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個人問題 令你換不到好工作

2024/01/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4Ps 去討論的話, 就是競爭力上價錢比不上新人 (price), 工作性質不是完全無可取代 (product), 在業界/公司存在感比較低 (place), 個人特色/形象不明顯 (promotion), 這樣下來很多人只敢望工興嘆, 或是換來換去都一樣.


我們身邊一定有這種人: 對工作不滿, (好像)總是很多不公, 很少機會, 天天提換工作, 結果你派散水餅了, 他還在公司. 我身邊就有人每次在Facebook 上更新動態都會#幾時可換工作, 今年是他在公司第9 年.


造成這種換職和升職困境, 歸納到4個𠩤因:


沒有職業規劃

(針對沒有專業資格, 如X師, XX師之類) 當年畢業出來求職市場, 沒有明確的職業路徑, 可以的選擇也不多(行業不同但性質都差不多), 大家收入差異不大, 求其就找了一份就安定下來, 很大部分都是這樣進入行銷界, 做了幾年下來, 問題來了, 自己明明是行銷人, 但是市場上講的熱門行銷技能好像都不關自己事, 換工作時JD要求的技能大部分都對不上


落入專業資格迷思

獲取一些行業相關專業資格有一定程度上對事業發展有幫助, 什至是必須的. 可是很多人會無限放大預期效益, 投入根本無法取回的成本去爭取專業資格, 進修變成人生安慰劑. 同時, 專業資格日新月異, 讀了也不等於終身保養, 不進(修)則退. 例如十年前的MBA課程不會加入ESG課, 而十年後ESG又是不是足夠/熱門呢?


沒有一技旁身

技能跟學歷和專業資格3者雖有重疊, 先收窄範圍, 這裡技能是指可以實際操作的知識. 例如, 有人可以完成很多digital marketing/電商課程但是完全沒有實操過, 打開Shopify, Facebook, Google Ad一頭霧水. 當然很多當老闆或in-house會覺得可以交給agency, 但是當你對這些平台的功能/更新一無所知的話, 你無法提供獨到的insight, 公司為什麼不直接和agency溝通呢, 又或是請一個人工更化算的人去溝通呢? 除非你的技能就是溝通高手. 軟技能也是技能, 會溝通或是關係好的話也是不可多得的技能. 當然, 學位中學到的理論不是無用, 不過很殘酷的事實是, 亞洲公司或規模較小的公司其實不太重視理論. 之前有看到有人反映某些網上電商課程太深了, 那些學員表示不說套用, 連理解都有困難. 那位講師是MNC的行銷高層, 論工作經驗也很不錯了, 為什麼課程的效果不盡人意呢? 我看到他分享出來的課程內容, 大部分都是理論, 理論很重要很有用, 但對於急於一個人建立電商或是增值自己以換取更好事業發展, 學習理論就不是最快見效的方法了. 某程度上, 這位講師對自己課程定位也不算太精確.


個人定位不明確

說到定位, 就是你跟同事/競爭者有什麼不同, 人無你有? 世上本來沒有不可取代這回事, 而且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不求當高手, 但要當下在你身處的環境比別人突出就可以了. 我分享一下親身經歷, 曾經公司請來一位中級管理層, 就叫他B好了, B之前是某機構高層, 這家機構和我們合作關係密切, 公司看中他在前公司的人脈和資源. 這很明顯B的定位就是向現職公司提供前公司的資源吧, 結果他原來一問三不知, 對行銷的技能也只流於吩咐agency工作, 可是現公司用的agency已一直有人跟進, 他整天抱怨, 最後試用期不通過.


綜合而言, 想事業有更好發展, 似乎離不開要有更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了解及建立自己的過人之處, 找出你和同事/求職者間的差異, 突圍而出.

Anit Lau @ 網路創業行銷策略 Grow with Anit
Anit Lau @ 網路創業行銷策略 Grow with Anit
行銷小白7年前亂入瑞土金融業,由0開始虐出一身好武功:數據分析,行銷規劃,成長行銷,數位行銷操作。深耕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市場。行銷最好玩的地方是把握顧客心理,讓他們掏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