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思維-何謂「好」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談思維

最近我因為朋友的大力推薦,幫男友報名了一個理財相關的課程,課程是非常傳銷模式的授課方式,(就是那種要你站起來大喊「我有有錢人的腦」)。

但我朋友推薦的點是,這一堂課把心理學跟理財結合,會探索自己對金錢的觀念,自己如何看待金錢,看待金錢的方式與童年經驗的關聯,還有如何重新調整自己看待金錢的方式。

-

課程結束後,男友抱怨了課程的傳銷模式,覺得課程手法很粗糙且內容也很淺,尤其行銷的東西也都是行銷學很基礎的。

我問他:「你認為怎樣的課程,算是『好課程』?」

我分享了我自己上課吸收東西的習慣,我會屏除洗腦環節,專注在對我有用的東西上,課程講行銷的過程中,舉了「星巴克」的例子:

你知道星巴克賣的是甚麼嗎?

不是咖啡

星巴克賣的是空間氛圍,商業空間給人洽談事情的。

我聽完立刻聯想到男友準備創業的事情上。按摩業也有分重視氛圍跟服務的美容按摩,或是相對來說更重視技術本位的經絡按摩,我之前對按摩並不了解,容易把自己要賣的東西搞錯,這堂課的這個例子,給了我不小的警醒。


這樣的行銷觀念,我並不是不知道,之前我上行銷課也聽過麥當勞的例子,只是我們的知識放進腦袋裡面,不一定能拿出來活用,這些放久了無法使用的觀念就是Inent ideas,楊茂秀老師將此翻譯做「乾腐的觀念」。

我發現我在上課或是任何事情上,都很容易連結到自身的經驗,回到自己關注的事情,對我來說,這堂課提醒我重新活用這個知識或觀念,去除這些乾腐的觀念,我認為是這堂課的價值之一。

我問他:「教『沒聽過的知識』才是好課程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還算一直在教育界,相比過去男友求學時期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教育風潮漸漸轉向「回到學生身上」這樣的教育理念,(還是其實這樣的理念仍是小眾,只是我同溫層太厚?)我想起了自己在參加講師培訓時,留到現在的一個觀念,「學員筆記抄再多,真正有感的才帶得走。」

起初的我也很喜歡講各種案例、觀念、技巧分享,很愛看學員在底下筆記抄抄抄,看著安心,但是看著學員初階過後回到進階課堂上,學員真的不會記得那些知識性傳遞的東西,反倒對於體驗、活動的內容有些印象,但要說真正「學到」的東西,也不是「記得」上過的東西,而是那些「我也不記得何時學到,但現在就是會了」的東西。

我認為學員能帶走的,無非是從自己經驗中長出來的東西,而體驗和活動,就是讓學員現場就能有一些經驗,所以後來我的課程設計都是活動討論>知識講授


然而男友跟我持不同的觀點,男友上課的時候,不太會去連結自身的事情,而是會很專注在瞭解講師整個脈絡,例如:講師講的知識點源於甚麼理論、知識點之於課程的脈絡是甚麼....對於完整瞭解並上過的東西,很少忘記,也不會不能活用。

確實男友對於知識的記憶遠超過我的想像,那些國小課本教過的東西他都還能記得,我做的日常行為大多出自於經驗和習慣,他做的日常行為卻是伴隨那些知識點的,如果問起他的某些做法(例如外套為何選這件?),那些大家都背過,但求學生涯後,就不會再提起的詞彙(熱輻射、虹吸之類的),就會從他的口中說出來!!

最後送上他對我們這段談論的想法:

我們從一堂課得到的東西很不同,我的像是珊瑚堆積而成的珊瑚礁;你的像是小蜜蜂吐出來的蜂王漿。


#小鶴思考人生 #哲學 #人生哲學#教育 #自我探索 #兒童哲學


如果喜歡鶴幽的文章,歡迎訂閱我!

或是到我的粉絲團「鶴幽 乖乖」搶先看更多內容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我探索的鶴幽
1會員
13內容數
從小是個乖乖小孩, 想法都藏在腦袋裡, 長大後才開始叛逆, 是叛逆還是獨立呢? - 平時有隨手紀錄生活與夢境的習慣, 最近邊創作邊念兒童文學研究所。
自我探索的鶴幽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面對不守交通規則的行為,這讓我們感到憤怒。 然而,這樣的情緒背後可能潛藏著更深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1/04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面對不守交通規則的行為,這讓我們感到憤怒。 然而,這樣的情緒背後可能潛藏著更深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6/04
這篇文章探討了伴侶之間對話的重要性,強調自我價值的肯定比付出更重要。作者認為,被喜歡的應該是自己本身而不是為對方做了什麼。文章提供了多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呼籲讀者思考自己被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2024/06/04
這篇文章探討了伴侶之間對話的重要性,強調自我價值的肯定比付出更重要。作者認為,被喜歡的應該是自己本身而不是為對方做了什麼。文章提供了多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呼籲讀者思考自己被喜歡的原因。
Thumbnail
2024/02/28
這是一個關於培養孩子興趣的案例故事,討論了不同興趣愛好對人生的影響,以及對普世價值和興趣培養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2/28
這是一個關於培養孩子興趣的案例故事,討論了不同興趣愛好對人生的影響,以及對普世價值和興趣培養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極簡商業課》為了讓你在60天內學會10項關鍵商業技能。在書中,作者提到當你一心成為良好的投資標的,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資。文章分享了將自己視為可獲利產品的轉變,及對於提升自己商業價值的想法。
Thumbnail
《極簡商業課》為了讓你在60天內學會10項關鍵商業技能。在書中,作者提到當你一心成為良好的投資標的,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資。文章分享了將自己視為可獲利產品的轉變,及對於提升自己商業價值的想法。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項目但執行上來需要層層的方案模式 最近筆者參加了許多教師研習,包括2022年參加的《書店老闆》第一季及2023年的第二季,今年則進入了第三季。這次講座的主要書籍是《好男人病毒:解除好人毒素脫離單身苦海》和《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看完後,筆者以賽局思考來反思其中的內容。 印象深刻的是,筆者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項目但執行上來需要層層的方案模式 最近筆者參加了許多教師研習,包括2022年參加的《書店老闆》第一季及2023年的第二季,今年則進入了第三季。這次講座的主要書籍是《好男人病毒:解除好人毒素脫離單身苦海》和《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看完後,筆者以賽局思考來反思其中的內容。 印象深刻的是,筆者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 VL愛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包括天使投資、思維轉換、成為父母的觀念等。有關共贏的局面、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等建議和觀點。它還提到了接下來的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內容。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 VL愛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包括天使投資、思維轉換、成為父母的觀念等。有關共贏的局面、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等建議和觀點。它還提到了接下來的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一個關於理財課程的觀點和體會。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朋友推薦她的男友上一個傳銷式的理財課程,並探討了課程帶給男友和自己的不同觀點和體會。作者首先回顧了男友抱怨課程的傳銷式,然後分享了自己對參加課程的習慣和想法,包括活用知識或觀念,以及對教育的理念。文章提供了對理財課程和教育的不同觀點和體會。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一個關於理財課程的觀點和體會。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朋友推薦她的男友上一個傳銷式的理財課程,並探討了課程帶給男友和自己的不同觀點和體會。作者首先回顧了男友抱怨課程的傳銷式,然後分享了自己對參加課程的習慣和想法,包括活用知識或觀念,以及對教育的理念。文章提供了對理財課程和教育的不同觀點和體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