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太簡單,切肉片,下水煮,湯沸肉熟後放蘿蔔錢一把一起中小火再燉一會兒。這蘿蔔錢薄,不像蘿蔔乾那樣需要燉煮久。
要提醒的是:因為這玩意是曝曬在外頭太陽下,難免沾染灰塵、沙子,食用前務必要洗滌乾淨。
蓋鍋中小火燉煮,沒一會就聞到那種甜甜的味道衝上來,稍加調味,放韭菜段裝飾,關火!盛碗上桌。
其實以前老媽多半是和小排
一起燉煮,那更能韖出蘿蔔錢底味兒,現在貪吃也懶得上早市買新鮮小排就用五花肉墊墊。所以,重點是:蘿蔔錢給肉味提出的鮮甜才是主角。一如中藥材,君藥是蘿蔔錢,臣藥是豬肉,肉是提味。
話說蘿蔔錢的確是跟錢有關,外型就是圓圓像銅板。小時候阿婆和媽媽常做,每年必做,這年後季節田裡當綠肥的蘿蔔會挑選大根的留下,其餘就給耕耘機打碎當綠肥。
蘿蔔洗乾淨橫切約1~2公分厚,晒乾,對!我就是要負責去晒的童工。
就是這樸實無華簡單的脫水保存法有人會加鹽脫生,說是可以脫去蘿蔔的辣味,其實根據阿婆、老媽的作法,我沒看過她加鹽,所以煮出來的湯一定要加鹽。
切好後一片片放在大竹篾裡排好,曝曬在大太陽下幾天就可以收存起來,因為環切斷面是圓形,客家話就以「蘿蔔錢(音:簍pe淺)」稱呼。
啊不就就是蘿蔔乾咩,對!沒錯,不是條狀是環狀就有了這種銅臭味的名字啊!哈哈~
某孩說:
「一個菜取個銅臭味,哪招?」
「就恭喜發財的吉祥意思啊,哪有銅臭,多吃點銀子賺飽飯囊袋,不好?」我說。
好,嫌棄銅臭嗎?我說:那就換個名字,叫「雲片
」!或是叫「蘿蔔雲
」怎樣?的確有餐廳這樣稱呼,下回看見「雲片五花」就是這道菜。
因為晒過後薄如雲朵,要吃得浪漫就給個浪漫名字。
#這跟江浙菜的雲片糕沒二兩關係別誤會了。
浪漫多了吧!不過,對我不就是吃,吃錢和吃雲也沒多大分別我重裡子,吃的是味道,吃的是記憶,好吃才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