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的GTC,是在台灣凌晨兩點舉行,結果早上8點就有科技媒體的報導出來了,這怎麼可能? 所以推想一下,記者看發表會,看到凌晨4點,過程中寫筆記,開始寫稿寫到6點,然後交給責任編輯審稿,接著給網路總編過目一下,大家邊吃早餐邊就看到這篇8 點準時上刊的GTC報導。
為了搶時效流量我可以理解,但要問的問題是說,有些東西適合大火快炒,比方說芹菜炒花枝! 火要大,材料下去快速翻炒一下就可以起鍋,但是雞湯有辦法嗎? 沒有 4 個小時不會好喝,就是說以新聞媒體的短短篇幅,去呈現這些關鍵含金量高的談話,失去的東西太多。
如果沒有經過反思、整理、引述、擴充的過程,那產出這篇文章,會不會讓大家誤以為已經知道Nvidia GTC 的重要內容?
到目前3/20上午為止,一般媒體內容就是兩件事情: 輝達在GTC 發佈新的晶片Blackwell, 然後黃仁勳跟一排機器人合照,這些剛好是兩小時的前10分鐘,以及最後10分鐘。這感覺就像重要客戶來訪,你只跟他在進會議室前打了招呼說了聲Hi, Welcome ,以及會議結束後來跟他寒暄兩句順便送客,中間關鍵兩小時的高層閉門會議完全沒有坐在裡面。
我們站在之前的基礎上,總結了幾個之前沒有談過的重點:
👉① 生物科技能在虛擬世界裡加速創新_新藥開發
👉② To-go的AI 模組,打包帶走、開始執行
👉③ 未來的資料大爆炸,需要更大顆的晶片!
👉④ 關於機器人
讓我們開始吧!
(以下內容僅供頻道會員專屬)
----------------成為頻道會員,解鎖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