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冬 | 來一頓白蘿蔔大餐
付費限定

冬 | 來一頓白蘿蔔大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十一月底就結結實實地展開白蘿蔔大餐。朋友種的是類似白玉的品種,日數較短,天氣都還熱得很一點冬意也沒有,就可以採收了。先挑選好的沒有被蟲咬的葉子醃漬(這些都是婆婆的手藝),可以做雪裡紅,跟絞肉炒了以後發出鹹香味,實在是太美味了!放到鍋裡跟飯再拌蒸一次就是菜飯。

raw-image



raw-image

這次收的蘿蔔許多都很小條,小條的蘿蔔削成幾個長條抹上鹽醃,直接變成脆口的醃新鮮蘿蔔,洗去苦水後,將上一點醬油和麻油,類似泡菜那樣吃。

還有一些就鹽漬脫水後再用家用乾燥機烘乾,變成可耐久存的菜脯,雖然還不到老菜脯那麼陳年,但也是散發萬種香氣,細碎剪開泡一下水,用油先爆香加上蛋就是菜脯蛋。

raw-image

當然蘿蔔也可以煮蘿蔔湯,只是農人太挑嘴,Yuren跟朋友們因為覺得有一批先種的蘿蔔多放了一個禮拜,一直挑剔不好吃、不甜了(蘿蔔放在土裡若太久也不會再長大,反而會因為老化開始空心,因此要及時採收)。倒是我一點也沒有感覺,仍覺得嫩、香、清甜,煮在湯裡就是清新迷人的冬味,配上安平魚市場買的天婦羅、虱目魚漿自己手擠魚丸,好吃到不行。或者就是跟蘿蔔、豬肉用燜燒鍋做成日式佃煮。

raw-image

另外搞工一點,就是把白蘿蔔銼絲,做成蘿蔔糕,因為在來米也是自己種的,完全不省料,把蘿蔔跟米下去,水量減一些,打成漿蒸起來就是迷人的蘿蔔糕。

raw-image

蘿蔔有那麼多吃,最好是分批種、分批收才吃得長久,白玉吃完之後,還有天數較長、較為胖大的梅花品種,等著一月中以後可以收成,過年前吃呢。

從小條、大條、略有瑕疵的,都有因為尺寸、狀況不同各有煮食方法,而成為從初冬延續到春天的白蘿蔔滋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39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四季食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43會員
34內容數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洛神花因其耐旱特性,成為臺灣南部小農熱愛種植的作物之一。除了傳統的洛神花茶外,今年聖誕節從BBC卡通影片裡,學到了聖露西亞島的洛神花食譜,洛神花汁加上柳丁汁、香料,加上糖熱熱的喝,瑰麗如紅寶石,充滿一種聖誕紅酒的魅力,為什麼洛神花也會遍佈西非、加勒比海、南美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飲料呢?
洛神花因其耐旱特性,成為臺灣南部小農熱愛種植的作物之一。除了傳統的洛神花茶外,今年聖誕節從BBC卡通影片裡,學到了聖露西亞島的洛神花食譜,洛神花汁加上柳丁汁、香料,加上糖熱熱的喝,瑰麗如紅寶石,充滿一種聖誕紅酒的魅力,為什麼洛神花也會遍佈西非、加勒比海、南美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飲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