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愛的人離去,我們將如何面對|《我離開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之間的記憶就像一條長河,將我們永遠連在一起。敞開心胸,讓這條河流向你、穿過你,帶領你繼續向前行。

​前言

對於死亡,我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很想知道我是怎麼看待它的,所以閱讀很多影音、書籍,這本書大概是我2年前買的,當初買的原因是看到文森說書在介紹這本書,文案內容非常打動我,閱讀後,也確實帶給我一些觸動,但我很快就忘了,當初並沒有做筆記或是日記的習慣,直到最近我做了一個夢,是關於父親的死亡,那種感覺是非常真實且恐懼的,我還記得作夢的當天,我是凌晨3點左右被嚇醒,背濕一片,因為實在是太過真實,我也有把夢寫下來,當下還特別到爸媽的房間看看,聽到爸爸的打呼聲,懸著的心,霎那間就放鬆了下來,回到房間寫完夢境的當下,看見我的書櫃上這本書,重新閱讀後,我認知到在真正的死亡面前,我們所做出的反應,絕對會和我們預想的有不同程度上的落差。

也許真正面對死亡,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應該怎麼活著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女兒擔心媽媽遲早會離開她的身邊,於是拜託母親寫一本書來告訴自己,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自己該如何生活、找到對的人呢? 於是母親把自己想像成自己已經死去,在書中向女兒傳遞心底話。

「媽!我會死掉嗎?」

「會,但還會很久、很久以後」

「那妳會死掉嗎?」

「會,但可能不會太久以後」

面對死亡,也許時間才是唯一的解藥


我離開的那天:最好離電話遠一點

妳可能會收到很多親友的電話,這種情況可能會有好幾天,所以最好離電話遠一點。


第2天:讓人們關心妳

接受親友的關心,和彼此說說話、聆聽彼此,也許你們會一同哭泣,可以的話,準備些紅茶和點心吧!


第3天:幫妳的寵物梳毛

把牠打結的毛梳開吧~畢竟我的死,不是牠的錯-除非真的是牠造成的,才能從代辦事項往後放些。


第4天:撰寫我的訃聞

可以邀請最了解我的人,和他們好好聊聊,妳會驚訝的發現,媽媽的人生,還有好多妳不知道的事。


第5天:整理房子

這時妳可能覺得天崩地裂,或是無所適從,好好打掃房子吧!讓每樣東西好好歸位,盡一切所能遠離生命的無常和死亡的殘酷。

人生就像賭博,只要保持冷靜,妳就能在關鍵時刻找到妳的襪子。


第6天:找個朋友聊聊

妳現在需要一個好朋友,就算現在要立刻搭飛機來看妳也在所不惜的那種,告訴他妳現在需要什麼,請他聽妳說話,陪妳一起哭,天南地北地聊,或是就這樣靜靜地坐著,沒有規則,沒有對錯,好朋友會懂的。

妳沒必要獨自經歷這一切,現在不要,未來也不要


第21天:去山上走走

今天不是游泳的好日子,去森林散步吧,想想森林裡的兔子、石虎、台灣黑熊,牠們生在那、死在那,我們總有一天會死,繼續活著又有什麼意義?死亡就是最好的理由。

如果妳知道自己永遠不會死,想想看,妳可能會浪費多少時間。


第76天:呼吸

找一塊最綠草地,跪在上頭,仔細的看。那些小蟲、彩色的線條、糾纏在一起的小草,那些都是真實的,閉上眼睛,呼吸泥土的氣息。

喪親之痛突然將妳的思緒拉回某個時間、地點,讓妳想起某張臉,或者將妳推向悲傷又孤獨的未來。但是妳的想法只是想法,並非現實。而且老實說,妳的想法並非永遠可信。

某些日子裡,妳無法專心,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好好想事情,用力去運動,也許依舊無法想出個答案,但會很累,累到什麼都無所謂了。

好好的去感受生活、用心感受呼吸。

第450天:照鏡子,用我看妳的方式自己

有時候妳會忘記自己有多棒。

我真恨自己不能夠在妳身邊,時常提醒妳。


第900天:抬頭看看天空

難過的日子就像天空上的雲,都會過去的。


第3000天:跟妳的孩子聊聊死亡

以前,人們與死亡之間似乎沒有那麼陌生,現在我們極力避談死亡,反而讓它變得更加令人不安。

我們應該多和我們的孩子聊聊死亡,我們如何用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就應該同樣重視生命的離去。


第11000天:跳脫一成不變的日子

不論工作或生活,都要持續朝著某個目標前進。不要被往事綁住,躊躇不前或是停在原地。想像一下如果妳不害怕任何人、任何事,妳會去哪裡?妳會做些什麼?

現在就立刻出發吧

後記

我們一生都在籌劃,婚禮、生日派對、紀念日、休假、旅行、家庭聚會,為什麼面對死亡時,就停下來了呢?

我們可以花點時間想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 到了那個時候妳會在哪裡?
  • 穿什麼樣的衣服?
  • 跟誰在一起?
  • 有好聽的音樂嗎?

最終只有你一個人面對死亡,這是只屬於你的最後一場個人秀,你會後悔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沙龍
3會員
17內容數
Yi 沙龍
Yi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3
結束49天徒步環島後,作者陷入焦慮,執著於尋找「好工作」。透過自我探索,作者發現焦慮源於對愛的渴望,並將目標轉向「愛自己」,具體方法為「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感受」。文章最後定義了現階段的「好工作」:能支持作者探索未知,並具備時間、資金和行動上的條件。
2025/02/13
結束49天徒步環島後,作者陷入焦慮,執著於尋找「好工作」。透過自我探索,作者發現焦慮源於對愛的渴望,並將目標轉向「愛自己」,具體方法為「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感受」。文章最後定義了現階段的「好工作」:能支持作者探索未知,並具備時間、資金和行動上的條件。
2025/02/13
這是一篇自由書寫,我想要做一件是,就把我的自由書寫記錄下來,寫完就發
2025/02/13
這是一篇自由書寫,我想要做一件是,就把我的自由書寫記錄下來,寫完就發
2025/01/22
徒步環島49天的心路歷程,一次深入內心的探險,從自我懷疑到接納脆弱,在過程中找到真正的力量與方向。
Thumbnail
2025/01/22
徒步環島49天的心路歷程,一次深入內心的探險,從自我懷疑到接納脆弱,在過程中找到真正的力量與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之間的記憶就像一條長河,將我們永遠連在一起。敞開心胸,讓這條河流向你、穿過你,帶領你繼續向前行。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女兒擔心媽媽遲早會離開她的身邊,於是拜託母親寫一本書來告訴自己,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自己該如何生活、找到對的人呢? 於是母親把自己想像成自己已經死去,在書中向女兒傳遞心底話。
Thumbnail
我們之間的記憶就像一條長河,將我們永遠連在一起。敞開心胸,讓這條河流向你、穿過你,帶領你繼續向前行。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女兒擔心媽媽遲早會離開她的身邊,於是拜託母親寫一本書來告訴自己,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自己該如何生活、找到對的人呢? 於是母親把自己想像成自己已經死去,在書中向女兒傳遞心底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很可愛很溫暖的繪本《我離開之後》,想起是時候面對一直逃避的生死課題了(終於)。 從小跟著奶奶長大,我的人生開始時,奶奶的起跑線是70歲,我記得從幼年的潛意識裏就每天都在擔心、提醒自己準備心態面臨道別這件事,也一直在逃避,用祈禱來逃避,甚至曾經在多次奶奶生病時,祈願用我的生命來換取更多相處時
Thumbnail
最近看了很可愛很溫暖的繪本《我離開之後》,想起是時候面對一直逃避的生死課題了(終於)。 從小跟著奶奶長大,我的人生開始時,奶奶的起跑線是70歲,我記得從幼年的潛意識裏就每天都在擔心、提醒自己準備心態面臨道別這件事,也一直在逃避,用祈禱來逃避,甚至曾經在多次奶奶生病時,祈願用我的生命來換取更多相處時
Thumbnail
從小對分離的焦慮到媽媽離世,總是希望有人能告訴我該如何做,多年後看《我離開之後》,發現沒有一定的的解答,只能持續生活下去。
Thumbnail
從小對分離的焦慮到媽媽離世,總是希望有人能告訴我該如何做,多年後看《我離開之後》,發現沒有一定的的解答,只能持續生活下去。
Thumbnail
其實海苔醬對「生命」這類議題蠻感興趣,所以之前看到這本書名時,就覺得特別有吸引力。剛好有朋友看完後直接送給我閱讀,真的是非常開心!第一次閲讀「我離開後」時,很容易被書中的文字帶入,從閱讀者的角度來看,彷彿是自己失去了媽媽,正在看著她寫給自己的話,會陷入邊看邊落淚的那種情緒裡。
Thumbnail
其實海苔醬對「生命」這類議題蠻感興趣,所以之前看到這本書名時,就覺得特別有吸引力。剛好有朋友看完後直接送給我閱讀,真的是非常開心!第一次閲讀「我離開後」時,很容易被書中的文字帶入,從閱讀者的角度來看,彷彿是自己失去了媽媽,正在看著她寫給自己的話,會陷入邊看邊落淚的那種情緒裡。
Thumbnail
💝無論生命的狀態如何,愛與牽掛始終不曾止息 左邊:📕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右邊:📕妳離開之後,Dancing at the pity party. *** 每個人終有一天都需要去面對,無論是關於自己,或是關於至親。 ***
Thumbnail
💝無論生命的狀態如何,愛與牽掛始終不曾止息 左邊:📕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右邊:📕妳離開之後,Dancing at the pity party. *** 每個人終有一天都需要去面對,無論是關於自己,或是關於至親。 ***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翻開這本繪本的開頭前幾頁,只見內頁上只寫著簡單的七個字 —「獻給我們的媽媽」,引用著作者的用心,我也想將本篇文章獻給媽媽們,我的母親,妳的母親,你孩子的母親(若讀者您已身為人母,沒錯!正是妳自己本人)。
Thumbnail
翻開這本繪本的開頭前幾頁,只見內頁上只寫著簡單的七個字 —「獻給我們的媽媽」,引用著作者的用心,我也想將本篇文章獻給媽媽們,我的母親,妳的母親,你孩子的母親(若讀者您已身為人母,沒錯!正是妳自己本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