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愛是一把槍,也是《燃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這是最後一篇關於金馬六〇的記事。先說結論,去年在釀電影的 Podcast 節目上,我說自己 2022 年最喜歡的電影是《少年吔,安啦!》《神人之家》;今年,我想毫無疑問地是《燃冬》和《愛是一把槍》

去年是屬於「家庭」的生命課題,今年則是在如潮水般流動的愛裡練習誠懇。

選在今年的第一個寒流夜進戲院看陳哲藝的新作《燃冬》是一場浪漫的註定,2023 年走到了最末,台灣的冬季來得很慢,秋冬交際總是無感,變冷往往是轉瞬之間的事。看完《燃冬》後,我反覆地感受著電影裡的悸動、衝動與真誠,以及在那 90 分鐘裡,只想轉頭交付自己赤誠的心。

《燃冬》最赤裸、乾淨的一塊切面,是開頭第一場伐冰工人鋸開的紋理淨透、透著霓光的冰磚;是角色之間幾乎快將彼此給燒盡的湧動的愛與情慾;是陳哲藝選擇放下秩序,回頭面對創作的自由和漂泊;是所有曾經被電影接住的人們,再次面對電影時燃起的炙熱;是我回頭望見自己的心,想著電影是如何讓兩顆心變得靠近。

如果電影是自由的,創作是自由的,那麼愛也應該是無邊無際的自由。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浩豐在東北的天寒地凍裡搭上了開往延吉的遊覽車,認識了導遊娜娜和她的朋友韓蕭,三人在凍得刺骨的冷夜裡喝著酒,沒有前行的終點,就只是散漫地在邊境的雪地裡不斷繞行。

三人之間的眼光並不總是對著同一個人的,走在一起的時候,娜娜望向的是認識不過幾個鐘頭的浩豐,韓蕭的目光卻頻頻投向娜娜;在家唱歌的時候,娜娜看著的是正閉眼彈琴的韓蕭,可發現她的眼淚的卻是浩豐;去到酒吧的時候,娜娜低下了頭不望向誰,浩豐的鬱和淚只有韓蕭一個人看見。

韓蕭拾起吉他,哼著朴樹的〈蘇珊的舞鞋〉時,陳哲藝先是用一顆長鏡頭將三人安放在景框之中,捕捉了三人借著酒意微醺而緩慢流淌的心緒,接著,再以三人各自的特寫切換:

韓蕭唱著歌,目光在兩人之間掃視。
浩豐仰起頭,閉上眼睛。
娜娜低著頭,抬起頭看著韓蕭落下淚來。
浩豐轉過頭,定睛看娜娜臉靨上的眼淚。
眼鏡反射著浩豐自己,銀幕投映著觀眾自己。

歌是唱給自己聽的,希冀悄悄地藏進了詞裡,它也成為我理解這部電影的線頭,浩豐如水,韓蕭似火,娜娜是一半濕漉、一半枯焦的木,而三人的相織就成了冬天的毛衣。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預告裡不停出現的「閉上眼睛,然後⋯⋯」對應的是歌詞裡的「縱身一躍,再見呀,虛浮之海」,吐在彼此身上的煙圈,是逃離倦怠世界的夢幻泡影,而神給的那雙舞鞋就是彼此,各穿上一隻鞋,搭著彼此的肩,遂飛上了天。

可以在人間將一個人視為「彼此」,就是神給予的,屬於生命的禮讚。

《燃冬》是陳哲藝給自己的一場夢,於角色而言也不只是幾天之內瞬即消逝的愛情,渺小的、孤寂的他們,是跟著導演的腳步一起,背向觀眾,在心靈的雪地上留下足跡。

所以電影裡有四個人的腳印,他們被圍困在生命邊界,步行來到長白山附近的延吉,一座夾雜著各異語種、族群的城市,對來自他方的人來說,是夢幻的、放肆的。於是,他們在這裡停泊,欲找出口,覓得離開的方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的第五個人,是只存於電視上的偷竊慣犯,唯一一次現出真身時,是他背對著世人奔跑在大雪紛飛的火車軌道上,接著,他被抓住,整個身子被壓在雪地上,然後笑了。

這場戲配著歌妓唱的韓國民謠〈阿里郎〉,她唱了一場盼望。

如果說〈蘇珊的舞鞋〉是把一起離開的心寄於其中,〈阿里郎〉就是將想要一起留下的心安放在裡頭。在歌妓悠悠地唱著聽不懂的韓文歌時,看著銀幕上背對人間、面向生命狂奔的竊者,我哭得很厲害,當時不明白哭的理由,而今才發覺這也是一場註定。

〈阿里郎〉從五〇年代韓戰期間延續至今,為了歌妓與樂音所傾倒的心,亦是從幾個世紀之前,便在石橋上等待著的人。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電影是發生在幾個晚上的故事,愛來得很快,幾乎是一見鐘情那樣,在整車的遊客群裡,在散漫的人群裡只看見彼此,但短暫的記憶就像是延伸了一輩子的「愛在三部曲」。暖冬的太陽臨來之後,長白山上的雪不會完全消融,就算融化也存有痕跡,冰雪消失之後,一直還在的愛,以及仍舊愛著電影的心,依然靜靜地躺在那裡。

《王牌冤家》是戀人在雪地畫出天使的形狀以昭宿命般的不渝,《燃冬》是毫無顧忌地向後倒下,將自己交給純白的雪,如長白山上傳說的熊,動也不動地等待,直到生命在荒蕪裡拓出印記。《燃冬》想說的當然不只有愛情,還有一代人橫亙在流轉的世代裡,感覺到自己被遺落,卡死在蠻橫社會裡的困蹇,以及孤寂之中偶有的微光。

在《愛的歷史》(2007)中,27 歲的妮可.克勞斯也用同樣的方式將幾代人的離散歷史寫成了愛。Leo 在二戰結束後的餘生縈繞在記憶裡,寫著書中書《愛的歷史》的書稿,Emma 尋找著書中書裡的 Emma 的蹤影,人間的執著是他們在虛華浮世裡留下的刻痕,是天使選擇來到人間的理由,而克勞斯寫的就是在巨大歷史的流離之下本能的愛。

《愛的歷史》中的一段:「朱利安舅舅曾經告訴我,雕塑家暨畫家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說『有時為了描繪一顆頭顱,你必須放棄整個軀體;為了一片樹葉,你必須罔顧整個風景。剛開始看來似乎自我設限,但過了一會之後,你會明瞭好好畫出某個景物的四分之一吋,比你假裝描繪整片天空,更能掌握住宇宙間的某種感情。』」

這段話並非是不得自由的困境,而是劃開宇宙的肌膚之後,即使割裂開來的肌肉紋理留下了疼痛難耐的傷口,漂在黑環裡的生命也會甘願縱身一躍,來到混濁的塵世只為作一次人,經歷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也將同時擁有的生滅,以及愛會在身上留下的刻印,並將歷史看作是悠長的愛。

這段綿延的歷史,是三人各自走進生之迷宮時,在每一個轉彎所遇見的彼此交織的記憶;是他們各自搭上飛機、騎上檔車時,沿途所經的風景與寤寐不忘的情意;是陳哲藝在放下偏執之後,回到源頭以誠實的心再一次愛上電影;是我決定留下來,化作一片海洋,擲出暈眩的寶石。

電影以外的我們/觀眾,想像著這是生命最後仍然被箝制著──但答案不是這樣子的,更重要的是無名的竊者正以奇詭的方式抵抗虛無,也因此,他們三人選擇在書店偷一本最厚的書,輕巧地代表了生命的重,以及漠視他人的眼光的輕盈。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如《愛是一把槍》的最後一場戲,海邊響起了幾聲槍響,蕃薯最終回到了大海,命中注定缺水的他,舉起那一把名為愛的槍,直指曾經交付給愛人的脆弱,選擇扣下板機、狂奔入海的蕃薯,在狂奔入海後,不再缺水,笑得赤誠。

所以,最重要的是他們仍然笑著,回到最赤裸的樣子,如我回頭面對電影,面對文字,面對自己有些害怕,卻如此炙熱的心。

回到今年所面對的課題,我變得更誠懇了嗎?

如果要為此作結,《燃冬》的第六個人是我。

看影中人擁有選擇離開或留下的權力,看陳哲藝不再被過去的自己給困住,他們找到了更自由的自己,而我也能在冬天燃起一絲火紅的等待,如頑石,如流螢,帶著生命本就存有的流動與困惑,赤誠地道著愛,自由地選擇駐足,心明眼亮地迷路與抵達。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燃冬》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後記(記於私人日記,2023/11/19)

想起九月一個人在家用投影螢幕看《王牌冤家》就靜靜地睡到天明的夜晚,想起十月的最後一夜,從透著霓光的夾娃娃機裡掉下來的矮袋鼠娃娃。幾天前點開《此時此刻》,第一集的結尾是王淨望著攝影機的表白,她看著他人的眼睛呼喚著,可話是說給另一個人聽的。就像此刻的我,寫下這些字,也只是想被誰給閱讀,像《愛的歷史》裡說的一樣,天使會發現自己的缺陷,於是她就墜入了愛河──不是廣泛地愛著一群人,而是某個特定對象。

經過幾個月的打磨,終是來到九局下半。今天的台北下雪了。冬天實在很冷,我想安放自己的心,提醒自己可以是自由的。

延伸聆聽:〈留下來陪你生活〉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考慮到史柯西斯高齡,他將很可能是自己漫長電影生涯,最後的表演、最後的台詞,做為《花月殺手》最後總結的台詞。作為美國電影歷史的代言人、西部片傳統的繼承人、電影藝術的聖徒。他以這樣的身分和姿態,親自進入西部電影史中,貢獻最後也最完整的一段表演,用畢生在電影世界積累的力量,控訴將他帶入電影界的西部片。
《宿怨》以一封訃聞,與一顆由窗框望見安在樹間的木屋的長鏡頭為始,隨著鏡頭往右橫移,是房裡疊亂的模型屋,在推進至其中一間模型屋後,便轉場成實像場景,模型人偶便成了活生生的人。搭配低頻噪音與鳴響聲,電影在前三分鐘就下足了暗示,神秘力量的觀看視角、影中人的任憑擺佈、觀眾的被操弄皆在幾分鐘內被揭示。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已逾七旬的資深編劇荒井晴彥,近四年間連續執導兩部由當紅明星主演的大尺度作品──《火口的二人》和《花腐》,此舉顯然是為復甦其早年以「粉紅電影」起家的光景,更在改編既有文本之餘(註1),灌注社會時事與思辨,試圖勾勒出他眼中某種糜爛無望、蘊含毀滅慾望的「後三一一」式年輕世代眾生相。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從《小行星城》所指涉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國族與戰爭敘事,到《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暗諷的資本遊戲,眼花撩亂的商品、各式認同與議題、乃至眾媒體平台上的人設,無處不是故事。而曾經的我們入戲多深,即使時常像劇中劇的奧吉及其演員一樣,納悶著為何要用烤爐燙傷自己的手,卻仍照做了,而導演說,你做得很好
考慮到史柯西斯高齡,他將很可能是自己漫長電影生涯,最後的表演、最後的台詞,做為《花月殺手》最後總結的台詞。作為美國電影歷史的代言人、西部片傳統的繼承人、電影藝術的聖徒。他以這樣的身分和姿態,親自進入西部電影史中,貢獻最後也最完整的一段表演,用畢生在電影世界積累的力量,控訴將他帶入電影界的西部片。
《宿怨》以一封訃聞,與一顆由窗框望見安在樹間的木屋的長鏡頭為始,隨著鏡頭往右橫移,是房裡疊亂的模型屋,在推進至其中一間模型屋後,便轉場成實像場景,模型人偶便成了活生生的人。搭配低頻噪音與鳴響聲,電影在前三分鐘就下足了暗示,神秘力量的觀看視角、影中人的任憑擺佈、觀眾的被操弄皆在幾分鐘內被揭示。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已逾七旬的資深編劇荒井晴彥,近四年間連續執導兩部由當紅明星主演的大尺度作品──《火口的二人》和《花腐》,此舉顯然是為復甦其早年以「粉紅電影」起家的光景,更在改編既有文本之餘(註1),灌注社會時事與思辨,試圖勾勒出他眼中某種糜爛無望、蘊含毀滅慾望的「後三一一」式年輕世代眾生相。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從《小行星城》所指涉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國族與戰爭敘事,到《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暗諷的資本遊戲,眼花撩亂的商品、各式認同與議題、乃至眾媒體平台上的人設,無處不是故事。而曾經的我們入戲多深,即使時常像劇中劇的奧吉及其演員一樣,納悶著為何要用烤爐燙傷自己的手,卻仍照做了,而導演說,你做得很好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今年臺北電影節的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帶給觀眾沉重而悲傷的故事,導演勇敢直面創傷,並透過影片懷念與敬意摯友。影片中的紀錄素材讓人看到導演如何以真誠面對過去的傷痛,同時也展示了人類在面對失去時的堅韌與勇氣。
Thumbnail
我們兩個最近一起合作一部電影,前幾天的一顆鏡頭是我們一起吃飯時,我跟他說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台灣沒有冬天。他居然因為這句台詞流了眼淚,即興發揮地站起來抱住了我。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句話時覺得好感傷。
Thumbnail
原以為是輕鬆小品,後來感覺有幾分像推理劇了,再後來又變成時代劇,最後還是落在秦昊的那句話:外皮裹著懸疑,內核是命運和人生。看完漫長的季節就跟劇裡的三個主人公一樣,度過了漫長而揪心,卻又處處有暖意和笑容的一季。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從我孩提時代,賀歲片一直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當年最精彩的電影總會是在農曆新年推出,這和過年買新衣一樣,成為一年最期待的事。賀歲片除了當代的文化氛圍,更是社會民情和價值觀的一個指標。陳詠燊導演的《飯戲攻心2》,以兩餐飯作為主軸,細緻地將我們帶入家庭、愛情與自我認同的深思中。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第三十章  別離 良久,宋絮菲問了一句:「你會唱『秋意上心頭』嗎?」只聽她輕悠悠地唱起: 火焰熊熊 燃燒以後 除了灰燼 還能留下什麼 情意稠濃 熱戀以後 是不是 註定要珠淚婆娑 陳淑樺的「秋意上心頭」。傅彥平同感於這首歌的悱惻之意,咀嚼歌詞滿盈的離緒,忍不住熱淚盈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食文化底蘊刻劃出人心中深藏的孤獨・終究停駐在溫柔的陪伴 *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睽違多年的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不僅斬獲二〇二三年坎城最佳導演,也代表法國競逐二〇二四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火上鍋》整體的畫面在美食烹煮過程與主角人物生命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今年臺北電影節的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帶給觀眾沉重而悲傷的故事,導演勇敢直面創傷,並透過影片懷念與敬意摯友。影片中的紀錄素材讓人看到導演如何以真誠面對過去的傷痛,同時也展示了人類在面對失去時的堅韌與勇氣。
Thumbnail
我們兩個最近一起合作一部電影,前幾天的一顆鏡頭是我們一起吃飯時,我跟他說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台灣沒有冬天。他居然因為這句台詞流了眼淚,即興發揮地站起來抱住了我。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句話時覺得好感傷。
Thumbnail
原以為是輕鬆小品,後來感覺有幾分像推理劇了,再後來又變成時代劇,最後還是落在秦昊的那句話:外皮裹著懸疑,內核是命運和人生。看完漫長的季節就跟劇裡的三個主人公一樣,度過了漫長而揪心,卻又處處有暖意和笑容的一季。
Thumbnail
《燃燒烈愛》是一部充滿著抽象劇情和對話的韓國劇情片,呈現出當代年輕人對現況的無力感,以及存在與否的定義。文章討論了影片中對生命的渴求和遺忘的主題,以及導演對當前年輕世代生命光的出口的探討。
Thumbnail
從我孩提時代,賀歲片一直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當年最精彩的電影總會是在農曆新年推出,這和過年買新衣一樣,成為一年最期待的事。賀歲片除了當代的文化氛圍,更是社會民情和價值觀的一個指標。陳詠燊導演的《飯戲攻心2》,以兩餐飯作為主軸,細緻地將我們帶入家庭、愛情與自我認同的深思中。
Thumbnail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Thumbnail
第三十章  別離 良久,宋絮菲問了一句:「你會唱『秋意上心頭』嗎?」只聽她輕悠悠地唱起: 火焰熊熊 燃燒以後 除了灰燼 還能留下什麼 情意稠濃 熱戀以後 是不是 註定要珠淚婆娑 陳淑樺的「秋意上心頭」。傅彥平同感於這首歌的悱惻之意,咀嚼歌詞滿盈的離緒,忍不住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