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投資房市,不可不知稅務變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的公會稅務講座,聽說原本預計80人結果來了200多人,可見稅務規劃是目前不動產從業人員最大的痛點,以下分別就公司及個人角度,整理2024年不可不知的稅務規劃眉角。

個人:

1.      囤房稅實施,一定要記得遷戶籍

囤房稅與原有的房屋稅條例比起來,大家必須要知道的改革重點有3。

重點1:3戶以上稅率大幅提升,最高4.8%。

重點2:全國總歸戶

重點3:須辦妥戶籍登記

新法實施後,多屋族持有成本可能大增,只要全國持有3間房屋以上,就會適用較高稅率,而對於大部分持有3戶房屋以下的民眾,則是要知道與舊制相較,新制一定要本人、配偶、直系親屬”辦妥戶籍登記”,才能適用自住房屋優惠,千萬記住。

至於持有超過3戶以上,則可以考慮釋出房源,誠實申報租金收入,仍可適用較優惠稅率。

2.      租金扣除額改成特別扣除額,出租時要考慮稅務成本

目前租金扣除額已從原本的列舉扣除改成特別扣除額,且增設排富條款,因此廣大的所得稅率在5%的租屋族,之後有極大誘因會使用扣除額報稅,而租客報稅自然房東就逃不了租賃所得稅。

由於該修正是2025年5月時申報2024年所得稅適用,因此房東在評估2024年的租金時,可能必須預設房客報稅可能衍生的所得稅,甚至是其他自用住宅的租稅優惠(如重購退稅、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可能會有所影響,不可不慎。

公司:

1.囤房稅:公司方面的囤房稅主要反映在建商餘屋上,因此將來公司建案規畫上要重視案件是否能順利去化,並在建築成本上合理反映持有成本。

2.房地合一稅:

在房地合一稅部分,最應注意的點有二

股權交易:只要你是家族企業,企業持有不動產且有貸款,則出售股權很難不採到視為房地合一交易,被課徵重稅的地雷,因為只要出售股東公司持股超過50%(含關係人),公司資產50%以上為不動產,就會被認定為房地交易,其中因為計算持股包含關係人,因此只要家族企業很容易滿足條件,資產比例的認定則是:不動產時價(包含貸款)/公司淨值(扣掉貸款),在分母限縮,分子擴大的認定標準下,很容易就達標,造就錯殺許多非炒房的實業。
沒有書審:過往公司如果帳證不全,國稅局會提供一個繳納稅金的比例,讓國稅局不至於花費大量人力查稅,公司也只要繳納合理稅金,雙方即可下台,但新制下取消此一規定,造成如果公司沒有做好帳證,如何認定沒有天花板及地板可供依循,大大增加稅務風險。

雖是說在打房的背景下推出房地合一稅,但其實房地合一稅卻是處處充滿不公不義,造成企業經營很大的困擾,運作實務上則是房價照漲,政府笑納稅收,至於稅收有沒有用在該用的地方,就留待全民一起檢視囉。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房價再次蠢動 「我們的開價就是這樣,老實跟你講空間也不多,而且之後價格還要往上調,我建議你如果喜歡就先拿訂金再來談...」從代銷小姐的高昂深邃的鼻孔中,能夠深切的感受出來,房市的氛圍又不一樣了,與半年前電話溫柔call 客的嗓音可以說是有天壤之別。 的確在這波股市上萬點的熱潮,加上新青安的推波助瀾
2023年歷經戰亂、升息、打房政策、出口萎縮等因素,房價仍是看回不回,甚至在年底拉一波尾盤。預測難以準確,但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房價將緩漲。由於供給在部分地區有過剩疑慮,但後續又繼續有成本飆升,工期拉長、建商融資槓桿下降等因素幹擾,使得房價短期需下跌誠屬不易。
隨著2023年進入尾聲,許多人所期待的房價有感下跌並未發生,反而在年末又蠢蠢欲到,因此筆者最近在與銀行往來時,發現許多銀行用更加謹慎的態度來處理房貸業務,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是鄰近選舉,國家不想要房市再繼續往上攀升,二是預期明年房市風險升高,銀行在進行風險調控,綜合國內外數據,筆者認為.
在房地產看回不回的情況下,市場氛圍又悄悄改變,推升房價的總總條件開始浮現,房價溫和修正越來越難以期待。
農地投資進入難度高、但同時也具備高獲利、低稅負的特性,本文以重點整理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農地: 分割的陷阱與商機 農地節稅重點 農地三大商機重點:資材室、露營區、農舍
首爾房價跌了 香港房價跌了 中國房價跌了 台灣房市是否泡沫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大家關心台灣是否會步入日本失落的30年 然而台灣與日本房市各有特色及背景,難以互相類比...
房價再次蠢動 「我們的開價就是這樣,老實跟你講空間也不多,而且之後價格還要往上調,我建議你如果喜歡就先拿訂金再來談...」從代銷小姐的高昂深邃的鼻孔中,能夠深切的感受出來,房市的氛圍又不一樣了,與半年前電話溫柔call 客的嗓音可以說是有天壤之別。 的確在這波股市上萬點的熱潮,加上新青安的推波助瀾
2023年歷經戰亂、升息、打房政策、出口萎縮等因素,房價仍是看回不回,甚至在年底拉一波尾盤。預測難以準確,但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房價將緩漲。由於供給在部分地區有過剩疑慮,但後續又繼續有成本飆升,工期拉長、建商融資槓桿下降等因素幹擾,使得房價短期需下跌誠屬不易。
隨著2023年進入尾聲,許多人所期待的房價有感下跌並未發生,反而在年末又蠢蠢欲到,因此筆者最近在與銀行往來時,發現許多銀行用更加謹慎的態度來處理房貸業務,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兩種解讀方式,一是鄰近選舉,國家不想要房市再繼續往上攀升,二是預期明年房市風險升高,銀行在進行風險調控,綜合國內外數據,筆者認為.
在房地產看回不回的情況下,市場氛圍又悄悄改變,推升房價的總總條件開始浮現,房價溫和修正越來越難以期待。
農地投資進入難度高、但同時也具備高獲利、低稅負的特性,本文以重點整理的方式,告訴你關於農地: 分割的陷阱與商機 農地節稅重點 農地三大商機重點:資材室、露營區、農舍
首爾房價跌了 香港房價跌了 中國房價跌了 台灣房市是否泡沫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大家關心台灣是否會步入日本失落的30年 然而台灣與日本房市各有特色及背景,難以互相類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政部統計,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新高73.1億,年增124%,反映2016年買進不動產價格大漲,且售後須繳納可觀房地合一稅金,推估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上看600億。 財政部公布截至6月底,全國超過56.3萬人囤房,比去年增加1.7萬人。仍以囤房2戶為分水嶺。囤房1戶與2戶者,分別增加約1
住商盤點內政部統計資料,全台上半年贈與、繼承移轉棟數達28771、37367棟,創下1991年來同期最高與次高,主因近期政府端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7月「囤房稅2.0」上路,高資產族為達節稅功效,大多選擇贈與房產與親人,贈與移轉棟數成長不少。 中信房屋彙整實登資料,近1年全國人口密集十大行政區
Thumbnail
囤房稅2.0已於7月上路,「多屋族」受影響較大,台中市地方稅務局提醒節稅兩招,首先,民眾可檢查戶籍登記,其次可檢視名下房屋現值,優先選擇現值較高的房屋來適用自住住家稅率。 新制房屋稅(囤房稅2.0)將自住房屋稅率從1.2%下調至1%,但是也設下許多限制,包括歸戶方式從縣市改為全國的「全國單一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點描述分為持有部分的房屋稅、地價稅,買賣部分的契稅、印花稅、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舊制)以及重購退稅,詳細可以在國稅局網站查詢或是致電國稅局詢問。
Thumbnail
《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將於113年7月1日上路,114年5月正式開徵。房屋稅2.0(囤房稅2.0)、落實居住正義,5大改革重點一次看!包括提高持有多屋成本、自住減稅、出租申報所得減稅、繼承房屋減稅、建商持有餘屋調高稅率,以及誰不受影響的3種人。本末分享CFP筆記...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報稅季,除了綜合所得稅,也需要繳納房屋稅,本文將整理綜合所得稅試算、手機報稅流程相關資訊給大家參考,文末也有房屋稅與牌照稅介紹,歡迎點選閱讀。
Thumbnail
囤房稅2.0將今年7月1日上路,財政部今天(16日)公告房屋稅差別稅率參考基準。主要分為直轄市、非直轄市2組課徵,針對住家用房屋,區分為「自住」及「非自住」。
Thumbnail
借名登記房產以規避囤房稅,除了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外,實際下卻產生高額的土地增值稅和遺產稅等問題,因小失大,切莫為之。
Thumbnail
政府通過了「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主要有課徵方式、稅率改變、針對自住的定義三大重點。這項改變將對房地產市場和居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許多人關心是否會跌價、自己是否負擔得起房屋等問題。
Thumbnail
2024政府房市政策的解讀。你各位小心選邊站啊,選錯邊又會被財富重分配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政部統計,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新高73.1億,年增124%,反映2016年買進不動產價格大漲,且售後須繳納可觀房地合一稅金,推估全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上看600億。 財政部公布截至6月底,全國超過56.3萬人囤房,比去年增加1.7萬人。仍以囤房2戶為分水嶺。囤房1戶與2戶者,分別增加約1
住商盤點內政部統計資料,全台上半年贈與、繼承移轉棟數達28771、37367棟,創下1991年來同期最高與次高,主因近期政府端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7月「囤房稅2.0」上路,高資產族為達節稅功效,大多選擇贈與房產與親人,贈與移轉棟數成長不少。 中信房屋彙整實登資料,近1年全國人口密集十大行政區
Thumbnail
囤房稅2.0已於7月上路,「多屋族」受影響較大,台中市地方稅務局提醒節稅兩招,首先,民眾可檢查戶籍登記,其次可檢視名下房屋現值,優先選擇現值較高的房屋來適用自住住家稅率。 新制房屋稅(囤房稅2.0)將自住房屋稅率從1.2%下調至1%,但是也設下許多限制,包括歸戶方式從縣市改為全國的「全國單一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點描述分為持有部分的房屋稅、地價稅,買賣部分的契稅、印花稅、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舊制)以及重購退稅,詳細可以在國稅局網站查詢或是致電國稅局詢問。
Thumbnail
《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將於113年7月1日上路,114年5月正式開徵。房屋稅2.0(囤房稅2.0)、落實居住正義,5大改革重點一次看!包括提高持有多屋成本、自住減稅、出租申報所得減稅、繼承房屋減稅、建商持有餘屋調高稅率,以及誰不受影響的3種人。本末分享CFP筆記...
Thumbnail
每年五月是報稅季,除了綜合所得稅,也需要繳納房屋稅,本文將整理綜合所得稅試算、手機報稅流程相關資訊給大家參考,文末也有房屋稅與牌照稅介紹,歡迎點選閱讀。
Thumbnail
囤房稅2.0將今年7月1日上路,財政部今天(16日)公告房屋稅差別稅率參考基準。主要分為直轄市、非直轄市2組課徵,針對住家用房屋,區分為「自住」及「非自住」。
Thumbnail
借名登記房產以規避囤房稅,除了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外,實際下卻產生高額的土地增值稅和遺產稅等問題,因小失大,切莫為之。
Thumbnail
政府通過了「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主要有課徵方式、稅率改變、針對自住的定義三大重點。這項改變將對房地產市場和居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許多人關心是否會跌價、自己是否負擔得起房屋等問題。
Thumbnail
2024政府房市政策的解讀。你各位小心選邊站啊,選錯邊又會被財富重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