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自助旅行】馬六甲篇|見識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以文字搭配圖片方式,文少圖多,專寫旅程中「馬六甲」這一段的的見聞、觀察及心得。馬六甲是聞名世界的歷史古城,在此地可見到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等留下的建築(如教堂),並保有華人的傳統文化。由於保有豐富的歷史遺產,馬六甲於2008年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為馬六甲只是我們從新加坡到吉隆坡的中間停靠站,只停靠半天,所以內容較少。

本文共可分為6個部分,分別是:

  • 鄭和下西洋5次駐節於此
  • 蒐集各國錢幣的阿伯
  • 漫步河岸
  • Geographer Café
  • 老車老房老南洋
  • 海南「雞飯粒」

段落次序可能非時間順序,如欲知正確的行程時間排序,請見主文第1部分《整體行程》。




鄭和下西洋5次駐節於此

旅行的這一年2017年,距離鄭和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已有612年之久。大概是為了搏取大陸遊客的眼球,這裡還特別掛出兩國現在的國棋,不知道是否會因此增加購買意願?

當年,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有五次駐節馬六甲。因此,馬六甲留下不少他的遺跡及故事馬六甲還有一間鄭和文化館(Cheng Ho Cultural Museum),由當地華僑出資建設的,裡頭還原當時鄭和下西洋的場景、船鑑、貿易貨品等,不過因為時間因素,我們並未參觀。

鄭和下西洋更重要的文化影響在於「產生了峇峇娘惹文化」。所謂的峇峇娘惹是指明朝以降移民到南洋地區的華人後裔。與當地馬來西亞人結婚後生下的男孩稱峇峇,女孩叫娘惹。據說,峇峇娘惹的祖先有些就是當時鄭和下西洋後,定居在當地的船員。

鄭和下西洋612周年紀念

鄭和下西洋612周年紀念




蒐集各國錢幣的阿伯

旅行途中,最有趣的莫過於人。而在這趟旅行中,就屬這個阿伯最有趣了。一開始,他跑過來跟我們說了些聽不懂的話,我想大概是馬來語吧。他示意「money」,我們以為他是想要跟我們要錢,原本心生想打發掉他的意思。後來搞了老半天才明白,他想要跟我們要我們國家的硬幣,看來「跟外國遊客要一些他國硬幣」似乎是他的興趣。不確定是1塊還是5塊,我把身上僅有的新台幣硬幣送給他。這錢比你們國家的還小呢,我心想。

後來他拿起朋友的iPhone說要拍照(我猜的啦),我還想說他會不會拿了手機拔腿就跑,還有些提防。還好,是我多慮了。他拿起手機開心地擺出自拍的動作,我隨即拿起相機迅速捕捉下這有趣的一幕。

打扮很有型的阿伯拿起iPhone自拍

打扮很有型的阿伯拿起iPhone自拍




漫步河岸

只有少許遊客會搭馬六甲船上的遊船,而且幾乎沒什麼遊客會走到這裡,所以走在歷史古城的河邊,是寧靜而自在的。兩旁的房子雖然舊,但是不給人髒亂的感覺,看起來很舒服。不潮濕,所以房子不會有發霉、陰溼的感覺,這大概是國家身處熱帶的好處吧。

馬六甲河(Malacca River)

馬六甲河(Malacca River)




Geographer Café

馬六甲古城區人最多的一條街──Jonker Street(雞場街,Jonker出自荷蘭語中貴族之意)上,有一家頗負盛名的咖啡館,Geographer Café。既然是觀光客,就要有觀光客的樣子。所以,我們來了。在這間鮮豔的老屋中,喝個飲料小憩一下,是旅行中的享受。

佇立於三岔路口的Geographer Café

佇立於三岔路口的Geographer Café


地理學家(YuCheng Jeng攝)

地理學家(YuCheng Jeng攝)


Geographer Café的天井(YuCheng Jeng攝)

Geographer Café的天井(YuCheng Jeng攝)




老車老房老南洋

在馬六甲,隨處可見這種南洋商行的建築,車上也跑著不少老車,有種進到老電影場景的感覺。這些商行老建築保留的很好,而且沒有台灣一些文化村那種特意營造出的虛假感,走在這裡街道,每一條都像是在逛老街。

地理學家(YuCheng Jeng攝)

地理學家(YuCheng Jeng攝)




海南「雞飯粒」

東南亞華人飲食最常吃的食物之一,海南雞飯。無論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或者在台灣,常可以在餐廳點到這道美味的食物。但是,這家位於馬六甲的「中華茶室」的海南雞飯很不一樣。他們的飯捏成一粒一粒的雞飯粒,軟軟嫩嫩的很好入口。雞肉一樣滑嫩順口,搭配飯粒,再外加一杯冰涼的飲料,中午這一餐就圓滿了。用飯丸方式吃海南雞飯,不一樣的方式,一樣好吃。

一球一球的雞飯粒

一球一球的雞飯粒


中華茶室海南雞飯

中華茶室海南雞飯


從菜單看的出來是間平價美食

從菜單看的出來是間平價美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沙龍
13會員
107內容數
關於產品,關於生產力。 Here we talk about product and productivity.
產品人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
Thumbnail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
Thumbnail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Thumbnail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Thumbnail
15世紀,素有航海王子之稱的葡萄牙英雄「亨利」推動了歷史新氣象───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掀起了歐洲商業革命及帝國主義思潮,歐洲國家紛紛尋求海外殖民與貿易。而15世紀末,葡萄牙人東來,觀其美麗之島,不禁讚歎「FORMOSA」,至此,臺灣即有「福爾摩莎」美名之稱。 史前文化 臺灣史前時代文化,最早於距今五
Thumbnail
15世紀,素有航海王子之稱的葡萄牙英雄「亨利」推動了歷史新氣象───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掀起了歐洲商業革命及帝國主義思潮,歐洲國家紛紛尋求海外殖民與貿易。而15世紀末,葡萄牙人東來,觀其美麗之島,不禁讚歎「FORMOSA」,至此,臺灣即有「福爾摩莎」美名之稱。 史前文化 臺灣史前時代文化,最早於距今五
Thumbnail
檳城的華人,或者說馬來西亞華人,除了語言混雜之外,迅速切換語言亦是種平凡的日常,多元文化著實地體現於地方生活空間,以及個人尺度的語言之中。剛開始和當地人閒聊或訪談的時候,對方講了一串華語混英語,我卻有「嗯?我剛剛聽了甚麼?」的感覺。
Thumbnail
檳城的華人,或者說馬來西亞華人,除了語言混雜之外,迅速切換語言亦是種平凡的日常,多元文化著實地體現於地方生活空間,以及個人尺度的語言之中。剛開始和當地人閒聊或訪談的時候,對方講了一串華語混英語,我卻有「嗯?我剛剛聽了甚麼?」的感覺。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台灣,距今二百多年,正是先人跨過黑水溝,自唐山來台, 篳 路襤褸,勤奮戮力,以啟山林的大墾荒大移民時期, 其人情風貌,藉著宦游官員的詩句,後人得以一窺一二。張湄,字鷺洲,號南漪,浙江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人,清朝官員。在出任台灣監察御史時(1741年),著有《瀛壖ㄖㄨㄢ ˊ百詠》,乃其自廈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台灣,距今二百多年,正是先人跨過黑水溝,自唐山來台, 篳 路襤褸,勤奮戮力,以啟山林的大墾荒大移民時期, 其人情風貌,藉著宦游官員的詩句,後人得以一窺一二。張湄,字鷺洲,號南漪,浙江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人,清朝官員。在出任台灣監察御史時(1741年),著有《瀛壖ㄖㄨㄢ ˊ百詠》,乃其自廈
Thumbnail
  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Thumbnail
  早在15、16世紀,西方人開始從海路前來探索東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之前,東南亞地區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海上貿易圈,這時的明朝是東亞最大的經濟體,作為中國沿海小島的金門自然也是這個海上貿易體系的一份子。這樣的歷史背景,為金門帶來了一個跟台灣很不同的身分:僑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