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分享的食物記憶也跟我大學四年的成長有關,包括認識對我有深刻意義的朋友、相識的過程、意外的旅程所吃到好吃的食物,以及找尋食物的過程,小時候媽媽會料理所有餐食,但出去外面讀書就不同,我常說我的媽媽是生活藝術家,我從來沒有覺得食物經過他的手有難吃的,通常是我挑食。
關於那些值得拜訪的地方,在這個時代Instagrm 的搜尋引擎也紀錄著人們生活的習慣也對餐廳的用餐以及推薦習慣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現在有一個稱呼喜歡去咖啡廳喝下午茶的人習慣喜歡稱為跑咖,簡稱跑去咖啡廳喝下午茶,對於生活當中閒暇的時刻我喜歡與人在咖啡廳暢談、品嚐甜食、觀察人們交談聊天的互動,或是獨自在書寫報告與繳交作業,如此一來我在咖啡廳佔了一大半的時間,在台北讀書也是這樣的情景與感受,。
說到咖啡廳與作業之間的關聯只在於習慣在咖啡廳工作的現代人而已不在於如何完成這件事的本身,也深刻看出以前的人無所事事會在咖啡廳聊天、度過一個下午是只有喬布雅的貴族才容易享有的生活型態,但現代社會的便利性與地理位置在街頭或家裡巷弄旁就可以抵達的地方更是逃離家中的好去處,一家咖啡廳除了咖啡好喝、有自己的風格不論是連鎖、文青、居家、古典之類的特色和形容外,店內裝潢有特色還有好吃的甜品就能滿足現代人的小確幸。
每次到台北幾乎都是看展、咖啡廳、看藝術表演、演唱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台北就是有一種酷似文藝青年的感覺,思考的是融合著多元價值的事物在街頭穿梭,理解這座城市的其中一種面貌,所以來到此地會到此一遊的台北文青指南有台北當代美術館、中山捷運站小店、華山文創園區。
我吃到最好吃的肉桂捲是帶著香氣、黑糖色澤的焦糖淋在麵包體上順流核桃碎片而下的裝飾看起來簡單卻又口感不單調,位在台北中山的街頭一家名為「登波咖啡」的咖啡店,日式黃色的復古招牌座椅在外頭是他的第一印象,跟朋友第一次去外頭又濕又冷,對比內部昏暗暖活的氣氛簡直是從北極走到被窩的感受,裡面的裝潢是非常文青的一家店,在很多時候我去咖啡店只是為了圖一個座位打報告,只是這次品嚐肉桂捲時與朋友聊天中發現肉桂是從肉桂樹上的樹皮捲成條狀並乾燥而成的食材,味道苦中帶香又有一股難以言說的味道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也知道這樣食物自然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肉桂嗆辣的風味和薄荷交融在口中的刺鼻味。
撥開肉桂捲的外皮後是酥軟的麵包體一層一層掀開並用刀子從中間切開變成一小塊有沾滿核桃跟黑糖漿並放入口中是我的吃法,當看見他人拆開後像是吃大型麵條一整個慢慢的從最外層吃撥開吃到內層的方式感到非常驚訝,開始觀察別人如何品嚐這道美食放入口中細細品嚐的過成感到有趣,從觀察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肉桂捲的正確吃法很多時候店家的肉桂捲都長得不太一樣、風味也是,但不論如何喜歡肉桂捲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他的風味,就跟這座城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