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溏創作的故事】《全語文下的樣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到會,會有一個進程,有的快,有的慢。

在學齡前需要開發的階段,若是想要孩子「變成會」,

那麼填鴨式的讀寫算,邊填、邊壓、邊看見感覺就很快。

但會不會內化成為真正的能力就不一定了。

不過,若把學習看成一個長期階段需要去鍛鍊火侯的高湯,

或一顆要長得健康的大樹,

那麼小火、大火、慢燉、細熬,有些急不得;陽光、水和養分都得仰賴時間。

在全語文的學習歷程裡,那學習的結果雖無法像填鴨式快快就看見,

沒有簿本可滿足大人心中的虛榮心時,

那新的鍛鍊,可就是大人對於學習信念的問題了。

不過,學習的滋味,卻是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的。

或許在有些孩子孩子中班時,大人就急著想要看見可以安心的成果,

園所老師、與父母所派出的作業,

或許也讓這個階段的孩子曾經淚眼汪汪,但卻滿足了大人的想要。

這想要能持續多久?是否也能成為孩子的想要?這都得要繼續看下去才會知道。

不過,一旦打壞了學習的胃口,能繼續學習的「喜歡」,可能就回不去了。


孩子喜歡聽故事,所以大人陪伴孩子的出聲閱讀。

不管是繪本,或童詩、仿寫、畫字...

歪歪斜斜的字體、有邊讀邊的日子也挺有趣的,

至少孩子是在「喜歡」的學習頻率裡,找到自己階梯,

然後一步一步往想要的方向爬去。

哪個領域我們不會知道,更無法設限。

總之,探索會成為每個孩子學習的秘密。

何時能開展出什麼?大人的等待與陪伴成為一種絕對。

看著大班的溏溏,在媽媽的陪伴下,自己創造故事,

自己用拼音寫下來,再自己讀出來。

我想,這是在開放教育中的全語文學習歷程裡,

想要呈現的一種語文、書寫、閱讀、念誦的一種開心的樣貌。

孩子開心,我也好開心呀~


文/魔莉園長

影片/溏溏媽媽/黃有慈女士

女孩/溏溏

女孩老師/劉芳彣老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1/07
每個學期的方案結束,為孩子編輯成方案小書,提供家長作為回顧與紀念
Thumbnail
2025/01/07
每個學期的方案結束,為孩子編輯成方案小書,提供家長作為回顧與紀念
Thumbnail
2025/01/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x93eu8uhc每一個需求都是因為有需要才創造。 孩子不願意回家用哭鬧解決,倒致最後,媽媽生氣孩子哭泣。 就去思考方法吧,用音樂用策略,用語言,用行動。 音樂聲響起,就會有錄製好的音檔,在校園撥放, 聽著聽著就跟著聲音指令
Thumbnail
2025/01/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x93eu8uhc每一個需求都是因為有需要才創造。 孩子不願意回家用哭鬧解決,倒致最後,媽媽生氣孩子哭泣。 就去思考方法吧,用音樂用策略,用語言,用行動。 音樂聲響起,就會有錄製好的音檔,在校園撥放, 聽著聽著就跟著聲音指令
Thumbnail
2025/01/07
這是在2022年年末, 忙著為了某個特定目地而執行的一個行動。 這行動極有意義。 在閱讀了蔣勳老師的歲月靜好這一本書之後而開啟了動機。 是靈感爆發,是引動; 是渴望想要,也是機會; 是創造,更是能量聚集。 它翻轉了二十幾年的藝術人文模式。 也讓儲存的動機,有了快速實踐的體現。 這是
Thumbnail
2025/01/07
這是在2022年年末, 忙著為了某個特定目地而執行的一個行動。 這行動極有意義。 在閱讀了蔣勳老師的歲月靜好這一本書之後而開啟了動機。 是靈感爆發,是引動; 是渴望想要,也是機會; 是創造,更是能量聚集。 它翻轉了二十幾年的藝術人文模式。 也讓儲存的動機,有了快速實踐的體現。 這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小孩遇到挫折,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時,會把失敗當成很痛苦的經驗,父母若不在旁邊,將會有巨大的負面情緒累積,讓回饋變成負向。筆者看過的失敗案例中,多數都是父母不願意陪,但卻堅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
Thumbnail
小孩遇到挫折,尤其是剛開始學習時,會把失敗當成很痛苦的經驗,父母若不在旁邊,將會有巨大的負面情緒累積,讓回饋變成負向。筆者看過的失敗案例中,多數都是父母不願意陪,但卻堅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
Thumbnail
有位家長上週跟我說,去年她開始讓孩子進行英文閱讀,但是讀著讀著就變成讀故事書,問小孩一些書裡面的單字小孩也回答不出來,故事意思也不是很了解,幾個月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了。 這讓我想到其他家長類似的疑問: 「我讓小孩自己讀,但是過沒多久小孩就厭倦,不想讀了。」 「有效的英文閱讀」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有位家長上週跟我說,去年她開始讓孩子進行英文閱讀,但是讀著讀著就變成讀故事書,問小孩一些書裡面的單字小孩也回答不出來,故事意思也不是很了解,幾個月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了。 這讓我想到其他家長類似的疑問: 「我讓小孩自己讀,但是過沒多久小孩就厭倦,不想讀了。」 「有效的英文閱讀」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Thumbnail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
Thumbnail
父母總是擔心在開放教育下的孩子太自由,所以國小不能銜接怎麼辦? 這些擔心,伴隨而來的就是擔憂害怕, 然後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可能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讀書、寫字,是個長遠的計畫,好不好與優不優秀, 都取決於能不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有許多能力都是逐步進階上來的。 從不會
Thumbnail
這些年換正常六日放假的工作,體悟之一就是怎麼陪伴小孩還是很多人在乎,共讀是一個強烈建議的方式; 理財教育我們也可以給,透過記帳,小程式則是fortune city
Thumbnail
這些年換正常六日放假的工作,體悟之一就是怎麼陪伴小孩還是很多人在乎,共讀是一個強烈建議的方式; 理財教育我們也可以給,透過記帳,小程式則是fortune city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汪培珽。2014。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 推薦給:想要孩子更會讀書、不知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的「父母」。 封面是作者很感動的一幕,她說,這群孩子,好想好想讀書!所以她把這幕作為封面!其實這種渴望,也令我很感動,我深信應該每個孩子心裡都有這個點,只是現在的學習環境及生活讓這個欲望變淡了。我覺得比較
Thumbnail
汪培珽。2014。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 推薦給:想要孩子更會讀書、不知孩子到底會不會讀書的「父母」。 封面是作者很感動的一幕,她說,這群孩子,好想好想讀書!所以她把這幕作為封面!其實這種渴望,也令我很感動,我深信應該每個孩子心裡都有這個點,只是現在的學習環境及生活讓這個欲望變淡了。我覺得比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