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以馬內利兄妹的新聞熱度已經沒那麼高了,但因為網路上的意見大多是貶多於褒,我就想以不同的面相來解讀這則新聞。
在大多數人眼裡看來,以馬內利兄妹的日程表對於小學生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的緊繃,但其實台灣有許多家長想盡辦法,用各種才藝班與補習填滿自己小孩的生活,加班的基因從小就開始養成,這對兄妹並非特殊個案,但這種看似填鴨的教育真的有效嗎? 我認為重點在『父母的教育態度』上。
根據我自身的觀察,大部分的父母是因為同儕間的比較心態,加上太多的資訊產生焦慮感,因此認為孩子需要更大量的學習才不會落後;簡單來說,就是教育上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但若自己並沒有能力去追蹤孩子的學習情形,或是無法幫助孩子調適壓力,只重視最後的結果,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不但課業無法進步,甚至抗拒學習,變成人財兩失。
根據新聞報導,以馬內利兄妹母親曾經是新聞主播,也另外在經營副業,長期在高壓環境下工作,又擅長時間管理,所以我可以很合理的推斷,這位母親應該有做到以下幾點:
1. 了解孩子的能力,並協助擬定學習時間表
2. 指導孩子如何有效率的學習
3. 以身作則,在孩子努力學習的時候,自己也努力工作
4. 訂立對應的獎懲機制,讓孩子知道有沒有達標都有對應的結果
5. 在孩子遇到壓力與挫折的時候,幫助他們處理壓力及情緒
我認為第5點是最重要的,若父母只會一味追求學習的成效,而忽略孩子的意願與承受的壓力,那不僅會造成反效果,最嚴重甚至會發生憾事。
所以再次強調重點,孩子的學習成效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態度』,假設今天這對兄妹的父母只是無腦的將孩子的生活塞滿各種課程,但自己的生活卻沒有任何的進步,也沒有參與學習過程或表達關心,只在乎最後的成果,那麼他們很可能連日程表都列不出來,而這對兄妹最後也只會淪為被過重課業壓垮的學生之一。
現代的科及進步更新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加上科技業與非科技業的薪資差距越來越大,讓這個時代的父母的焦慮感也越來越大,但是若父母沒有相對應的能力或思維,只是不斷強迫小孩達成自己的期望,也只會徒增壓力與恐慌。
學習不只是孩子的事,父母也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術與觀念,才能夠讓正確的引導,並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與他們站在同一邊,與孩子一同成長,而不是站在壓迫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