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不知名的「網紅」拍攝了一系列在家樂福與全聯偷喝架上飲料、偷吃架上餅乾、使用濕紙巾又放回去的影片。雖然他們的確「紅」了,但並不是成為什麼受歡迎的網紅,而是成為社會新聞的內容與無數人撻伐的對象。家樂福與全聯也都已經表明會採取法律途徑應對這樣的惡行。
這些行為令人想起去年春天發生在日本的惡性事件:一名十七歲的高中生,同樣是為了拍攝惡作劇影片,在壽司郎的醬油瓶、餐具、甚至是轉盤上的壽司或是舔、或是用手指塗抹自己的口水。影片上線之後,壽司郎母公司的股價在幾日內快速下跌,市值蒸發了約170億日圓。
雖然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稍微拉長一點,就會發現當時的股價下跌很可能只是作手藉著新聞進行的順勢炒作,事發後不到一個月,該公司的股價甚至來到了近兩年間的高峰。但這些行為確實引發了人們對於迴轉壽司店的食物是否安全、餐廳中自取的公共餐具是否衛生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雖然幾乎不會有人表態支持這種行為,但多少能聽見一些「只是小孩子(無聊人士)不懂事惡作劇,沒必要覺得那麼嚴重」的說法。或許,如果人們只聚焦於觀看這單一的惡作劇,會覺得他無法真的傷害到很多人。
但這類行為的可怕之處不在於他實際與立即影響的範圍,而是,當這樣的行為被展示在所有人面前時,人們突然意識到「這樣的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這些餐具、調味料瓶、甚至餐點都有可能是不衛生的、受過污染的。
即便多數人不會跟著模仿,我們將無法避免地想到世界上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於是,一種本來作為我們正常生活之基礎的,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基本信任出現了裂痕。
*
在種種造成人與環境間信任裂痕之因素裡,惡作劇確實不是最嚴重的。如果我們回看世界各地發生過的恐慌事件:九一一攻擊、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捷運隨機殺人、炭疽病毒、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這些事件都在一段時間內,讓一個國家、甚至世界感到無比惶恐。我們隨時可能被無冤無仇的人殺害、隨時可能在恐怖攻擊中殞命。
而關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裂痕,則是「煽動」與「誹謗」。在強尼戴普與安柏赫德的誹謗案官司之後,令人們最為痛心的一件事情是,MeToo 運動被沾染了一個難以洗淨的汙點。無論你覺得強尼戴普多大程度上「無辜」,我們都無法不看見安柏赫德的指控中出現了一系列惡意與不誠實的語言。
顯然地,沒有多少人有辦法像安柏赫德那樣,以自己的名聲為賭注去在全世界面前假MeToo之名誹謗他人。但一旦這個例子確鑿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有人會做這種事」的可能性就變得無法被忽視,也會被更多有心人士利用來重新壓制受害者好不容易發出的聲音。
與之有著類似結構的:由於假訊息與認知作戰確實存在,重視國家安全與真實資訊的人開始被迫變得疑神疑鬼。為什麼有一些明顯錯誤或明顯違背人權的事情會被傳播?是不是有人刻意為之?大肆談論那些話的人是不是間諜(或至少,是不是網軍)?
但就像那應該是清清楚楚的事情:多數在MeToo事件中勇敢站出來的人既不是騙子也不是瘋子,卻被迫在這種不公正的社會氛圍之下受到懷疑與認知剝削。在一個資訊開放的、相對自由與民主的社會之中,我們應該還是要首先相信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會是「壞人」。
我們永遠可以去指出來,那些和我們不同的意見中有哪些地方出現了明顯的錯誤。但這不代表,對方就是帶著惡意或其他目的而來。有些人可能是被誤導了、被反對的激情沖昏了頭;有些人則是因為價值觀與成長背景和我們不同,所以他們從最基礎的思考方式與前提,就已經與我們相去甚多。
即便這有時候很難。但如果我們真的希望自己能活在一個更好的社會,還是得要先信任、先嘗試溝通。面對那些撕裂社會、造成人們無法彼此信任的人,我們自然要從嚴處理。但對於「去把一個人或一群人認定為充滿惡意」的宣稱,我們同樣要格外小心,不能輕易將任何人視為「敵人」、不能就這麼任自己生活的社會變得充滿對立、草木皆兵。
我們都不會直接把賣場裡的食物打開來吃、也不會帶著惡意去誣陷與毀謗他人對吧。在這個全世界的資訊都會被瞬間帶到我們面前的時代,我們會看到人類的許多我們最不喜歡的模樣。但多數人不是那樣的。我還想帶著這個信念繼續生活。
到粉絲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