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優雅,誰想大哭大鬧?─安置機構「難置兒」的生命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出身高風險家庭或一再轉安置機構的孩子,很容易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行為議題,想方設法將想要的東西佔為己有、拒絕分享,特別關注其他孩子犯錯是否得到懲罰,得不到想要的就瘋狂哭鬧讓大人受不了妥協……這樣的孩子,說實話是不討喜的。

在寄養家庭與安置機構間不斷轉換的難置兒

在台灣安置弱勢兒少的體系中,有一個特殊的名詞:「難置兒」。在不同寄養家庭與安置機構間,經歷過三次以上轉換的孩子,就稱為難置兒。顧名思義,因為這個孩子有特殊的需求或情況,導致目前現行的安置體系照顧者量能不足,很難承接這類孩子的身心照顧。無論是先天或後天受傷導致的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或因原生家庭的經濟或教養能力不足導致的種種創傷後遺症或行為議題,都讓照顧者卻步:「我是否有足夠的專業,以及耐心愛心,去面對這個受傷的高需求孩子?」

台灣的兒少安置議題中,有個問題是愈漸嚴重的:寄養家庭的老化與斷層。現代的年輕世代面臨高工時、低所得、高消費水平的困境,光是自立成家已是一大挑戰,自己都擔心生養不起,何況要照顧非自己親生的孩子?但舊有的寄養家庭從「寄養父母」逐漸年長,變成了「寄養阿公/阿嬤」;要照顧寄養童,在體力及教養專業上又漸漸跟不上寄養童的需求,也是一大負擔。

政府端的兒少保護社工常常為此苦惱:寄養家庭不夠、安置機構床位數/照顧量能不足,孩子要在哪裡找到能夠安心等待返家機會的安置處所?

在安置機構內,每個保育員在值班期間平均得照顧5-7個孩子。有的機構依孩子的成長需求分齡安置、有的機構則是考量空間和人力因素而混齡安置。在同一個環境內,年紀相對較大的孩子,在團體生活(機構/學校)中常會被要求「懂事」、「等待」、「讓出所有物或照顧者的關注」,照顧者得優先處理年紀小的孩子,加深年紀較長的安置童「吵鬧不夠誇張就不會被關注」的潛意識。

育幼院裡的阿彩

阿彩吵鬧起來是蠻恐怖的,大人超容易理智斷線(曾在裡面擔任保育媽媽的我本人也斷線過)。為了保護其他六個孩子不受傷,她生氣抓狂的時候,我的處置方式通常是把她帶到角落讓她哭,哭喊夠了、等她冷靜,再去跟她溝通。

某天她晚餐時間心情不好,拿飯菜丟別的小朋友,碗暫時被我拿起來。我告訴她說,等她準備好吃飯再給她。她下一秒馬上哭得撕心裂肺、吵鬧不已,看著她哭鬧的樣子,煩躁感沒有浮現,反而覺得有點心酸,這也不是她願意的啊……。如果不是在機構裡,一個媽媽同時有七個孩子,如果這個高需求的孩子,好好在健康家庭或有愛的寄養或收養家庭,爸爸媽媽應該是可以好好接住她的……吧?

一方面我也累,畢竟顧小孩總是不可能睡好,我也不想用比音量的方法,讓她聽到我要講的話。我只好在心裡請她的護守天使幫忙一下,讓她待在我旁邊哭,請她哭小聲點,待我處理好緊急需要處理的事情(滿地的飯菜和其他六個小孩的吃飯需求),再蹲下等待她要跟我說什麼。

意外的是,她不是喊「我就是要」之類的吵鬧,她哭了一陣之後開口要求:「媽媽,我要牽手抱抱。」

伸開手讓她抱,沒幾秒她就平復了下來,冷靜之後自己說:「我好了,可以吃飯了」。那瞬間我再度汗顏,明明這樣就可以接住孩子的啊。天主不是也這樣一次又一次接住我嗎?祂什麼時候嫌我吵、嫌我煩、大聲罵我呢?

愛,就是不斷選擇去愛

最後,趁著其他孩子和志工玩玩具的空檔,我答應了她想一起做家事的服務心願,手把手教一次洗碗,她洗得認真又乾淨。洗完碗,她充滿成就感告訴大家:「我今天學會洗碗喔!」我們再次進行大概已經做過幾十次的約定:「做個優雅有氣質的小女孩」,打勾勾。

雖然這個約定已經被破壞幾十次,我還是告訴自己要選擇相信她會做到,一如天主一直選擇相信我、無條件愛了我。如果我在那個情境長大,我不一定會更好。

raw-image

繼續提醒自己,每天都要好好愛孩子們。

行有餘力,請和我一起助養忠義基金會的失依兒,讓他們在愛內安心等家:https://cybaby.eoffering.org.tw/contents/project_ct?page=1&p_id=1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堂-avatar-img
2025/04/18
看了這篇很心疼,想請問,如果去當陪伴志工,對育幼院的孩子有幫助嗎?
牧羊犬喵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3
時堂 當然,育幼院雖然有眾多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力,對特殊需求或曾遭遇重大創傷的孩子們是比較合適的安置選項,但也因為是許多孩子生活在一起,保育員和社工又需要輪班,確實要有充足人手下能有的童年小確幸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比如人手多的志工時間,孩子們就可以和志工哥哥姐姐們一對一畫畫、閱讀等。 不過也因為安置兒少的特殊性,不少機構在開放志工時都有各自的考量和規則。忠義育幼院的孩子們大多經歷過幾次撕心的分離,有的孩子不容易建立關係、有的孩子則為了生存演化出討好型人格;正是如此,忠義基金會要求「直接接觸孩子的陪伴志工」都要先上過台北市府辦的志工訓練課程,具有一定程度對孩子的知識與安全意識,再經過院裡社工的面談評估,最後則是要能承諾至少穩定服務一年以上。(於此同時,很遺憾地,仍有些機構讓任何人隨時都可以進院裡抱孩子、甚至拍照錄影打卡......) 很歡迎您報名育幼院志工!替孩子們謝謝您的愛、您的善心、您的時間!
avatar-img
catechmiao的沙龍
19會員
58內容數
在一般人的視角中,社福團體和監獄都是「電視新聞上的事」,在這裡想記下一些我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和服務身心障礙者、身障兒的家庭照顧者、失依兒少的社福團體中遇見的人事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同一片土地,只是可能未曾留意、理解。期待創造更多的接納與可能。
catechm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2
這是我在育幼院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故事,透過日常點滴展現孩子們在兒少安置機構的生活、學習、成長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照顧。育幼院的工作日常,充滿了孩子們有趣、溫馨的小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育幼院的工作人員用愛和耐心,讓孩子們的傷口慢慢癒合。
Thumbnail
2024/03/22
這是我在育幼院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故事,透過日常點滴展現孩子們在兒少安置機構的生活、學習、成長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照顧。育幼院的工作日常,充滿了孩子們有趣、溫馨的小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育幼院的工作人員用愛和耐心,讓孩子們的傷口慢慢癒合。
Thumbnail
2024/03/12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Thumbnail
2024/03/12
沒有一個社工希望自己的個案出事。沒有一個社工願意孩子在手上出事。我不相信一個社工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不只是社工,任何人都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Thumbnail
2024/01/06
「六個月後,你們還愛我嗎?」這句無聲的提問,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在電影台詞中,卻在9歲的主角男孩小喬(Joel)充滿防備的眼神中貫穿整條劇情線。
Thumbnail
2024/01/06
「六個月後,你們還愛我嗎?」這句無聲的提問,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在電影台詞中,卻在9歲的主角男孩小喬(Joel)充滿防備的眼神中貫穿整條劇情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老是聽說留下的人需要面對 如今這句話老話 也應用在小姪女們畢業後的托嬰中心 依蘿一家人在忙完小姪女的畢業禮物後 準備好把小姪女送去上幼幼班了 一邊很擔心,小姪女大哭不想上課 (依蘿自己就是很討厭上學的人,當初大哭很久才去上課) 一邊擔心小姪女太過於冷靜,被老師忽視(會吵的小孩才有糖
Thumbnail
老是聽說留下的人需要面對 如今這句話老話 也應用在小姪女們畢業後的托嬰中心 依蘿一家人在忙完小姪女的畢業禮物後 準備好把小姪女送去上幼幼班了 一邊很擔心,小姪女大哭不想上課 (依蘿自己就是很討厭上學的人,當初大哭很久才去上課) 一邊擔心小姪女太過於冷靜,被老師忽視(會吵的小孩才有糖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這是我在育幼院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故事,透過日常點滴展現孩子們在兒少安置機構的生活、學習、成長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照顧。育幼院的工作日常,充滿了孩子們有趣、溫馨的小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育幼院的工作人員用愛和耐心,讓孩子們的傷口慢慢癒合。
Thumbnail
這是我在育幼院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故事,透過日常點滴展現孩子們在兒少安置機構的生活、學習、成長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照顧。育幼院的工作日常,充滿了孩子們有趣、溫馨的小故事,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育幼院的工作人員用愛和耐心,讓孩子們的傷口慢慢癒合。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在家庭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不被家庭成員尊重,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而長期高壓的照顧下,無法獲得釋放,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和長照犯罪的隱藏因素。文章中描述了兒少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並希望長照早日結束,讓自己有機會規劃未來。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在家庭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不被家庭成員尊重,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而長期高壓的照顧下,無法獲得釋放,可能會導致身心健康問題和長照犯罪的隱藏因素。文章中描述了兒少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並希望長照早日結束,讓自己有機會規劃未來。
Thumbnail
出身高風險家庭或一再轉安置機構的孩子,很容易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行為議題,想方設法將想要的東西佔為己有、拒絕分享,特別關注其他孩子犯錯是否得到懲罰,得不到想要的就瘋狂哭鬧讓大人受不了妥協……這樣的孩子,說實話是不討喜的。分享我在育幼院裡和阿彩的一個小片段,或許我們都能夠為孩子多做點什麼。
Thumbnail
出身高風險家庭或一再轉安置機構的孩子,很容易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行為議題,想方設法將想要的東西佔為己有、拒絕分享,特別關注其他孩子犯錯是否得到懲罰,得不到想要的就瘋狂哭鬧讓大人受不了妥協……這樣的孩子,說實話是不討喜的。分享我在育幼院裡和阿彩的一個小片段,或許我們都能夠為孩子多做點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