝福闔家;祝福臺灣。 For you, for me, Formosa.
這是福爾摩莎全民考試史上,唯一不想考A的一次。 因為我們都希望 F. 因為ㄝˇㄏㄨˇ= 誒虎 = 臺語的「能赴」= 一定來得及。
這個在美國炸鍋的 SoR 教學法, 清楚指出英文習得的五大步驟。 他們美國孩子學英文,必須:1, 2, 3, 4, 5. 我們臺灣孩子學英文,卻能: 2, 3, 4, 5.
日本的父母,在用愛心跟耐心,教子女「球棒」的英文時, 口中說出的,是 ㄅㄚ ㄉㄛˇ 筆下寫出的,是 B-A-T. 然後,在孩子的嘴巴裡,埋下了三顆不定時炸彈:
選舉二字,恐怕指的是:選出來,高舉。 高舉什麼? 當然是價值。 價值又是什麼? 價值就不是價格,不是價錢。
人生如戲,蕭燐洪跟蕭文乾父子,居然除了從小共餐無數次以外,還能共同參與一次浪漫又務實的公共事務。
不該停留在藍綠紅白,停留在意識形態。 有些愛,真的是無條件的。 祝福闔家;祝福臺灣。 For you, for me, Formosa.
這是福爾摩莎全民考試史上,唯一不想考A的一次。 因為我們都希望 F. 因為ㄝˇㄏㄨˇ= 誒虎 = 臺語的「能赴」= 一定來得及。
這個在美國炸鍋的 SoR 教學法, 清楚指出英文習得的五大步驟。 他們美國孩子學英文,必須:1, 2, 3, 4, 5. 我們臺灣孩子學英文,卻能: 2, 3, 4, 5.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公立學校推動雙語教學已有一段時日,這期間許多教育專家都提出現場實施的狀況,供政策制定者思考。目前公立的雙語國小如果過江之鯽,然而實際運作狀況真如我們想像的嗎?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公立學校推動雙語教學已有一段時日,這期間許多教育專家都提出現場實施的狀況,供政策制定者思考。目前公立的雙語國小如果過江之鯽,然而實際運作狀況真如我們想像的嗎?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我從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再也沒有堅持、或是期待跳跳糖會英文,他現在就學的幼兒園有半小時英文課,園長在入學前就說明的很清楚:「這半小時的英文課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知道有這個語言的存在,有這堂課,不會讓孩子 #會英文!」園長跟我想得一樣,我只想要孩子知道這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語言,同時不排斥這些語言,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