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導權
當一個人外在與內在一致時,可簡單稱為一帆風順、心想事成。而當一個人外在與內在不一致時,為了不願停留在衝突,想回歸一致性,通常作法:
1.改變外在
2.被外在改變(妥協)
3.改變內在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往往既無法改變外在,又不想妥協,所以改變內在是重要的課題,簡單來說,我們既無法主導外在,又不想被外在主導,掌握內在的主導權是重要的。
信念系統
信念系統分為:信念、價值觀、規條
對訊息處理的權利
訊息輸入→解譯→處理→編譯→輸出
人接受訊息、解譯、比對信念系統、做出反應。也就是說,解譯、比對信念系統、做出反應都是在個人身上完成。例如他人將要傳達的話語編譯成聲波傳出,我接受到聲波,然後解譯成訊息、比對信念系統、做出反應。
想像一段對自我會產生很大反應的謾罵話語,透過Google翻譯成不會的語言,遮住原文後還會對它產生反應嗎?也可試著播放讀音,說不定還覺得有趣,如果那是被你關在籠中的鳥想表達的意思,你說不定還覺得悅耳。
換句話說,我們掌握是否解譯訊息、是否比對信念系統、是否做出反應的權利。
只有相對客觀的世界
狗的眼睛與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不同,那麼哪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每個人所看的世界都是主觀的,所以只有相對客觀的世界,至於有沒有絕對客觀的世界,這就是科學、哲學、佛學等不斷探索、探討的議題。
信念防護盾
常見將主導權收回自我的方法。
極端自我法
將主導權收回自我,爭取外在主導權。所謂強勢的人,也就是握有主導權,或者說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也是常見於領導者的特質。這是可以訓練的,例如:政治人物、銷售人員等。找回自信、建立自信是第一步,但爭取外在主導權會對一些人格產生衝突,形成內耗。
簡而言之,人生二要事:干我屁事、干你屁事
精神勝利法
將主導權收回自我,不爭取外在主導權。又稱為阿Q精神,感覺上似乎是貶抑詞,如果深究可能會得到:能使自己心裡舒服一點的話都是阿Q。大多數人同意的一個說法是:只求精神勝利,罔顧真實情況。
1.只求精神勝利有什麼錯誤?讓自己心裡不舒服、不愉快有什麼好處?
2.什麼是真實情況?只有相對客觀的世界,如果沒有外在主導權,那僅剩內在主導權,或許能從中得到些經驗,但能改變的還是自己。
例如:一個女生失戀,她應該讓自己難過嗎?或許能從失戀的情況中得到些經驗,但能改變的還是自己。如果轉念下一個會更好就是阿Q嗎?那她要難過多久才不阿Q?三天?三個月?三年?
佛法中常見此方法,例如:「你怎知你的敵人不是菩薩示現讓你修忍辱的?」又或者如《入行論》云:「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總而言之,「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事情與心境是各自獨立的,事情是不可控的、心境是可控的,而心境又能進一步影響對事情的看法,事情的看法都是相對而非絕對的,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心境。
認同
信念的底層需有認同支持,認同又可分為內在認同與外在顧慮。認同像黏在一起,信念像一張紙,當人認同信念時才能產生影響。不認同不是反對,反對是對「否定信念」的信念認同。
例如:「生為女人就該生小孩」,這個信念只有在你認同它時才對你產生影響,而「反對生為女人就該生小孩」同樣是在你認同它時才對你產生影響,說準確點,有了認同才產生意義。
例如:「半杯水」。樂觀者說「還有半杯水」,悲觀者說「僅剩半杯水」。「還有」與「僅剩」是因為與信念認同而產生的意義,「半杯水」本身不具意義,意義是經由認同信念賦予的。
不認同不是反對,不認同是不與它黏在一起,修行法門中標記與自我觀察便是不認同的練習,當念頭產生時不壓抑、不反抗只是標記“念頭、念頭、念頭”,當靜坐腳痛時只是標記“痛、痛、痛”,因為一旦認同便賦予它意義,意義強化現象導致反應,情緒便淹沒了現象。
註:部分概念引自葛吉夫第四道體系。
執念
認同的底層源頭應可追溯至兩種執:我愛執與我執,簡易描述如下
我愛執:欲求自利的想法。
我執:執我為諦實成立。
菩提心對治我愛執,空正見對治我執。
佛法修行的目的:斷除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佛法修行的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苦與苦因
苦諦可分為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我們一般人不想面對的痛苦。
壞苦:我們一般人所認知的快樂,它的本質為苦。前苦由大漸減,後苦由小漸增。例如吃飯,前苦飢餓感逐漸減輕,後苦飽足感逐漸加大,進而形成過飽之苦。如果本質是樂,那應該持續增加樂感,持續的吃飯應該會持續地感到快樂,而不會變成痛苦。
行苦:我們所獲得的蘊體,是苦苦與壞苦的所依處。
集諦指苦因,集諦當中分為業和煩惱,而有煩惱就會造業,所以兩者當中以煩惱為主。
無我慧是斷除我執唯一的方法
《釋量論》:「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
空見是指無我慧,生起無我慧是斷除我執唯一的方法,斷除我執即是解脫。
無常想、死想能除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大般涅槃經》:「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佛法是目前筆者努力學習與實踐的重點,也是目前筆者思維基石中底層核心,相關內容可參閱
《佛法學習筆記》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