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人日誌_2024.04.16_我捨不得妳_楊欣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螢黃色的足球在青綠的草地上滾動,孩子的吆喝聲在大草坪上此起彼落,身體正要熟悉踢球的律動,雨水開始滴落。

「下雨了!」

「毛毛雨而已啦,繼續吧!」

「喔天! 是大雨啦!」

短短一分鐘,孩子們全體衝向橋墩避雨。

面對突如其來的天氣意外,孩子們換個場地依然自得自在,投入課堂。

除了兩個面對雨天有點優越感、有點幸災樂禍的小寶貝:「老師! 你看! 我們有傘!」小欣和小羽開心地撐著傘朝我衝過來,接下來,好像這把傘是什麼百年一見的奇珍異寶一樣,兩個女孩愛上了雨中撐傘漫步的愜意,捨不得放下──但時間不對,現在是體育課。

團體競賽時,同學們提醒小羽:「不要撐傘啦!」、「你拿雨傘怎麼踢球!」越來越多阻止小羽拿傘的聲音,讓她大聲為自己辯護:「我淋到一滴雨就會生病! 我不能淋雨! 你們要我死嗎?」

挾著自己淋雨就會生病的前提,當大家在比賽踢球時,小羽撐著傘和小欣在別處遊蕩,不久便被Lulu老師叫去談話,不知不覺下課了。

淋著不算小的雨,大家匆忙趕回教室。

回程,有傘的小羽卻不撐傘了。

小欣要幫她撐,她不要。小湘勸她撐一下、穿個外套,她不要。

「我就是不撐傘了」、「我淋雨! 我感冒!」的「我就爛」模式啟動。


一路上我都在想,到底要怎麼陪伴她?


不管同學怎麼好言相勸都沒用,我勸了也是徒然。


看見她一頭濕漉漉的長髮,勸她去用吹風機吹一吹,也換來了「我不吹! 反正我已經淋雨感冒就是要被罵了!」的回應。

當時我下意識說了一句:「如果不吹頭髮,真的生病也不能怪別人喔!」隨即發現這句話一點幫助也沒有:小羽就是個「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的孩子啊!她本來就不會怪別人,只會怪自己!

 
到底該怎麼跟她對話呢?

退一步想,我又為什麼要跟她對話? 為什麼要勸她去吹頭髮?


看著眼前的孩子,我把最真實的關心告訴了她:

「小羽,楊老師咳嗽咳了一個多月,非常痛苦,而我捨不得妳經歷一樣的痛苦。」

孩子停下動作,看我。

「為什麼痛苦?」

「因為一直咳,就算很累我也沒辦法好好睡覺,也沒辦法好好說話,很痛,這樣的不舒服,我真的不希望妳有機會體會到,我捨不得。」對話中,我強調了好幾次「捨不得」。

「可是我已經淋雨了!我要生病了!接著我就要被罵了!」我從她的眼神中看見閃過的動搖。

「還沒,妳還有機會去吹頭髮、吹乾衣服,妳現在頭髮是濕的,進冷氣房以後真的會感冒,而我真的捨不得妳跟我一樣生病不舒服。」

「其實……我有兩條毛巾。」太好了,孩子軟化了。

「很好,那妳先用毛巾擦一擦,趕快下樓吹頭髮,我去等妳。」

不久,我看見小羽的身影出現在吹風機的排隊人潮中,立即肯定了她:「太好了! 謝謝妳願意來吹頭髮,我真的好擔心妳生病。」

這時,導師宣布:「再4分鐘,所有人要進教室上課!」

「我不吹了! 我頭髮這麼長! 人又那麼多! 4分鐘根本輪不到我,也吹不乾! 不吹了!」好喔,挑戰果然不小,我該配合導師的指示勸孩子上樓,還是無視導師以孩子優先呢?

看著這個從嘴硬耍脾氣到乖乖排隊等吹頭髮的孩子,我一邊回應她:「你要相信這裡的老師,會以你們的健康為優先。」一邊思量怎麼跟導師說這個集合的例外。

幸好,亮師及時送來了另一支吹風機,小羽馬上蹦蹦跳跳到身邊讓我給她吹頭髮。

 

我很珍惜這段小小的相處經驗。直面孩子的情緒,在幾次的對話中去思考如何應對與陪伴,也許沒辦法每次都找到突破口,但都能讓我們更貼近孩子一些。

 

 

 

 

    7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