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白石一文:《這裡是沒有我們存在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起初買這書就衝著那句「最終,只有我們能夠治好自己的心病」,想不到結尾最感觸的是一句「人這一輩子究竟圖什麼」。

故事講述男主角澤芹在五歲那年,三歲的妹妹因父母的誤判而病逝,家人間從此心懷芥蒂。其後再看到父母將愧疚和責任互相推諉,更令主角確信「在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那種名為感情的珍貴財富,一旦出現裂痕,不會立刻變得一文不值,它會一點一點不斷腐敗,直到最後,它會化作劇毒,侵蝕我們,折磨我們,摧毁我們。」

所以澤芹去到五十多歲仍孑然一身,精神寄託於工作之上。然而貴為大型食品公司董事的澤芹某次卻中了女主角珠美的桃色圈套,令他毅然辭職。到底一個衣食無缺的獨身中年人,不再寄情工作,日子會如何過呢?

澤芹在失業期間,意外與珠美成好友,出席了亡友的喪禮,連絡上母親,與舊友相聚,想不到重拾過去疏離的關係改變主角對世界的理解。

澤芹的舊友多年來駐守巴西等升職,然而一次死𥚃逃生後,不禁質疑自己為何要到世界另一端,一直與妻兒分隔兩地,連好友喪禮也沒法出席,這樣的人生算什麼?(有趣的是男主角覺得錯失好友喪禮沒什麼要遺憾)

另一廂,身為畫家的母親則為繪畫而生,甚至希望可執著畫筆離世。世上總有人為家庭毅然放棄事業,又有人一生只願專注事業呀。

我喜歡這書不落俗套,沒有煽情地宣揚親情大於一切。所謂的人生意義從沒有對錯,全然是個人選擇。看著男主角失業後,終於好好正視自己的人生,逐漸對生活重拾興趣的過程實在好治癒,這感覺甚少在白石一文的作品出現呢。

avatar-img
2會員
88內容數
From HK to UK // Instagram: yuduyujia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讀愚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即使我對犯罪心理和人性黑暗面深感興趣,性侵案件總會令我特別憤慨與恐懼。作為女生,我非常心疼其他女性遭凌辱,無法想像受害人身心承受的痛,所以我總會迴避性侵相關的報導或戲劇。 然而2017年一連串的事件讓這不敢說的話題端上枱面,過去加害者正是恃著社會對性的顧忌,以及受害人的羞恥感才橫行無忌。沉默與迴避
是的,我仍然因書腰的宣傳而買👀這次它說東野圭吾四大傑作是:《白夜行》、《嫌疑犯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和《惡意》。我身為其書迷,務必完成這名單呀! 長話短說,故事講述名作家日高邦彥深夜在家遇害,兇手被捕後卻不願透露殺人動機。在加賀警官鍥而不捨追查之下,最後發現真相如此瘋狂而歹毒。
話說我自小喜愛推理作品,不只因為愛解謎,更重要是我很好奇人為何要殺害他人,人性為何會扭曲。因為我們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各類作品,以至新聞所呈現的兇手形象都是受盡各種環境因素逼迫而犯罪的悲劇人物。 然而這書推翻了我,甚至全世界深信不疑的理論。作者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世上確實有「犯罪人格」,他們
東野圭吾雖為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比起複雜的行兇手法,其作品最吸引之處始終是刻畫人性。(作為盲粉,不得不說他寫到科幻題材遜色得多) 而這本就是談論人性代表作之一,沒有任何推理情節。故事講述一對相依為命的兩兄弟,哥哥為籌得弟弟的大學學費,決定入屋偷竊。結果笨蛋哥哥錯手刺死了屋主(作案過程真的看得好光火)
讀完《牧羊少年》,意猶未盡,發現作者這部風格迥異的作品。怎麼充滿正能量的牧羊少年會變成一心求死的少女?事緣於作者少年時期因家庭問題,變得非常叛逆,怒不可遏的父親三度將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療」他的叛逆。為免老父再為往日的過錯自責,所以作者就借用主角維羅妮卡去寫當年在精神病院的經歷。
最近身心陷入疲憊期,所以選了這本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去化解一下。
即使我對犯罪心理和人性黑暗面深感興趣,性侵案件總會令我特別憤慨與恐懼。作為女生,我非常心疼其他女性遭凌辱,無法想像受害人身心承受的痛,所以我總會迴避性侵相關的報導或戲劇。 然而2017年一連串的事件讓這不敢說的話題端上枱面,過去加害者正是恃著社會對性的顧忌,以及受害人的羞恥感才橫行無忌。沉默與迴避
是的,我仍然因書腰的宣傳而買👀這次它說東野圭吾四大傑作是:《白夜行》、《嫌疑犯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和《惡意》。我身為其書迷,務必完成這名單呀! 長話短說,故事講述名作家日高邦彥深夜在家遇害,兇手被捕後卻不願透露殺人動機。在加賀警官鍥而不捨追查之下,最後發現真相如此瘋狂而歹毒。
話說我自小喜愛推理作品,不只因為愛解謎,更重要是我很好奇人為何要殺害他人,人性為何會扭曲。因為我們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各類作品,以至新聞所呈現的兇手形象都是受盡各種環境因素逼迫而犯罪的悲劇人物。 然而這書推翻了我,甚至全世界深信不疑的理論。作者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世上確實有「犯罪人格」,他們
東野圭吾雖為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比起複雜的行兇手法,其作品最吸引之處始終是刻畫人性。(作為盲粉,不得不說他寫到科幻題材遜色得多) 而這本就是談論人性代表作之一,沒有任何推理情節。故事講述一對相依為命的兩兄弟,哥哥為籌得弟弟的大學學費,決定入屋偷竊。結果笨蛋哥哥錯手刺死了屋主(作案過程真的看得好光火)
讀完《牧羊少年》,意猶未盡,發現作者這部風格迥異的作品。怎麼充滿正能量的牧羊少年會變成一心求死的少女?事緣於作者少年時期因家庭問題,變得非常叛逆,怒不可遏的父親三度將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療」他的叛逆。為免老父再為往日的過錯自責,所以作者就借用主角維羅妮卡去寫當年在精神病院的經歷。
最近身心陷入疲憊期,所以選了這本存在主義的代表作去化解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白石一文的作品,有見此作品拍成日劇,我就耐不住好奇要翻開原著。 結果這書的引言還真令我始料不及。事緣作者傾盡七年心力的前作《於記憶之濱》在市場上一敗塗地,不忿大眾只喜歡劇情有趣刺激的通俗小說。所以刻意寫出一本「單純有趣」的小說,直白點説就是刻意迎合市場,以重拾寫作的自信。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書名:一九八四,作者:GeorgeOrwell,類別:翻譯小説。 #一九八四 #翻譯小説 #反烏托邦小説 #GeorgeOrwell #喬治歐威爾 #書評 #好書推薦 #讀書報告 #閱讀報告 #讀後感 #導讀 #説書
Thumbnail
對,我也很想問為什麼有(中)!?面對這個沒完沒了、越挖越深的坑,讓我很想掐死過去那個不即時整理閱讀筆記的自己。 不過不得不說,讀墨的另一個好處是比起降低書籍購買價格的「勸買」機制,他們更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勸讀」。每個月不同主題的閱讀馬拉松活動,讓我在去年接觸了許多不常閱讀的類型的書。
Thumbnail
工作後的最初幾年有點不習慣沒有「回家作業」填滿工餘時間,被分割的生活偶爾會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除了前幾年準備建築師考試做題目、練手感,到最近2年佛系的等術科過關外,空餘的時間居然默默養成了閱讀習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白石一文的作品,有見此作品拍成日劇,我就耐不住好奇要翻開原著。 結果這書的引言還真令我始料不及。事緣作者傾盡七年心力的前作《於記憶之濱》在市場上一敗塗地,不忿大眾只喜歡劇情有趣刺激的通俗小說。所以刻意寫出一本「單純有趣」的小說,直白點説就是刻意迎合市場,以重拾寫作的自信。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書名:一九八四,作者:GeorgeOrwell,類別:翻譯小説。 #一九八四 #翻譯小説 #反烏托邦小説 #GeorgeOrwell #喬治歐威爾 #書評 #好書推薦 #讀書報告 #閱讀報告 #讀後感 #導讀 #説書
Thumbnail
對,我也很想問為什麼有(中)!?面對這個沒完沒了、越挖越深的坑,讓我很想掐死過去那個不即時整理閱讀筆記的自己。 不過不得不說,讀墨的另一個好處是比起降低書籍購買價格的「勸買」機制,他們更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勸讀」。每個月不同主題的閱讀馬拉松活動,讓我在去年接觸了許多不常閱讀的類型的書。
Thumbnail
工作後的最初幾年有點不習慣沒有「回家作業」填滿工餘時間,被分割的生活偶爾會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除了前幾年準備建築師考試做題目、練手感,到最近2年佛系的等術科過關外,空餘的時間居然默默養成了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