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整理-2023年我最扎實的四個計畫項目

2024/01/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筆者在班宣112-2微學分照片


線上讀書會的轉譯

今天是工作開工的第一天,回顧2023年的計畫,自身發生許多的變化,在前半年舉辦了五場線上讀書會,有關「地方創生」或是「城市規劃」的書籍,感謝每場支持的朋友,統計累積了75人的會員,有些是新會員,有些是跟隨的鐵粉,在之中也因為一位會員(Weefy)的邀請前往他們的Podcast,分享過去自身所規劃地方創生的案子,並且了解他們的高齡議題非營利組織「橫山基金會」的營運與志工的籌畫,在他們的組織當中稱為「行善團」,後來也因為緣分前往現在大學,執行USR有關高齡的議題,針對四個社區的任性進行專案執行,而USR計畫會因各校願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推動至今約8年的時間,分成「種子型」、「萌芽型」、「深耕型」、「國際型」與「永續性」的計畫,不同計畫有著不同發展的脈絡,而目前我所執行的計畫為深耕型,這也是我在舉辦線上讀書會前沒有想到會發展出高齡議題的這個項目出來,也因這個項目出現,我在學校有了新的任務,後續要怎麼轉型,在這半年內思考轉型的提案。

電子報的歷程與效益

在2023年每周一更的電子報,持續更新到2023年六月底,之間有讀者回來詢問關於博士生的相關事宜,如有同時準備資格考時,又能撰寫期刊文章,寫完論文後有機會得獎,究竟怎麼做到的?我當下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想到是「局勢流動」以及「精準打擊」,在我博一時,筆者應該是班上程度最差的,一方面自己沒有足夠的文化資本,再者是許多同學大都有著國外碩士學歷,抑或是某一行文化的專家,不過筆者打開了博班的資格與規定,給自己列出四個主軸進行四年畢業的規劃,首先,針對系所演講與學分,在一年級找尋相關的課程進行研究,故上述的走讀創生讀書會其實來自於博一時所遴選的書籍,以及前往各個講座,自身對於講者的提問,在一年級當中,我幾乎整整修了24學分的城市相關學分以及專案講座,另外同時投取三間大學及機構的研討會,如:銘傳大學、台藝大、ICOM2019 KYOTO,二年級時我針對投稿的內容進行期刊的遴選,所以開始投稿期刊,每個期刊的期待不同,所以在當下我的給自己的任務就是先求有再求好,我第一個投上的南開學報,再者是致理學報,以及博物館與文化,透過期刊的投稿與修正,逐漸地能掌握研究方法,主要是質性的訪談法以及後續的編碼,二下時我同時準備資格考,讓自己先通過博士班的筆試測驗,準備方法其實就是把博一期間的課本與文獻讀熟,以及注意新聞內容並養成習慣試著寫出自己的論述,有時候就是寫五百字的小摘要,作為刻意練習,三年級上學期配合學分課程獨立研究,把博士論綱提出來,中間也鼓勵自己投稿博物館研討會,論述自己的新發現,四年級下學期將答辯論文準備完成,以利考試,之間從論綱到答辯的過程,我與指導教授討論了13次,意味著做了13次的打改,包含最後一次答辯,審查委員給的意見,我花一個月消化修改,在修改後的三天申請文化部的獎助金並通過,在申請獎助金這件事情,在我博三時有先請教得獎的前輩,了解整個流程,所以看似流程的規劃,在背後有著一套精準打擊的邏輯。

實體課程一高統的資料分析

在我收到錄取教職的通知後,我即將開課的是這門課程,高統其實算是我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教我的技能之一,不過當時就是把課程以及軟體跑完,有些部分並沒有很專注或是去思考在軟體上各個案件的不同,所以在備這門課,我等於是重新來,我的策略是找尋線上厲害的高統課程,搭配自己過去所使用的講義,同時開始製作簡報,至今已製作完14堂的簡報,現在學校目標是16+2課程,意味著我有兩堂是期中、期末考試或是報告,以及後續預計嘗試先把高統的基本知識作為電子報的內容,與讀者討論,讓這項技能可以持續精進。

實體課程─探索自我工作坊

這也是我在錄取現在教職後,同時學校給我的另一個任務,規劃1學分的工作坊,我規劃了三天課程,主要針對「葬送的芙利蓮」的文本分析,這個文本練習在過去書店老闆的史詩任務中以「爆漫王」這個漫畫,透過「超級思維」進行探討,而我給自己的任務則是透過「設計思考」,並搭配田野調查進行課程設計,後面兩天我找了兩位厲害的業師,一位是心理師,規劃了情緒紓壓與自我探索,另外一位茶藝師,教授台灣六種茶藝文化,以及嘗試泡10台灣的泡茶方法,強化學生的五感體驗。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