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小孩與窮小孩 2』孩子的財商養成課

2024/01/2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富小孩與窮小孩」這本書,對於該如何教育小朋友「財商觀念」感到好奇,所以在圖書館借了這個系列的兩本書,想不到第二集先到了。

看過一遍後,覺得裡面有些觀念可能連成年人都懵懵懂懂,這應該算是「經濟學」的入門書吧;本書有提到資源稀缺、價格競爭、通貨膨脹、邊際效用、錨定效應、稟賦效應及沉沒成本等專有名詞,這些我應該是讀 MBA 時才有認真學過

這本書厲害的地方是用「說故事」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跟生活中發生的事對照做印證,來理解這些名詞背後的意義。

這個方式很棒,比起教科書用「名詞解釋」與「數學模型」的呈現方式,更能讓人了解到這些名詞不單單只是教科書上的理論,而是跟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息息相關。

我甚至覺得,不止小孩要看,父母如果是非相關科系的應該也要陪同閱讀,一起成長。

至於「時間」、「習慣」與「健康」等章節,看似跟財商教育無關,但誰說財富只有單指金錢呢?

總之,這是一本不厚的書,由父母先吸收後再跟小朋友一起分享,教學相長,都會有很大的收穫。

本書重點摘要:

1. 貨幣:互通有無提高效率

  • 貨幣提升「以物易物」的效率,讓互相交換的需求和價值因配合而得到了提升。
  • 貨幣也讓財富累積有了保障,讓努力成果可以被保存。

2. 短缺:價格競爭受到限制

  • 「資源稀缺」,透過價格競爭不一定會短缺,會讓買得起的人有能力擁有。
  • 短缺現象,當價格競爭被限制,以至於所有人都買得起,就會造成很多人都買不到的現象
  • 短缺會引起價格以外的競爭,為了要買得到,就需要付出「價格以外額外的代價」。

3. 權利:有利要素積累財富

  • 權利讓能力更有價值。
能力是自己擁有的,可培養;權利是別人給予的。
  • 能力不管再強,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權利(舞台)」讓能力可以發揮,那麼能力的價值就無法凸顯出來。
  • 舉例:
  1. 想要教書,除了通過教師甄試外,也必須要有學校願意聘請,這代表國家和學校給你這個權利(舞台)。
  2. 在公司工作,要通過面試,公司給你工作的權利。
  3. Youtuber 也要有平台給你上傳的權利。

4. 保護:關注有形而非無形。

  • 擁有屬於自己財產的權利是別人給予的。
  • 人類社會在「公德心」或「公權力」的驅動下,會尊重、保護他人的財產,也就會讓人努力付出,並擁有自己的財產。
  • 對於財產保護,只能保護它的物理特性,但不能確保它的經濟價值。
  • 我們擁有的東西,受權利的保護,但這個財產的價值,則要用「知識學習」,來確保能夠繼續增值。

5. 自由:不是免費而有代價

  • 自由絕對不是免費的,需要用各種不同的「資源交換」才能獲得。
  • 「花錢買時間」,是很值得的資源交換。快速的高鐵或飛機,能省下許多時間,「高單價換時間自由」。
  • 不管是創業或是工作,賺錢謀生,就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權利,更是「累積財富」的重要方法。
賺錢不能傷害到別人的權利及侵犯到別人的自由。
  • 權利,避免無限放大。
  • 自由,不是免費取得。
  • 賺錢,必須合法誠信。

6. 產權:能夠轉讓才是擁有

  • 擁有財產的權利有三種,「使用權」、「獲利權」與「轉讓權」。
  • 擁有轉讓權才是真正擁有這個財產。

7. 效用:同樣資源不同感受

  • 同樣的資源,會產生不同的效用。
  • 效用是個人的「主觀」認定。
  • 買賣消費(買不買)是最直接「辨別商品服務是否產生效用」的方法。

8. 價格:有效競爭資源分配

  • 任何資源或商品,它的價格高低,主要跟我們的需求所呈現的「稀缺程度」有關。
  • 稀缺會讓價格持續不斷的上漲,當有「需求」時,競爭的情況才會出現,而「價格」才會成為競爭的工具。
沒有需求,就算稀缺,也不需要類似價格的競爭工具。
  • 資源稀缺讓價格上漲,使商品有利可圖,會吸引人進行生產;當資源充足,價格又開始下跌,而價格下跌會使商品無利可圖,讓更多人退出生產,進而使資源稀缺又回到價格上漲,這就是「價格循環 / 經濟循環」。
  • 價格可以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價格的變動,會直接影響生產者或是廠商調整「生產的方式」及「資源的分配」。

9. 通膨:小心漲價吃掉財富

  • 通貨膨脹代表物價上漲。
  • 存錢是累積財富的重要過程。
  • 尋找合適的投資方法,讓儲蓄不易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是累積財富的重要觀念。
資產能隨時間增值才是好資產。
  • 投資有賺有賠,持續學習、累積經驗,增加自己判斷的能力和知識,才會真正抵抗通貨膨脹,增加財富。

10. 稀缺:商業模式競爭本質

  • 需求會不斷進化進而創造稀缺;創造稀缺也是「商業競爭」的本質。
欲望無窮是形成稀缺的最重要關鍵。
  • 「需求升級」也會形成稀缺競爭;舉例來說,一開始只要吃得到,再來想要吃得飽,然後開始講究吃得好、吃得精緻、吃得有氣氛。
  • 需求升級後,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當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同樣想要時,就會形成稀缺。
  • 當大家都想要特定的資源,但這個資源不足以讓大家同時擁有,就會形成稀缺。
  • 創造稀缺是所有做生意的本質,商家就是透過讓每一個人想要,而且持續不斷地升級需求,讓消費和交易能夠一直發生。

11. 邊際:越多未必真的越好

邊際是經濟商業現象的一個概念,也就是每增加一個產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影響。
  • 邊際效用是每增加一個產品或服務,帶給我們的好處或效益。
  • 邊際效用會隨著增量越來越少,價格就是最後感受的邊際效用。
  • 東西並不見得是越多越好,幾乎所有事情多了之後,都有可能讓我們的滿足感下降,這就叫做「邊際效用遞減」。
  • 價格為衡量邊際效用的工具。如果價格低於我們的邊際效用,就有意願購買;反之則不想購買。

12. 錨定:你以為的未必為真

  • 人不是「理性」的,易有先入為主概念。
比較,會影響情緒以及理性的判斷。
  • 銷售方式主要針對人們的「不理性行為」。
  • 「錨定效應」就是希望給你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然後其他進來的想法就會和這個概念互相去比較。
  • 手機 3 萬元便宜 100 元跟手機殼 200 元便宜 100 元,同樣是省 100 元,但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 很多做生意的人會透過人們的「不理性行為」,將本來很貴的東西讓你覺得很便宜,原來不想要的東西,變得很想要。
  • 舉例來說,標價 8,800 元,打一折賣 880 元,乍看之下是便宜,但原來的標價真的有 8,800 元的價值嗎?

13. 稟賦:擁有最好、損失厭惡

  • 人們會「高估」所擁有事物的價值。
失去的痛苦大於得到的快樂。
  • 「稟賦效應」是當我們擁有一個東西後,會打從心裡比較珍惜它,甚至會高估這些事物的價值;稟賦效應是銷售重要的武器。
價值因擁有而提升。
  • 「損失厭惡」是指失去東西的效應,既然我們對於擁有的事物非常珍惜,那麼當失去時,自然而然會覺得特別痛苦。
  • 很多商家會在販賣商品的過程中,盡量加入讓「消費者擁有」的感覺,提高這個商品在你心目中的地位與價值。
  • IKEA 就是典型案例,常在商場擺出不同的家具組合風格,讓你在現場坐坐看、試試看,於是就產生了擁有的感覺。
  • 帶回去的家具要讓消費者自行組裝,這樣一來,這個商品就更有屬於你的感覺,容易因為捨不得而放棄退貨的權利。
  • 很多人把稟賦效應稱為 IKEA 效應。
  • 在商業上常見的稟賦效應應用有試穿、試戴、免費鑑賞及專屬商品 (雷射雕刻名字) 等。
稟賦效應會讓人捨不得放棄所擁有的事物,不想有失去的痛苦。

14. 沉沒:放棄過去展望未來

  • 不要在乎投入但無法回收的成本。
  • 進行決策或選擇時請把沉沒成本忽略不計。
  • 「沉沒成本」是指不論時間還是金錢,都不能回收的成本。

15. 時間:支配人生完成夢想

  • 時間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 時間久才更能累積資源。
  • 「財務管理」真正的內涵是「資源管理」;重要的生命資源包含陽光、空氣、水、時間、金錢、健康、家人、朋友。
  •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每一個人的生命長度都不同,對於時間的追求,除了讓自己健康、活得久外,更要「增加可支配時間」,用來「累積自己想要的資源,完成自己想要的夢想」。
  • 認真思考自己想要的資源跟夢想,不管是知識、興趣、親情或友情,才能把時間放在最好的地方。

16. 習慣:微小累積巨大成就

  • 習慣會透過時間形成巨大影響。
  • 習慣在開始的改變要越小越好。
  • 習慣是個從適應到喜歡的過程。
時間 (專注力) 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這個成就養成,很重要的關鍵就是靠「習慣」。
  • 習慣的養成,一開始越小越好,不會有太大「壓力」才能持續更久。

17. 健康:優質身體財富打底

  • 健康是人生當中最基礎的財富。
  • 損害健康的小習慣容易被忽略。
  • 財富來自於強化健康的好習慣。
  • 時間是屬於人生「量」的財富,越多越好,就是要「活得久」;健康是屬於人生「質」的財富,活得品質要好,就是要「活得好」。
失去健康想要再恢復,大多要花費更多精力。
  • 健康,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是透過好習慣,讓健康與我們同行,才是一輩子最富有的幸福。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