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以為我很開明,卻領悟到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過許多長輩想左右孩子的人生,孩子不照做就說的更多,他們看不出孩子的痛苦,還老是說:「我沒有強迫他,他自己決定要這樣做的啊!」


事件

11月初國小期中考,考國文的前一晚,我叮嚀女兒要做一些複習:「寶貝,你明天要考國文耶,你要不要去把每課的圈詞都寫一遍?」

「可是圈詞我都會了啊,我不想寫圈詞,我覺得我應該要複習成語。」


「你圈詞真的都會了嗎?」我滿臉疑惑的說。「媽媽只是猜測複習圈詞有幫助,並不知道你真正需要什麼,既然如此、你就去練習成語吧。」女兒低頭沒回應,就默默地走回房間。


過了30分鐘,女兒走出房間,手上拿著A4的紙,我接過來一看:「ㄟ~你不是說要練習成語,怎麼還是寫圈詞?


可是你就說要寫圈詞,弟弟也在寫圈詞呀」。

「蛤~那成語怎辦?」我想再叫女兒繼續去練習,她說不要、就跑去玩了。


1週後,國文考卷發回來。
看了考卷,我的嘴變成O型。86分,然後那些錯的題目,竟然都跟「成語」相關!


領悟

期中考事件讓我理解到:「小孩永遠都會被父母影響,無論她多麼的有主見、有自己的想法,最後都很可能變卦聽你的」。耳濡目染的、孩子便不由自主受限於「父母的一言一行」。


原來,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框架,影響一輩子的框架。


幸好,就有如Moving異能裡,奉皙跟喜秀說的話:「不知道才擔心,知道了以後就不擔心了」。既然無論想不想、願不願意、開明不開明,我就是孩子的框架,那起碼、我可以選擇我要做個怎樣的框架。


嗯~ 就從 「專注聆聽並仔細觀察女兒的真實需求」開始吧!


(正文完)


小插曲

「媽媽,魯豬豬說佐羅力強迫他,強迫是什麼意思?」正在看怪盜佐羅力的兒子,突然抬頭問我。


「強迫就是讓對方有壓力而順從,照著你的話做啊!」我隨口回答。

「那壓力是什麼意思?」「壓力就是讓你覺得很緊張,心裡不太舒服啦。」我邊滑手機邊懶懶的回應。

「所以如果你讓我覺得緊張、心裡不太舒服,然後要照著你的話做,就叫做強迫」。


「對啦對啦!」


「媽媽,所以你今天晚上一直叫我吃我不想吃的香菇,就是一種強迫。」


「嗯?!」我揚眉抬頭、有點心虛,鎮定的看著兒子:「兒子,你知道的太多了,你現在只要知道你是菇勇者,所以要勇敢的把香菇都吃掉」。


看來兒子也快要覺醒了,嘖,越來越不好玩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3/12/14
哈哈哈,好聰慧的兒子。
職場法蘭克 嗯?! 可能是看太多「故事書」的後遺症。🤣
哈哈哈,菇勇者,很有梗欸你!
린/凜(筆名:155cm/九畹蘭) 哈哈哈~是真的有一個手遊遊戲叫菇勇者! 我順手用來跟兒子玩玩~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12/14
小插曲,真有意思~
Angela Chen 😊
很有意思的對話!“菇勇者”
林燃(創作小說家) 看你跟幾位小說家們的留言對話,也很有意思!
蔓無目的-avatar-img
2023/12/28
你的孩子已覺醒 你糟了!!🤣
蔓無目的 對!女兒現在已經超會辯論的,再加一個兒子,我我我...... Orz
avatar-img
烹飪睡覺泡茶喝的沙龍
189會員
393內容數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2025/04/18
一位母親在週末賴床時,與兒子分享她50歲的夢想竟與10歲時一樣:擁有自己的房間,因為父親打呼聲太大。這篇文章以幽默輕鬆的方式,探討夢想與年齡的關係,並反思即使時間流逝,某些渴望可能始終如一。
Thumbnail
2025/04/18
一位母親在週末賴床時,與兒子分享她50歲的夢想竟與10歲時一樣:擁有自己的房間,因為父親打呼聲太大。這篇文章以幽默輕鬆的方式,探討夢想與年齡的關係,並反思即使時間流逝,某些渴望可能始終如一。
Thumbnail
2025/04/17
期末考將至。 晚餐後,我對小三的兒子說:「媽媽陪你複習一下英文,要不?」 沈浸在萌漫大話西遊記的他,完全不搭理,又問了兩次,他才不耐煩的回: 「不要,我要爸爸陪我複習。」好吧,於是我就走去女兒房間。女兒最近迷上史萊姆,每天都要搓個幾百幾千下才心滿意足,果不其然,又在玩史萊姆,
Thumbnail
2025/04/17
期末考將至。 晚餐後,我對小三的兒子說:「媽媽陪你複習一下英文,要不?」 沈浸在萌漫大話西遊記的他,完全不搭理,又問了兩次,他才不耐煩的回: 「不要,我要爸爸陪我複習。」好吧,於是我就走去女兒房間。女兒最近迷上史萊姆,每天都要搓個幾百幾千下才心滿意足,果不其然,又在玩史萊姆,
Thumbnail
2025/01/09
期末考已至,寒假即將來襲,孩子即將在家裡熱鬧(搗亂)一個月。 我已於1月7日備好課外讀物,用於消耗敵方注意力,借以獲取己方寧靜。 怎料敵方火力強大,才幾天,已經被看完好幾本。 嘖嘖~漫畫借太多了喔? 沒事沒事,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你準備好課外讀物了嗎?
Thumbnail
2025/01/09
期末考已至,寒假即將來襲,孩子即將在家裡熱鬧(搗亂)一個月。 我已於1月7日備好課外讀物,用於消耗敵方注意力,借以獲取己方寧靜。 怎料敵方火力強大,才幾天,已經被看完好幾本。 嘖嘖~漫畫借太多了喔? 沒事沒事,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 你準備好課外讀物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過許多長輩想左右孩子的人生,孩子不照做就說的更多,他們看不出孩子的痛苦,還老是說:「我沒有強迫他,他自己決定要這樣做的啊!」
Thumbnail
看過許多長輩想左右孩子的人生,孩子不照做就說的更多,他們看不出孩子的痛苦,還老是說:「我沒有強迫他,他自己決定要這樣做的啊!」
Thumbnail
很多人在長大以後都會忘記自己成長過程,總覺得孩子長大了什麼就會自己學會了,所以不需要教。 可是,如果不好好教,孩子長大了,還是什麼都不會。白紙不會因為放久了,就會自動產生美麗的圖畫,只會漸漸泛黃而已。 所以,無論是什麼都需要教,如果沒有教育孩子,孩子的模樣就是直接複製父母的樣子。 我說一句,他
Thumbnail
很多人在長大以後都會忘記自己成長過程,總覺得孩子長大了什麼就會自己學會了,所以不需要教。 可是,如果不好好教,孩子長大了,還是什麼都不會。白紙不會因為放久了,就會自動產生美麗的圖畫,只會漸漸泛黃而已。 所以,無論是什麼都需要教,如果沒有教育孩子,孩子的模樣就是直接複製父母的樣子。 我說一句,他
Thumbnail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一度非常嚴肅認真,動不動就長篇大論的教訓,那是為了定好規則,讓小小人兒明白基本的底線,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有些事情都不可亂來。
Thumbnail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一度非常嚴肅認真,動不動就長篇大論的教訓,那是為了定好規則,讓小小人兒明白基本的底線,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有些事情都不可亂來。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爸媽的試卷,等待我們填空,並交卷(放手)。 朋友A的答案,在朋友B的試卷上,不一定能拿到分數。 雖然教科書有建議的解題方式,但絕非放諸四海皆準。 老話一句,沒有絕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合適與不合適這個孩子。 我們總是在對自己充滿著疑惑中,就跟著孩子一同成長了。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爸媽的試卷,等待我們填空,並交卷(放手)。 朋友A的答案,在朋友B的試卷上,不一定能拿到分數。 雖然教科書有建議的解題方式,但絕非放諸四海皆準。 老話一句,沒有絕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合適與不合適這個孩子。 我們總是在對自己充滿著疑惑中,就跟著孩子一同成長了。
Thumbnail
在同事的推薦下收聽了〈王麗芳的親子觀點〉podcast頻道,一聽下去還真是無法停下來,麗芳老師在教養孩子上的觀點非常明確且充滿著力量,但這力量的背後是滿滿的教育與愛,因為希望孩子能長大成獨立自主且具有思維思辨能力的人。這一點是我也非常認同、也在教養孩子路上一路在學習的目標。
Thumbnail
在同事的推薦下收聽了〈王麗芳的親子觀點〉podcast頻道,一聽下去還真是無法停下來,麗芳老師在教養孩子上的觀點非常明確且充滿著力量,但這力量的背後是滿滿的教育與愛,因為希望孩子能長大成獨立自主且具有思維思辨能力的人。這一點是我也非常認同、也在教養孩子路上一路在學習的目標。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
Thumbnail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