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標籤」背後的黏膠,常見由丙烯酸酯共聚物組成的亞克力膠 (Acrylic),而且一旦貼上標籤後的「撕除」難易程度,視標籤貼附上的物品而異,例如貼在粗糙木頭材質上就蠻好撕下來,但貼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上的話,就非常難撕除。
所以,現在我在帶學生做實驗用的玻片、燒杯等,我都不太建議學生使用標籤,我通常用"水擦筆"寫標記,這樣做完實驗後的清潔工作,就變得方便許多了。
生活中,大家都很怕被"貼標籤",這詞,多被描述於負面的形象,而且一旦被貼上標籤,那麼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也真不知何時才能抹滅呢。
而且"標籤"通常是他人貼的,或許原本只是當事人的常見行為而已,但為了好溝通,好說嘴,於是被他人冠以簡淺的「名詞」後,慢慢的流傳在同儕間,就變成當事人身上的"標籤"了。
標籤,隱形而又如影隨形,來自耳語,卻非常鮮明。
校園中的類似情境之一,例如在需要分組的課程中,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沒有人願意和「躺分仔」一組。
學生甚至願意忍耐地和討厭的人在一組,也不願意和躺分仔在同一組。
奇怪,只是在課程剛開始的分組過程而已,都還沒開始正式的實驗,怎知某生會"躺分"呢?
因為某生在同儕中,早就被烙印上「躺分仔」的印記,方便大家辨識、遠離、遺棄。
「躺分仔」能為自己申辯嗎?可以,但機會不大,因為"報告分數"就像大人世界裡的"金錢",是孩子們最在意的事,沒有人想拿自己的分數開玩笑;何況,直接捨棄躺分仔是又快又方便的事情,何必給予他們機會和同情?這他們自找的。
所以若讓學生們"自行自由分組",那最後就是班級中「躺分仔們」和「人緣最差的」同學被分在同一組,被其他人冷眼旁觀,任其自生自滅。
那躺分仔自身的態度又是什麼呢?通常他們也會因為這樣的人際挫折,在這堂課程中呈現自暴自棄的狀態,放棄比掙扎容易,反正就損失一些分數、一些學分而已。
結果,他們就會呈現,既被動但又主動地
,繼續在課程中、班級裡,循環不斷地,扮演著躺分仔的角色。
標籤貼上去後,有時真的就很難撕掉了。
所以最好是不要因為負面形象落到被他人貼標籤的地步,最好一開始就不要擺爛變成所謂的躺分仔。畢竟,預防是勝於治療的。
以上,看"學生分組"過程的 有感 而發。
❦ 既然有感而發,就得想想解方。
被貼上躺分仔的標籤後,我覺得撕掉的方法有二,第一種是換個環境才能以全新的狀態重新開始,例如上大學以後;第二種是需要教師介入協助,例如,由教師分組而不讓學生自由選,教師可將躺分仔分配在對他們相對友善的組別中,並理解及協助改善他們躺分的原因,再藉由全新的一份報告作業來洗白,洗白是指要協助他們認真負責地完成報告,這樣才有機會讓他們拿出新的形象,讓慢慢撕除同學們心中對他們的印象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