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就是不完美的持續旅程——我從怪物身上學會的事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多人在創作時,常被完美主義所限,結果不停地修改第一稿,甚麼都沒有完成。經過這個怪物工作坊,我覺得創作者要信任作品,相信創作本身就有意義。

「猶疑」是世上最沒生產力的事,最偉大的藝術家,其流芳百世之作品,往往不能一蹴而就。


昨天,我參與了自己公司與小鎮博物館合辦的的免費活動,從藝術家的作品竊取靈感,發展有趣的「三次創作」。

活動圍繞一個以「怪物」為主題的特展。事前,我已參觀過這個展覽兩次,尤其喜歡藝術家Paul Reid的油畫,畫面呈現故事感與深遠之想像空間。這批藝術品,即使放在Tate Modern也不失禮,以小鎮而言,實屬不可多得。

將ballpoint pen綁在長竹枝上,再置畫紙於地上,體驗有距離感的創作方式

將ballpoint pen綁在長竹枝上,再置畫紙於地上,體驗有距離感的創作方式

「臨募」的原畫

「臨募」的原畫

在展廳中,導師先指導觀察雕塑的方法,再示範用不同媒介描畫雕塑,擷取作品主要線條、結構,用在自己的創作中。接着,我們散落在畫廊各處自行畫畫,導師則穿插其中,個別指點,導師強調,畫作不用畫得「漂亮」,更重要是獲得幫助下個步驟做雕塑的資料與靈感,不用拘泥於畫功。

學習多角度擷取一個雕塑的結構

學習多角度擷取一個雕塑的結構

觀察的原作

觀察的原作


之後,我們集合起來,移師另一個空間製作雕塑。同樣,導師先示範幾個加減塑形技巧,然後我們從自己的畫作中,延伸出立體作品。塑泥過程需要高度專注,是心靈的運動——有益健康卻累人。有些同學選擇做較有動感的作品,創作過程中困難重重,但我們只准繼續雕刻下去,任陶泥訴說自己的故事。

擷取的另一個雕塑

擷取的另一個雕塑


我創作的雕塑

我創作的雕塑


觀察、描畫、陶造,可能再用另一種媒介畫出自己的雕塑,再製作第二個雕塑⋯⋯這個既像循環,又是線性的創作歷程,可以把我帶到很遠很遠。不僅作為練習,更為「行為」本身賦予藝術意義。

你有想寫的故事、想畫的插畫、想製作的YouTube 影片、想開始的副業嗎?自今天起,從模仿開始,一步一步「二創」自己的作品。一段時間後,那就是你獨特的旅程,那就是屬於你的作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註:特展禁止拍攝,以上原作圖片均取自藝術家官網。

歡迎追蹤:

陳星晴Facebook

陳星晴Instagram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