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訂價背後的心理策略 (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為什麼很多商品訂價總以 9 為結尾?


揭開訂價背後的心理策略 (一):為什麼很多商品訂價總以 9 為結尾?

揭開訂價背後的心理策略 (一):為什麼很多商品訂價總以 9 為結尾?


其中一個原因是:

左位數偏誤 (Left-digit Bias):
由於人們是從左向右閱讀數字, 因此對數字的感受會按順序逐漸減弱。 價格第一個數字感受的影響最大, 數字愈右邊,對價格的感受愈小。


舉例來說:

  1. 9.99 美元給人的印象,是 9 美元加上一點錢,而不是 10 美元。
  2. 人們對 4 美元與 2.99 美元差異的感受,會大於 4.01 美元與 3 美元差異的感受。
  3. 有研究量化人們的感受,4.99 美元跟 5 美元不是相差 1 美分,而是相差 20 美分。


還有幾點特性:

  1. 人們傾向將以 9 結尾的價格,聯想成促銷或特價。
  2. 也因此在真的促銷活動時,價格就不適合以 9 為結尾。
  3. 對數字敏感度較低的消費者容易受影響,反之,則影響較低。


一些相關的情境與案例:

  1. 研究調查快速消費產品(FMCG) 的價格,18,096 件產品中,有 43.5% 的價格是以 9 為結尾。
  2. 二手車市場中,由於左位數偏誤,剩餘 9,900 英里的汽車與剩餘 10,000 英里的汽車價格差異較大,而剩餘 9,900 英里和 9,800 英里之間的價格差異較小。
  3. 一個針對女裝的研究中,一家商店對同一件商品測試三個不同價格:34 美元、39 美元與 44 美元,結果 39 美元銷售金額最高,而 34 美元與 44 美元的銷售金額都少了 20%。


最後,提醒大家:

在商業世界裡,以問題為主,理論為輔。 一個問題,通常會包含多種互相動態依賴的影響因素, 需依照情境脈絡來做權衡評估。


大家有什麼經驗或想法嗎?

歡迎追蹤我們沙龍或是 Instagram,掌握最新資訊,

也歡迎贊助支持,讓我們持續創作,一起討論交流, 理解人心與需求 ✨

若有 UX/UI 產品與服務設計規劃需求,歡迎 Email 洽詢或填寫專案合作表單


參考文獻:

1. Sokolova, T., Seenivasan, S., & Thomas, M. (2020). The Left-Digit Bias: When and Why Are Consumers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7(4), 771-788.

2. Lacetera, N., Pope, D., & Sydnor, J. (2010). Heuristic Thinking and Limited Attention in the Car Market.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3. Avner Strulov-Shlain, More Than a Penny’s Worth: Left-Digit Bias and Firm Pricing,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22; rdac082.

4. Eckhard Kucher, Scannerdaten und Preissensitivität bei Konsumgütern, Wiesbaden: Gabler-Verlag 1985.

5. Eric T. Anderson and Duncan I. Simester, "Effects of $9 Price Endings on Retail Sales, Evidence from Field Experiments", Quantitative Marketing and Economics 2003, Nr. 1, S. 93-1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37c Design 的人心觀察筆記
2會員
2內容數
|Product Design ( UXR / UX / UI ) |理解人心、分解需求、再構築產品服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有一個中文字面上很難理解的心理機制「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以說明許多人遭遇的人生問題。 「雙曲貼現」,是指人類的大腦傾向選擇眼前可快速實現的享受,然後得到滿足。即使一旦做了選擇,就可能會犧牲未來更大的利益。
Thumbnail
有一個中文字面上很難理解的心理機制「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以說明許多人遭遇的人生問題。 「雙曲貼現」,是指人類的大腦傾向選擇眼前可快速實現的享受,然後得到滿足。即使一旦做了選擇,就可能會犧牲未來更大的利益。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一件非常心儀的商品,價錢雖然合理可接受,但就是有一種直覺覺得被「宰」了?又或者是看到某項商品或服務打折大特價,明知用不到卻還是忍不住下手購買?學者提出一個來說明這樣的現象 :「交易效用」。 「交易效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決定我們對一項交易是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
Thumbnail
世上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能明碼標價,那麼,到底該怎麼訂價? 都說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你開出的價格若是有人願意買單,那就是合理的價錢。 會害怕,說穿了,就是對自己沒自信。 所以在網路上下關鍵字搜尋,希望能參考大家分享的過往經驗,也去問了身旁的朋友,到頭來我還是沒能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媽媽也問了我,回覆
Thumbnail
世上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能明碼標價,那麼,到底該怎麼訂價? 都說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你開出的價格若是有人願意買單,那就是合理的價錢。 會害怕,說穿了,就是對自己沒自信。 所以在網路上下關鍵字搜尋,希望能參考大家分享的過往經驗,也去問了身旁的朋友,到頭來我還是沒能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媽媽也問了我,回覆
Thumbnail
價格對人的情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低價格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高價格則可能讓人產生猶豫或消失購買慾望。瞭解價格對情緒的影響,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控制購買心理壓力。
Thumbnail
價格對人的情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低價格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高價格則可能讓人產生猶豫或消失購買慾望。瞭解價格對情緒的影響,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控制購買心理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