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那些使我焦慮的詞——更好
avatar-img
元宇宙
付費限定

那些使我焦慮的詞——更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年前的我(或是更久之前),我開始看大量自我成長、自我探索的書。其中不乏這樣的標語:「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不只是書,社群媒體上也越來越多類似的訊息。這些訊息看似很吸引人、很正能量,但不知怎麼,從某個時間點開始,我對「更好」二字慢慢皺起了眉頭。


「難道現在的我不好嗎?」這是我在對上面這些話皺起眉頭時,心裡浮現的念頭。看到那些標語裡所強調的更好兩個字,總讓我覺得自己反倒被否定了。「雖然我也沒有多喜歡現在的自己,但還輪不到你插嘴」大概是這樣的傲氣。


為什麼現在到處越來越充斥這種「更好」的訊息呢?我想試著討論看看。


我想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普遍的無力感。這是個變化的越來越快的時代,科技的進化速度已經超出人們的學習速度。我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


有些人能夠適應迅速的變化,有些人則對過快的變化感到害怕。對於後者來說,人們無法相信以自己擁有的東西能應付未來的變化。人們不是因為打從心底想要變得更好,不是因為這麼做會有成就感,而是因為感受到了威脅,感受到不得不這麼做才行,所以才想要變得更好。而正是這點帶來了深深的無力感。


人們不一定是發自內心想要變得更好,而是不得不變得更好,否則的話就得面臨時代吞噬的恐懼。「變得更好」的本質並無惡意,但它有背後的潛台詞:「現在的你是不夠的。」


對此,我想我們真正該做的,可能並不是一昧的追求更好,而是試著問自己是否已經「足夠好」了。


我們確實永遠都有學習的空間,我們確實還能變得更好,不過我們是否已經足夠好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稍微停下「變得更好」的腳步呢?


什麼時候該問:是否已經足夠了?

我想用自己工作的心態討論看看。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元宇宙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元宇宙
13會員
25內容數
這是一份想要「給予能量」的電子報。 我是一個需要透過寫作,才能感受到我究竟經歷了甚麼情緒的人。 我在挖掘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讀了一些好書。有一天我發現,我講的話原來可以幫助到我的朋友們,幫他們更看清自己的情緒——即使我連自己的情緒都不太了解。 我想將這些故事和經驗分享出來,希望你可以從中獲得一點共鳴和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應該」2個字,大概是造成我們如此焦慮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應該」2個字,大概是造成我們如此焦慮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